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金福南是家暴的受害者,我認爲不對,因爲小島上的人,尤其是男人,並沒有把她當作一個人看待,這纔有了後面慘烈的故事。

以現代的視角來看,金福南的故事非常不可思議,一個被困在農村,遭受着非人虐待的女人,揮舞着鐮刀殺害了島上所有的人。如果被當作一則社會新聞,必然是聳人聽聞的,但在電影血腥、恐怖的悲劇底色下,卻彷彿讓人鬆了一口氣。

故事發生在一個小島,出入都靠着一艘遊艇,所以沒有被開發成旅遊景點,就像是被隔絕在現代文明之外的孤島,靠着一套特殊的法則在運轉,男人至上的法則。所以金福南在這個村子裏是沒有地位的,姑姑可以奚落她、小叔子可以把她當作泄慾工具,而她也可以若無其事地一邊喫着飯,一邊聽着丈夫和別的女人尋歡作樂。

沒有希望、沒有盡頭,活得不像是一個人。

所以她不是家暴的受害者,而是在一個極端的男權社會的受害者。她不是沒有想過逃走,但是在孤島上,她逃不掉,反而換來了一次毒打。丈夫帶回來的那個女人很好心,想帶着她離開。但她終歸是女人,進了這座小島,就如同進入了地獄,叫天不應,叫地不聞,最後草草死去。你看,外面來的女人,也不被當人看。

所以她幾乎是認命了,但她還有一個女兒。在這座孤島上成長,最後只會步她的後塵,所以她有必須逃,或者至少讓她的女兒,掙脫地獄。

她的希望伴隨着另一位女主角鄭海媛的歸來再次被點燃。鄭海媛和她是不同的,她在文明的社會上打拼,她的人生充滿了希望,所以金福南想鄭海媛提出了請求,希望她可以帶她的女兒離開。可是這位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對她產生了強烈的疏離感,並且拒絕了她。鄭海媛在大城市的高壓環境裏,已經成爲了一個自私冷漠的人,她看不見金福南的苦難,同時袖手旁觀。

悲劇還是發生了,女兒的意外死亡,扯斷了金福南緊繃的線,她準備豁出去了。她曾經呼喊、懇求、逃跑,但是都沒有用。她不是一個被命運所眷顧的女人,她只能自己舉起鐮刀。她沒有選擇。

之後影片一系列的血腥畫面,痛快又空虛。復仇的焰火燃燒着金福南的心,但她已經沒有活下去的理由了。

金福南還是來到了大城市裏,她穿着漂亮的衣服,手裏舉着鐮刀,追着鄭海媛。但她還是沒下手,最後死在了鄭海媛的懷裏,死前還吹着豎笛,就像是小時候一樣。那是她最快樂的回憶。

或許金福南從來都沒有對鄭海媛起過殺心,她仰望着她,羨慕着她,渴望成爲她。所以她最後纔會穿上鄭海媛的衣服離開小島。

金福南和鄭海媛講述了兩個女人,在城市和農村的不同遭遇,但都指向一個核心“性別歧視”,影片以金福南的視角,直觀且極端地展現了農村女性面臨的困境,家暴、虐待、侮辱,發生在看不見日光的屋子裏,發生在每一個夜晚裏。

鄭海媛在都市裏打拼,但也只是比金福南好一點,因性別而來的歧視、打壓甚至是騷擾,讓她喘不過氣,最後用暴力宣泄怒火,然後又回到了農村,看似光鮮亮麗,但也在城市裏飽受屈辱。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加害者不僅僅是男性,還有接受了規則的女性,就像是影片中的“姑姑”一樣,年輕時同樣飽受煎熬,但老了以後,就把曾經受過的苦變本加厲地轉嫁到另外一個女人身上,在她眼裏錯的永遠是女人。何其可悲。

《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是一部看完之後,讓人五味雜陳的電影,因爲影片雖然以極端的方式展現了女性問題,但事實上,性別歧視依然無處不在,女性仍然需要吶喊,需要逃離小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