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距今1200多年前的那場驚天鉅變,不僅使得唐玄宗李隆基,失去了他摯愛的美人楊玉環,而且這場持續8年之久的“安史之亂”,也喪失了唐朝大量的人口,唐朝國力斗轉直下,成爲其由盛轉衰的“分水嶺”。後世談及“安史之亂”,首先會罵安祿山、史思明禍害天下,轉而怒罵李隆基因美色廢國,對歷史瞭解稍微深入的網友們,還會分析出,這背後透露出的唐朝藩鎮之隱患。於是有人說,“安史之亂”的發生,都是因爲在唐朝軍隊與國內,有大量的胡人所致,他們狼子野心,目標就是要推翻李唐政權取而代之,但這場持續8年的戰爭真正原因,其實並非只是因爲胡人在唐。

大唐王朝的橫禍“安史之亂”

公元755年12月16日,河東、平盧、范陽三方節度使安祿山,向乾爹“攤牌”起20萬大軍,打着討伐楊國忠的旗號悍然作反。安祿山一部所到之處所向披靡,短時間內就佔據了河北之地,直到安祿山打到太原,“傻白甜”李隆基還不相信,安祿山這個“帶孝子”會拿刀殺乾爹。但事實擺在這,由不得李隆基不接受,他招來“狗頭軍師”楊國忠商議對策,在“大聰明”楊國忠的“助攻”之下,安祿山在半個月後就攻破了洛陽城,一時兵鋒直指帝都長安。但長安有天險潼關作爲屏障,高仙芝與封常清固守潼關,使安祿山兵馬久攻不下,隱有退兵之勢。

而李隆基及時跳出來“作死”,他聽信讒言將高仙芝與封常清革職處死,隨後鼓動新帥哥舒翰主動出擊,哥舒翰明知出城就是死路一條,但君命不可違,無奈領兵出戰,結果可想而知,唐軍被殺得大敗,哥舒翰本人也做了叛軍的俘虜。潼關失守后帝都長安城岌岌可危,李隆基帶着大臣與皇親國戚倉皇逃走,在馬嵬坡之時,軍士們忍無可忍,逼迫李隆基殺掉了楊貴妃與楊國忠等人。太子李亨也趁機繼位,後用李光弼與郭子儀爲帥,最終擊敗了安祿山與史思明叛軍,收復失地光復洛陽長安兩京,在公元763年終於了結了這場戰事。

外人把持的唐朝隱患:藩鎮

“安史之亂”的爆發,除了是由於李隆基與楊國忠的“騷操作”之外,明面上還是一場外人攻擊中原王朝的戰爭,而且這些胡人勢力還是由李隆基親手培養。始作俑者安祿山出身西域,他本人就是突厥人之後,一步步成爲幽州武士集團,與營州柳城胡人部落的代言人。時值唐朝藩鎮勢力尾大甩不掉,更給了安祿山興風作浪的基礎。唐朝軍制的一大特點,就是在重鎮設置都督府,玄宗在位時期又增強了地方節度使的權力,在邊境設置十節度使,稱其爲藩鎮,這些節度使們個個手握重兵,遠離中央朝堂擁有啓動戰爭的權利,而且地方財政也被節度使們收爲己有,以解決駐軍的後勤需要。

身兼兵權、財政權與行政權的節度使,誰都能看出他們是唐朝的巨大隱患,李隆基本人卻不以爲意,自信李家丟不了天下,繼而扶持自己的乾兒子安祿山,統御區域藩鎮力量。此外唐朝是一個對外十分包容的王朝,周邊地區的外人,與唐朝交往十分密切,更重要的是大批外人,在唐朝奉行以藩制藩的環境下,同安祿山一樣直接充進了唐朝軍隊。其實唐朝用藩將藩兵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初唐時期就已經興起,而這其中卻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初唐時期的藩兵將領都是中原人士,例如李靖、蘇定方、侯君集、李道宗這些名將統帥,到了唐玄宗時期,開始任用藩將,這給唐朝培養了不穩定因素。

果不其然,安祿山發動奚、羅、契丹、室韋等胡人,以及所屬唐兵,組成20萬大軍給李隆基“送後悔藥”。很多歷史學者,例如陳寅恪、黃永年先生,就曾經說過,安祿山的叛軍之中的主力,就是這些胡人,所以後世許多歷史愛好者都稱,唐朝爆發“安史之亂”的原因,就是因爲有了大量的胡人,加上李隆基故意“作死”,擴大節度使的影響力,收了安祿山爲乾兒子,並對其大送權力,才釀造了這場驚天之禍。雖然唐朝藩鎮問題,一直是個“大炮仗”,總有一天會爆發,然而分析歷史問題,不能“一刀切”,尤其是“安史之亂”這類大型叛亂事件,不能僅僅讓胡人背這口“鍋”。

安祿山叛軍之中的中原人士

首先安祿山的叛軍主力是胡人,但其中也有不少中原出身的勢力。在安祿山起兵之時,除了常山太守卿,與平原太守顏真卿之外,河北之地的其他郡守都是望風而降。而且安祿山在起兵之前,心中也是頗爲猶豫,雖然自己“大腿夠粗”,但作反畢竟是掉腦袋的事,萬一失敗哪勝身領三地節度使快樂逍遙。安祿山最後之所以起兵,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一個人的鼓動,而這個人正是出身中原的嚴莊。安祿山做三地節度使之時,曾率軍大敗契丹人,穩定唐朝邊防,此時安祿山雖然在北方經營多年,但貿然讓他起兵卻是沒有勇氣的。楊國忠上位之後,清除前相李林甫的黨羽,其中許多殘餘勢力,就北逃投了安祿山。包括嚴莊,崔乾祐、武令珣、薛嵩等出身中原的人,這些人在安祿山身邊,整天就是做一件事:鼓動安祿山作反。

