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被一則消息刺痛:

大連理工一名25歲的研究生自殺了,走之前,還給這個世界留下了一封非常溫柔的遺書,試圖告訴我們,他的導師沒有特別針對他。身邊的同學也沒有做什麼過分的事。只是上半年疫情的耽擱,以及做畢業論文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困難,讓他身心疲憊,陷入了難以排解的絕望當中。

他甚至還在遺書中跟自己的老師說着“對不起”。

這個新聞讓我的心情壓抑了很久。

當我把新聞的鏈接甩到一個媽媽羣后,一堆家長髮出了一個相同的感慨:

“現在的孩子明明比我們那時候幸福多了,不缺喫的,不缺穿的,可是爲什麼卻這麼容易出問題,學習不好好學,動不動就鬧情緒,就受傷,就自殘甚至自殺。到底是怎麼了?”

這樣的討論引發我的思考。因爲我們身邊其實一直不乏這樣的聲音,那就是我們認定,現在的小孩比我們那時候幸福多了。

真的是這樣嗎?我看未必。

我們那時候的家庭規模,跟現在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我。作爲一名農村長大的80後,我家裏親戚賊多。各種叔叔伯伯,舅舅阿姨,以及表姐妹堂兄弟們,整個大家族的親人加起來能有幾十上百口。而且,住得還近。

我記得有一回,因爲犯了什麼錯被我爸追着打,是我大伯在隔壁聽到了,給進門攔住了。

於是,爸爸的暴脾氣給我帶去的恐懼感,轉身就在大伯大媽的疼愛裏頭,得到了安慰。

我一個好朋友也是小地方長大的。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在外地務工,父子倆幾乎零接觸。但是他的性格卻格外開朗大方,也未曾因爲父親的缺席走上過什麼歪路。因爲他舅舅就住在一個村裏幾十米開外的地方,而且十分疼愛他。他說,舅舅就是他的男性榜樣,是他人生路上的重要領路人。

可以說,大家族的這些親人們,在孩子的世界裏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心理學意義的。他們會確保孩子的小小世界不至於坍塌,會成爲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這種大家庭中長大的小孩,他們的安全感其實是能夠得到起碼的保證的。

但是,現在呢?

隨着城鎮化的快速進程,以及計劃生育的實施,家庭規模越來越小了,似乎也越來越不穩定了。

可能是妻子嫌棄丈夫無能,掙不來大錢,乾脆離家出走,跟了別的男人跑掉。

可能是貧賤夫妻百事哀,夫妻倆天天爭吵不斷,導致一個家搖搖欲墜。

孩子只能依靠父母。

好點的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疼愛。但除此之外,別無依傍。

一旦這個小家庭破碎了,孩子就直接暴露在社會的風吹雨打當中。

所以看完這一點,我們還能說,現在的孩子就真的比我們那時候幸福嗎?

