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幼兒園一方面根據國家幼兒園教學指導綱要制定教學內容,同時在教學中融入地方特色自編課程。圖/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五歲的敖遠航有些羞澀地從電視機前跑開,抱出兩個大號奧特曼玩具。

遠航與爺爺住在貴州省松桃縣妙隘鄉寨石村,奧特曼和電視機是他最好的朋友。見到有客人來,他有些興奮地拉着客人去他寫作業的小屋擺弄爺爺的唱戲機。客人告別時,遠航的笑容消失了,躲在爺爺身後,眼裏噙着淚水。

孤單是遠航最常感受到的情緒。遠航的父母幾年前離婚了,父親在福建廈門打工,一年中鮮少露面。“母親好像在廣東打工,大家其實也不太清楚。”寨石村山村幼兒園志願者朱靜悄悄地說。8個月大後,遠航就再也沒見過母親。他由爺爺帶大,七十多歲的老人,不再種田,在家做一些零碎的活計。

遠航和爺爺說話不多,喜歡看動畫片,在看電視這件事上總是不服管。但令爺爺欣慰的是,遠航總會主動幫他做家務。年紀小,做不好,但也會有樣學樣,想幫爺爺分擔。“幼兒園裏老師教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回來就幫我們做囉!”

(在松桃縣鄉村,不少孩子是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帶大。攝影/本刊記者 樊朔)

就近入學

孤單、缺少陪伴……在寨石村山村幼兒園,像敖遠航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朱靜介紹,寨石村幼兒園共有20多名學生,學生來自寨石村及周邊幾個村寨,留守兒童居多,普遍家境貧困。

受惠於這所建在村裏的幼兒園,遠航僅需要步行十分鐘就能在家門口接受學前教育。進入寨石完小校門,走上一個高坡,兩間彩色牆壁的平房在校園灰白的建築中格外顯眼,這裏就是寨石山村幼兒園。

幼兒園教室寬敞、明亮,十幾張矮桌上鋪着極富苗族特色的扎染桌布,桌上擺滿了各式玩具和教具。這所山村幼兒園採用混齡編班的教育方式,老師是當地公開招聘的具有師範背景的志願者,即沒有編制的幼教老師。

在山村幼兒園,志願者們按照山村幼兒園教學綱要,通過各種遊戲、課程鍛鍊孩子對外界的認知以及表達、人際交往能力。除此之外,志願者們還承擔着更多家訪的職責,幫助學生家長與留守在家的孩子溝通。每個月,敖遠航的爸爸會寄回500元生活費給志願者朱靜,再由她轉交給不會使用手機的遠航爺爺。

在中茶村,不少孩子是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帶大。“老一輩人對家庭教育往往沒有什麼概念,認爲把孩子健康養大就可以了,對孩子的習慣養成、情感需求不太重視。” 已經在中茶村山村幼兒園做了5年志願者的龍林英對《中國慈善家》說。龍林英在工作中有意識地向學生的爺爺奶奶們普及家庭養育知識,但效果並不盡如人意。

(曹豔介紹,山村幼兒園志願者隊伍仍比較穩定。地方政府也在儘量提高志願者待遇。圖/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孩子習慣養成的任務落到了幼兒園老師身上。“平時家裏的家務已經很忙了,我也沒空學習家庭養育知識,孩子在家安安靜靜地看電視就可以了。”一名學生的奶奶告訴《中國慈善家》,在去了山村幼兒園後,孩子會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上學路上會告訴爺爺奶奶“要靠右側路邊行走,離汽車遠一點”。

目前,類似的山村幼兒園在松桃縣有295所,生長在松桃縣最偏僻、貧窮的鄉野。

孩子等不起

山村幼兒園在松桃縣落地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松桃縣地處武陵山脈主峯梵淨山東麓,位於黔、湘、渝兩省一市交界處,總人口74萬,是全國最早成立的五個苗族自治縣之一,也是著名的“老少邊窮”地區。今年3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宣佈松桃縣在內的24個地區退出貧困縣,松桃縣才得以實現脫貧摘帽。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辦公室主任高國清曾多次到松桃調研,他回憶,2012年時松桃全縣僅有27所幼兒園,其中20所是民辦幼兒園,縣城僅有3所公辦園。松桃縣政府數據顯示,2011年松桃縣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僅爲56%。