他們還協助安祿山攻打上唐太守程千里,最後程千里更是被嚴莊親手殺死。中原人崔乾祐,是助安祿山攻破洛陽與長安的得力干將,在至關重要的潼關一戰中,叛軍的統帥也正是崔乾祐,而同樣出身胡族的哥舒翰,在被崔乾祐活捉之後,最終投了敵。因此“安史之亂”很難說是胡人,與中原人之間的戰爭,在哥舒翰兵敗潼關之時,出身契丹的大唐猛將李光弼,在常山也敗於史思明之手,而史思明同樣是個胡人,兩個外人爲了“白富美”大唐,打得不可開交,如果李光弼能代表唐朝,史思明代表叛軍的話,這場戰爭顯然並不能看作是唐朝對外戰爭。

唐軍跋扈欺壓周邊外人

當然玄宗時期內部也是有些矛盾的,不過原因卻是因爲唐人跋扈,主動欺壓外人所致。例如鮮于通任劍南節度使之時,雲南太守張虔陀無故扣押南詔國人,以此勒索南詔國王,這徹底激怒了南詔國人,最終發兵攻陷雲南都護府,殺死了張虔陀。鮮于通聽聞怒不可遏,旋即揮師攻打南詔,南詔國王見節度使大人發了威,嚇得立即稱臣歸還其侵佔的所有土地,並保證不敢再“搞事”。但被南詔人打了耳刮子的鮮于通,面子上掛不住,不接受南詔人的求饒,執意要給他們點教訓。最終逼得南詔國抱上了吐蕃的“大腿”,鮮于通的六萬大軍,也全部損失在了這場戰爭之中。雲南太守先“撩”者爲賤,這場戰爭的責任,其實並不能全怪南詔。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西域,高仙芝一部攻破石國之後,在其中大肆欺辱當地百姓,最終引起西域胡人聯合,同大一起攻擊高仙芝,這其中的責任,也怪不到石國人。再說回安祿山,他常年與契丹人作戰護衛唐朝邊疆,也時常欺負契丹人,例如將大批契丹人騙進營帳,用酒灌醉後殺死,連已經歸順的契丹部落,還時常受到安祿山的騷擾。跋扈的安祿山一部,激怒了契丹可汗李懷節,使得和親的靜樂公主“躺中”,被李懷節殺掉泄憤,同樣受到安祿山欺壓的奚部,也效仿李懷節殺掉了和親的宜芳公主。但好在安祿山不像鮮于通那樣“弱雞”,在對付契丹人的戰爭中,安祿山的戰鬥力一直非常強悍,成功將敵人擋在了國門之外。可縱是如此楊國忠還一直蠱惑,要李隆基除掉安祿山,在這種情況下,別說是出身胡族的安祿山,就是換上一名中原將領,最後也不得不反了。

安祿山獲得“正統性”,受到中原本地勢力的擁戴

另外“安史之亂”能持續八年之久,最大的原因並非是,大量的中原人效忠安祿山,與周邊胡人關係不睦,其中還有很多唐朝內部百姓,本地勢力支持安祿山。且安祿山也是個對中原王朝有着深刻認識的胡人。他深知自己要成大事,僅僅靠着胡人力量是難以成功的,要與唐朝分庭抗禮,必須要得到中原士族與百姓,認可的“正統性”。這個東西可謂是玄而又玄,但在古代王朝,古人就喫這一套,它來源於皇家血統、天人感應與輿論宣傳等因素。安祿山瞌睡了就有枕頭,這種“正統性”正是李隆基親手贈予。古人迷信沉迷天人感應那一套玄學事物,星象與天氣若有異常,就代表上天對執政者的不滿,皇帝本人必須做出回應。

爲此唐朝專門設立太史局觀測天象,還下令不準民間私自觀天。太史局觀測到異象之後,需要祕密呈報給皇帝,再由皇帝與大臣做出應對的回應與解釋,以此才能穩住全國政局。迷信主義害死人,安祿山正是利用天象,獲取了自身的“正統性”。他拿起兵之前唐朝宣傳的“四星聚首”說事,言帝王易姓,並請來符瑞術士爲自己“造勢”,以此拉攏了大批的百姓,這種神學力量的影響力無比巨大,不信請回憶那些成大事的帝王們,起兵之前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安祿山完美完成輿論工作,獲得了起兵的正當性與大量士族的支持,這纔給了他深入中原的強大信心。

尾聲

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在歷史上是個極其顯眼的“座標”,分析其中的原因與過程,我們都瞭然,這並不是一場對外戰爭,大唐軍隊中有胡人將領,而叛軍之中也不乏中原人的身影。而且安祿山對中原文化理解透徹,搶佔輿論高地拉攏百姓,獲得了大量中原本地勢力的支持,加上善戰的胡人兵馬,善於謀略的中原謀士,這纔是支撐安祿山爲禍大唐八年之久的重要原因。如果有人要一言以蔽之,談“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是由於大唐內部有大批的他族人士,那麼這些人士可以回應一句:這個“鍋”我們不背。

【參考資料:《舊唐書》,《胡風東漸與文化認同——文化共同體視野下的“安史之亂”成因探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