一、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合適?

很多父母們爲了從小培養孩子們,讓其早早地瞭解各種知識,不輸於其他同齡孩子,因此,許多父母們都會把孩子們推向各種幼兒園或親子班,可他們殊不知自己的一番"用心良苦"可能在孩子看來就是痛苦的根源,國慶這兩天,難得放了個長假,我也趁這個假期參加了同學聚會,聚會上曾經一位同學也是寶媽,於是和我聊起了孩子,她很羨慕我的二寶已經開始上幼兒園了,於是和我聊起孩子到底應該幾歲上幼兒園,對此我也沒有準確的回答,因此我們連線了之前的幼師朋友,對方表示太過於早或者晚都不行,在上幼兒園之前還需要鍛鍊各種能力。

二、上幼兒園的標準並非年齡,而是這些自由動手的能力

其實集體生活對孩子們而言是個很大的挑戰,不適應的孩子們往往會厭惡去學校以及和同學們相處,若是將一個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送進幼兒園,直接送給幼兒園老師們管理和照顧,那麼無論老師的耐心再好也會忍不住的。而且很多孩子遭老師虐待往往都是年紀更小的,因爲這些年紀更小的孩子們沒有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能準確向老師表達自己的生理問題,同時也沒有自理的能力。因此,父母們如果不是真的身不由己還是先將孩子放在身邊管理更好。

若是必須先將孩子送入幼兒園,那麼先培養孩子們這些基本的自理能力會對幼兒園生活更有利:

1.獨立如廁能力

在孩子們進入幼兒園之前,孩子們能夠自己如廁是非常重要的,同時,父母們還要保證孩子可以準確無誤地表達自己想要上廁所的需求。一般來說,擦屁股對孩子們來說的確有些不太容易,不過父母還是要從小教起,因爲不會有老師願意每天給幾十個孩子擦屁股的。

2.獨立進餐能力

雖然幼兒園的老師們比較有耐心和愛心,照顧孩子這方面也很到位,可是老師們總不能做到每天給孩子們餵飯。所以,爲了能夠讓孩子們在幼兒園保證溫飽,那麼自主進餐的能力需要從小培養。

3.獨立穿脫鞋子的能力

有的幼兒園分有兩種鞋類,分別是室內和室外,就算有的幼兒園沒有這種分類,可是在午休時,孩子還是不可避免需要脫鞋襪。老師們是不可能給全班孩子一個個脫鞋的,所以讓孩子學會自己脫鞋襪很有必要,如果孩子年齡太小,可以先給他們買"一腳蹬"類的鞋子,孩子脫鞋會更輕鬆。

4.聽懂簡單指令的能力

在幼兒園中,孩子們一定得明白各種簡單指令的意思,特別是戶外活動,就好比鑽過去、蹲下去以及走過去等簡單指令。所以只有孩子們擁有能夠聽懂簡單質量的能力以後,孩子們在集體生活中會適應地更快。

5.基本的人際交往能力

孩子們還需要配備基本的人際交往能力,而這樣的能力包括兩個因素,首先,孩子如果不是出於特殊原因,是不會動手打其它小朋友的,所以清晰的表達能力就格外重要了,可以避免很多孩子間不必要的糾紛,其次,孩子們在遇到自己難以解決或者碰到難題時應該學會向老師、家長求助。

6.基本的分享意識

一般的幼兒園會配備很多玩具,提供的對象不是個別孩子,而是全班同學。這和家裏的情況完全不同,因此父母從小就需要教孩子如何分享,這樣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因爲爭奪玩具而發生的事故。

7.基本的禮貌禮儀

基本的禮儀是從小就需要着手培養的,在幼兒園就更有必要了。孩子們最好能夠主動對老師說"早上好",主動和其它同學說"你好""再見""對不起""謝謝你"等基本的禮貌用語。

三、孩子上幼兒園太早或太晚都不適合,父母應該放穩心態

孩子的安全儼然是比什麼都重要的,把什麼事都需要大人照顧的孩子交給老師也是有風險的,所以父母們每教會孩子一項自理能力,就相當於給孩子多一份安全保障。其實父母不應該從小就給孩子灌輸各種知識,也不要太早讓孩子懂事,最好的教育便是身教了,可以帶着孩子多看、多說、多學。而當孩子們即將開始面對羣體生活的時候,父母們唯一可以給孩子們提供的應該就是各種自理能力和基本禮貌了。不過最好的禮物還是讓孩子晚學一年。

讓孩子太早面對幼兒園其實產生的影響會超出我們的想象。孩子最依賴的就是家和父母了。如果太早把孩子推向集體生活,儘管孩子早早地成熟了、獨立了,可是同時他們也失去了在父母身邊培養安全感、放肆撒嬌的快樂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