2012年,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播出了一臺關注留守兒童的晚會——《春暖2012——特殊家長會》。晚會上,一個叫唐金梅的女孩令很多人動容。唐金梅家住松桃縣雞爪村,當時5歲的她對上學有着強烈的渴望,只要有空就會越過一條河,爬過一座山,步行到雞爪村小學聽課。晚會現場,聽完唐金梅的故事,時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祕書長盧邁走上臺去,承諾將在松桃縣建設山村幼兒園,讓“小金梅們”有學可上。

自2009年起,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先後在青海樂都和雲南尋甸開展“一村一園:山村幼兒園計劃”試點,並形成政策建議。根據基金會規劃,“只要村子裏有10個適齡學童,基金會就去建設一個幼兒園”。經過三年實踐,“孩子們等不起”成爲基金會內部共識,他們希望夠在全國推廣落地“山村幼兒園”。松桃成爲向全國推開的第一站。

(根據基金會規劃,“只要村子裏有10個適齡學童,基金會就去建設一個幼兒園”。圖/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項目開始之初,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兒童中心副主任曹豔到松桃進行前期調研。當時,即使在靠近城區、公路,條件較好的村子裏也沒有自己的幼兒園。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對姐弟,姐姐六七歲,聰明活潑,但雙耳失聰。父母爲了照顧孩子,沒有出去打工,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姐弟倆到了入園的年紀,卻很難獲得入園機會,缺少公益組織關注,姐姐也很難獲得康復訓練的機會。“在偏僻貧困的地方,孩子們非常缺乏外界的關注和幫助。而身體健康的孩子如果沒有接受學前教育,未來小學階段的發展也會有很大的問題。”

貧困地區兒童的早期發展情況不容樂觀。2009年,在“山村幼兒園”試點啓動之初,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委託北京大學在青海樂都進行基線調研。調研結果顯示,貧困地區3~6歲兒童認知發展水平不足城市兒童的60%;語言發展水平只相當於城市同齡兒童的40%。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追蹤調查數據顯示,青海省樂都區未接受學前教育的孩子到五年級時,只有19.2%在統一考試中能夠超過平均分。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海克曼 (James Heckman)研究表明,學前教育相對於學校教育、成年後的各種職業教育,投資成本效益最高。學前教育對於打破貧困代際傳遞有着積極作用。

從100到2005

破解山村學前教育難題,最大的瓶頸在師資。

“山村幼兒園計劃”多建在閒置的村小、希望小學的空餘校舍、村委會、黨員活動室,場地問題因此得以解決。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將有限的經費主要投入到師資建設和日常運營中。

在松桃,山村幼兒園主要到當地中職院校招聘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具有幼教相關學歷或專業背景、曾在城市幼兒園工作過的年輕人。曹豔告訴《中國慈善家》,招聘來的老師基本都是松桃本地人,穩定性比較強。

山村幼兒園一方面根據國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制定教學內容,同時在教學中融入地方特色自編課程。教師培訓則委託縣城中的公辦園進行。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向社會籌措資金,負責支付幼兒園運行費用、師資培訓等。

(銀巖村山村幼兒園位於銀巖完小校園內,幼兒與銀巖完小學生一起排隊領營養午餐。攝影/本刊記者 樊朔)

根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測算,一所幼兒園一年的投入約爲3~5萬元,其中基礎設施部分不到20%,幼教老師補貼和培訓佔總成本的50%以上。在松桃,基金會爲每個項目點提供每年2.5萬元的經費,其主要用途爲支付志願者工資。

