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好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短短28个字里透射出的人生哲理一直倍受人尊崇。关于这首小诗的作者,千百年来却争议不断,有人认为她是唐代一位风尘女子杜秋所作,有人认为是李唐宗室大臣李锜所作,但都无确切考证,因此,在《全唐诗》中署名为无名氏,也就是作者尚不知。

虽然这首诗的作者不能确定,但诗的背后与一位女子的命运紧密相连是确定的,这位女子就是传说中的杜秋娘,也就是杜牧的名篇《杜秋娘诗》中的主人翁。

杜牧的这首五言长篇古体《杜秋娘诗》,被人称为可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媲美,无论是从文学的艺术高度还是诗的内容,都可以将其归为同类。都是通过描述一位女子的命运来诠释生命的无常,提示社会的不公现象,这样的体裁和内容一向是受人欢迎的。

那么,《杜秋娘诗》中的主角是谁呢?她与《金缕衣》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她与诗人杜牧又有什么关系?

要了解这些,不妨先看一下《杜秋娘诗》前面的一则小序言: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后錡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姆。皇子壮,封漳王。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己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

这是杜牧在诗前作的序言,也就是对诗的内容做个简单客观的介绍,如主人翁生平,以及写作的原因。很明显,序言里交代了主人公名叫杜秋,至于为何标题后面又加个娘字,不过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称呼,可以简单理解为如今的“杜秋小姐(女士)”之类的称谓。杜秋是金陵人,十五岁的时候被李锜(李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的八世孙)纳为妾。后来李锜反叛,兵败身亡后,杜秋作为李锜的眷属被没入宫中为奴,因其过人的才貌被宪宗李纯宠爱。李纯去世后,杜秋被穆宗李恒指定为其子李凑的保姆。后来李凑也倒台了,杜秋又被削籍为民,返回乡里,人老珠黄,孤独终老。最后,在她人生最落寞的时候,独居金陵,遇上了大才子杜牧。就如当年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遇见琵琶女一样,一时搅起内心千般滋味,于是,便有了这首《杜秋娘诗》。

这只是作为诗人杜牧的一面之词,事实上,关于杜秋的身世事迹在两唐书等正史中几乎找不到踪迹。但在另一部史书宋代李昉太平广记》引《本事诗》中却有另一番记载:“李锜之擒也,侍婢一人随之。锜夜自裂衣襟,书己冤,筦榷之功,言为张子良所卖。教侍婢曰:结之于带。吾若从容赐对,当为丞相、扬、益节度使;若不从容,受极刑矣。我死,汝必入内,上必问汝,汝当以是进。’……乃浙西之败,配掖庭者,曰郑、曰杜。郑得幸于宪宗,是生宣宗皇帝,实为孝明皇太后。次即杜,杜名秋,亦建康人也,有宠于穆宗,穆宗即位,以为皇子漳王傅姆,太和中,漳王得罪,国除。诏赐秋归老故乡,或曰:系帛书者,即杜秋也。而宫闱事秘,世莫得知。夫秋,女婢也。而能以义申锜之冤,且逮事累朝,用物殚极。及其被弃于家也,朝饥不给,故名士闻而伤之,中书舍人杜牧为诗以唁之。

这段记载中提到了李锜的两个侍妾,一个是郑氏,一个是杜秋。李锜兵败之时,撕下衣帛上写下自己的冤情,交给其中一人,希望将来能在宪宗面前替自己洗清冤情。后来,郑氏和杜秋都入宫了,郑氏成了宪宗李纯的宠妃并生下李沈(即后来的唐宣宗),而杜秋是在后来穆宗朝时得到了穆宗的宠幸,并让其抚养皇子李凑(漳王)。可见,在这里杜秋并没有被宪宗宠幸,但是,也有人说当时将帛书交给宪宗李纯的其实就是杜秋,而非郑氏,也就是说杜秋亦被宪宗宠爱,到底孰是孰非,无法定论。而杜牧,就是有感于杜秋作为一位弱女子,能够以义为李锜申冤,所以特意为其写下那篇《杜秋娘诗》。

结合两处记载,可见有共同点,那便是杜秋开始确为李锜之妾,后来确实又做了漳王李凑的保姆,至于中间那段经历却是不能肯定的。按有的人的说法,杜秋其过人的才智不仅被李纯特别宠爱,而且曾在政事上为李纯提供很大的帮助,所以被李纯封为秋妃。后来李纯死得不明不白,他的儿子李恒继位,不到两年便去世,紧接着,李恒的儿子李湛继位,仅四年又被宦官弑杀。一连经历三位帝王的陨落,激起了弱女子杜秋内心的正义感,于是与大臣宋申锡密谋除去宦官王守澄,结果事败被遣返故里。

这段记载没有找到明确的史书记载,估计是出于《资治通鉴》里的一段话而生发的:初,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漳王傅母杜仲阳坐宋申锡事放归金陵,诏德裕存处之。会德裕已离浙西,牒留后李蟾使如诏旨。至是,左丞王、户部侍郎李汉奏德裕厚赂仲阳,阴结漳王,图为不轨。

古人著史惜字如金,仅凭这段记载,还真不好定论杜秋究竟如何。但据杜牧的《杜秋娘诗》看来,她的结局肯定是不好的“穷且老”应是其最终真实记述。

而至于那首《金缕衣》实在是没有太多的证明是出于杜秋,只是说在她尚为李锜侍妾时,因李锜非常喜欢这首诗,故经常要她演唱,杜秋本在歌舞方面就有天赋,因此一唱成名。甚至有说李锜就是在这首诗中找到了起兵的勇气,与其说他的勇气来源于这首诗,还不如说是源于杜秋这位女子。

《金缕衣》的作者是谁,就不得而知了,后人都愿意认定它为杜秋所作,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于女子的怜惜之情,文人的怜悯让一个柔弱的女子生活注入一些浪漫和情怀,也让她的生命和那段历史更添几分传奇色彩。而真正的历史究竟如何,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