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避免這6個容易導致受傷的跑步習慣,找回與生俱來的跑步能力!

任何運動都無法避免傷痛問題,跑步也不例外。

如果只是偶爾跑步,傷痛可能不會對自己有多大影響,一般的不適休息幾天後都可以緩解。

而如果跑步已經成爲了一種習慣,傷痛問題就會變成極大的困擾。

輕微的傷痛會影響自己近期的跑步計劃,嚴重的傷痛會使跑步被迫中斷,甚至可能讓自己告別這項運動。

所以,如何避免與處理傷痛問題,是跑步愛好者的必備技能。

跑步中,除了突發性的意外受傷,大部分傷痛都與不良跑步習慣有關。

如果沒能改變這些習慣,跑步訓練就可能陷入:跑步——傷痛——休息的重複模式。

以下爲6大常見的不良跑步習慣:

不關注跑姿跑鞋問題場地不當未遵循10%原則步幅過大、步頻太低從不進行相關訓練想要避免傷痛,首先要糾正這些習慣,學會用更科學的方式跑步。

1、不關注跑姿

多數跑步新手都忽視了跑姿的重要性。

正確跑姿與錯誤跑姿造成的差距,在短距離中不會表現的非常明顯,但在長跑中會被無限方放大,蹬地、落地、擺臂任何一點有問題都可能導致自己很快就體力不支或者跑後傷痛。

在錯誤跑姿中,危害較大的是腳落地時有過度內旋、外旋的情況。

如果自己之前從未關注過跑姿,一定要找人幫忙錄像檢查一下。

2、跑鞋問題

選擇一雙合適的跑鞋不僅是爲了跑步更舒適,它可以減輕每次落地時地面的衝擊,這對於保護膝蓋和小腿尤爲重要。

對於扁平足或者高足弓人羣來說,這種腳型本來就容易導致小腿傷痛,所以對跑鞋更要認真對待。

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鞋型,建議多嘗試幾種。

另外,跑鞋應該在6個月左右更換一次。如果跑步頻率高,可以換的更勤,避免穿着已經失去了防滑、減震功能的鞋子繼續跑。

3、場地不當

對於高級跑者來說,嘗試不同的場地對於提升跑步能力會有幫助。比如山地跑可以鍛鍊高抬膝能力並鍛鍊肌纖維,提升跑步力量與速度,同時提升對不同路況的適應能力。

但對於新手來說,最好先從相對柔軟的路面上開始跑步,比如塑膠跑道、草坪等,儘量避免公路跑。

等確保自己的跑姿沒問題後,再嘗試不同路面。

4、未遵循10%原則

跑步中,突發的脛骨疼痛大多是由於短時間內大幅提高訓練量導致的。

無論自己處於哪種水平,每週跑步里程數的提升不應超過上週的10%。

5、步幅過大、步頻太低

跑步時,身體是處於一個從失衡、到腳部落地支撐恢復平衡的狀態。

如果步幅過大,每次的落地動作會使腳部、小腿、膝蓋的負荷過大。而步頻太低,就說明雙腳轉換支撐點的效率太低,跑步效率會降低。

在新手跑者中,步頻太低大多是由於步幅過大導致的。所以,要通過縮小步幅提高步頻。

理想的步頻要達到180步每分鐘,通常可以保持在170-180之間。

6、從不進行相關訓練

相關訓練包括:跑前、跑後拉伸、核心訓練

跑前的拉伸可以預熱肌肉,大大降低跑步受傷的概率。跑後的拉伸可以有效緩解腿部、腳部不適,幫助自己更快恢復。

核心力量的增強會使跑步能力整體上有質的提升,很多不良跑姿就是由於核心力量不足導致的。

長期跑步,每週應至少單獨進行一次核心力量訓練,最好能每天練習10分鐘。

總結

傷痛可能是一個會伴隨着自己整個跑步生涯的話題,對待傷痛,合理的方式就是把自己變的更主動,主動了解傷痛的預防與處理,把它的影響最小化。

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沉醉於跑步本身,享受它的樂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