2014年,松桃經驗在銅仁全市獲得推廣。時任銅仁市委書記夏慶豐牽頭推動出臺了《銅仁市山村幼兒園建設兩年行動計劃(2014—2015年)》,決定兩年內在全市建2000所鄉村幼兒園。兩年內,銅仁市共投入財政資金1.5億元,建成山村幼兒園2005所。銅仁市農村學前教育資源覆蓋率從不足10%到實現全覆蓋,解決了4萬餘名農村幼兒入園問題。松桃縣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由2013年的59.4%提高到2016年的88.1%。

最多的時候,松桃縣共建成494個山村幼兒園教學點。近年來,隨着城市化進程加速和居民易地搬遷,松桃縣部分山村幼兒園關停,在運行的仍有295所。

遠遠不夠

山村幼兒園無疑爲貧困地區的家庭提供了兜底選擇。

2015年,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山村幼兒園項目在松桃的三年項目期結束。項目點100所山村幼兒園由免費入學調整爲每學期收取200元保教費及其他費用,用於幼兒園日常支出和志願者工資。

敖遠航的爺爺告訴《中國慈善家》,現在寨石山村幼兒園每學期保育費、飲水費等費用合計僅400元。“鎮上的幼兒園我們送不起,我年紀大了也沒辦法接送,讓他在村子裏上就可以了。”

(在寨石村鄉村幼兒園教室中,課桌擺滿了各式玩具和教具。這所幼兒園採用混齡編班的教育方式,老師是當地公開招聘的具有師範背景的志願者。圖/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記者在松桃縣走訪中瞭解到,村子裏不少有條件的家庭選擇在鎮上租房以方便孩子讀書,而松桃縣鄉鎮私立幼兒園每學期學費多在2000元以上。以太平營鄉童星幼兒園爲例,該園每學期的學費爲2580元,幼兒園有校車接送學生,可輻射半徑五公里內的村莊。童星幼兒園園長告訴《中國慈善家》,幼兒園有19%的學生家庭在鎮上租房,租房成本每月200元至500元不等。

松桃縣山村幼兒園志願者的月工資普遍在2000元左右,而當地有編制的老師工資普遍在3000元以上。龍林英坦言,2000元的工資很難養家餬口,全家的生活更多地依賴開挖掘機的丈夫。“雖然工資比較低,但是自己很喜歡這份工作,所以堅持了下來。”龍林英說。

曹豔介紹,山村幼兒園志願者隊伍仍比較穩定。在青海樂都縣,基金會2009年招聘的46名山村幼兒園志願者仍有23人在崗。地方政府也在儘量提高志願者待遇。以松桃縣爲例,松桃縣爲山村幼兒園志願者繳納了“三險一金”,同時計劃再將志願者工資上調500—1000元。同時,山村幼兒園志願者服務期滿一年以上,在參加幼兒教師招考中享受加3分的優惠政策。

山村幼兒園的效果有目共睹。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合作,對幼兒語言、認知、動作、記憶等領域發展進行了基線調查和跟蹤測試。結果表明,在計劃實施後,試點地區幼兒早期發展狀況獲得明顯改善,與城市兒童的差距已大大縮小。

項目受益幼兒在語言、認知、記憶特別是社會性等領域的發展,顯著高於未入園兒童。

截至2019年6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和地方政府合作,先後在青海、貴州、湖南等9個省(自治區)的27個縣(市) 設立山村幼兒園。目前設有幼兒園1961所,2520個班,招聘幼教老師 3200 餘人,在園幼兒園近7萬人。

但這些還遠遠不夠。2017年全國農村普查數據顯示,全國59萬個行政村中僅有19萬個有村一級幼兒園。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據此比例推算,貧困地區農村還缺少10萬個村一級學前教育服務機構。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盧邁曾多次呼籲將發展山村幼兒園上升爲國家政策。曹豔坦言,障礙在於山村幼兒園受制於場地、硬件等因素,在標準化辦園方面還有不少提升空間。

“但等具備標準化建設條件時,很多孩子就被耽誤了。”曹豔說。基金會希望通過山村幼兒園將各方的力量匯聚起來,慢慢改善辦園條件,提高質量。“公辦園覆蓋不到、民辦園辦不到的地方纔是山村幼兒園應該發揮作用的地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