除了親戚,我們那會兒還有兄弟姐妹。

說起來,我的父母沒怎麼讀過書,年輕時候對我們姊妹的教育方式也是夠粗暴的。到後來結婚生娃了,我還在跟我妹吐槽我爸媽的“不是”。

可貴的是,我說的任何一件事,都能在我妹那裏得到百分百的回應。

她的經歷跟我是一樣的,感受也是一模一樣。

學了心理學後我才意識到,妹妹之於我,就像一個天然的戰友兼心理治療師。

如果父母的殺傷力是100分的話,那麼妹妹的出生就分走了其中的50分,因此來自父母的壓力和控制分到我們每個人頭上,就減輕了很多。

即使後來讀了大學,見面的少了,妹妹依然是我在這世上最好的傾訴對象。

我大學畢業那會兒,也遇到了一段非常絕望的時刻。

畢業論文同樣出現問題,被打回重寫。身邊的同學找工作的找工作,公考的公考,讀研的讀研,只有我,縮在網吧通宵熬夜,一邊改論文一邊哭。

不能跟父母說。因爲父母的批評數落,以及失望的語氣只會加重自己的絕望。

也沒法跟身邊的老師同學說,因爲別人也都忙。

但是卻能跟妹妹說。

而且,每次吐槽結束後,妹妹都會說:姐,你要有什麼事,隨時給我打電話啊。

我承認我妹是個天使,她在我人生最灰暗的時刻拯救了我。

然而,現在的孩子似乎就沒我這麼幸運了。

現在的小孩,無論活動範圍還是人際關係,都狹窄到了極點。

沒有親戚,沒有兄弟姐妹。

在大量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直接且密不透風的。

孩子孤零零地生活在高度焦慮和控制的家庭環境裏,把所經受的壓力一點點累積在心,直到小小的心裏,再也裝不下。

所以,我相信,對那位大連理工的研究生來說,今年的疫情和畢業論文只是一個導火索罷了。

人的本能是求生,而非求死。

一定是他再也扛不住了,才選擇了離開。

一位諮詢師朋友,跟我講過一個真實案例。

她遇到過一位很特殊的來訪者。是名校的高材生,履歷非常優秀。從小學到高中,他讀過的學校,都是他們當地父母擠破頭也得把小孩送進去的學校。可是每次他都是輕輕鬆鬆靠成績就考進去了的。然而,在終於走進了人人羨慕的名校以後,他突然開始厭學,多次自殺未遂。

爲何他要以這樣激烈的方式去結束自己的生命?回顧下這個孩子的成長經歷,就可以找到答案。

從小他就被視爲別人家的孩子。

他的所有時間,都是被父母安排好的。

當同學聊起明星八卦或者熱門歌曲時,他完全插不上話,因爲他不知道同學們在講什麼。

他很羨慕那些老師口中的壞學生,因爲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談戀愛,但他很聽老師的話,不跟這種同學私下往來。

一些同學放學後會去聚會去甚至去泡吧,可是他從來不敢天黑後出門,因爲父母陰沉的臉色輕易就可以讓他退而卻步。

總而言之,他的生活裏,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這樣的生活在有爸爸媽媽的時候,他尚且能夠忍受。因爲學習以外的事情父母幾乎全都幫他搞定了,他只需要負責學習就好了。

可是離開父母,進入大學以後,他突然需要獨自面對一切了,他就開始慌了。

他在學習之外,找不到任何活着的意義,反倒頻繁地遭遇生活的挫敗。

遭遇挫敗時,他連傾訴的人都沒有。

誰也不能想到,這麼優秀的一個人,竟然在生活中會那樣無能、那樣無聊、匱乏到不可思議呢?

就這樣他活得越來越孤獨,並陷入高度焦慮的狀態裏,不斷自我攻擊和掙扎,直到再也承受不住。

大連理工的悲劇事件出來後,一位網友的話引發大量共鳴。

他說:

“其實我們這代人,很多是沒有後路的。

感到失敗和望不到頭的時候,沒有那個外界默認的避風港。

不會覺得‘就這樣回家好了’,回到那個有爸爸媽媽的屋子裏,把接下來的日子過完。或者重新振作再出發。

很多人其實不把家當作退路的。低谷時,家人甚至會給予更大的壓力。

我看到很多的年輕人站在路中間,就那樣站着哭。身後沒有燈火,身前白霧茫茫。”

這段話真叫人難過。

究竟是何時起,原本該是孩子“避風港”的家庭,卻成爲了一個孩子的禁忌之地,哪怕在外頭遭遇再大的挫敗和痛苦,也寧願自己撐着都不跟父母說?

或許,我們現在的父母的確給孩子的壓力太多了。

父母所有的愛和恨都給了同一個孩子,干預和控制的也都是同一個孩子。

真的真的很難說,現在的孩子比我們那會兒更加幸福。

有數據反映,如今學生輟學率,以及青少年犯罪幾率,其實是逐年增高的。在這樣的數據下,我們無法繼續掩耳盜鈴地論斷,現在的孩子比以前更幸福,甚至自以爲是地指責孩子們太不自愛,這樣孩子們豈不是更加艱難和孤獨了?

總之,今天的文章就希望從這樣一個小小的角度,去試着理解今天的孩子。

隨着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化,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也經受着前所未有的困惑。

所以,請在向孩子施加壓力、提出期待之時,多給孩子游戲、交友、獨處的空間。

而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也希望父母不要一味指責,而是試着去蹲下來,去聽,去看。

這樣,或許我們纔可能支持到孩子,真正幫助到孩子,而不是讓情況更加糟糕。

願所有的家庭,都能真正成爲孩子的避風港。

願父母的愛,會是每個孩子絕望之時,最溫暖的念想,以及最後的退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