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菅義偉下臺”的聲音在日本甚囂塵上。爲了擺脫猝不及防的危機,剛剛上臺不到一個月的菅義偉開始對外展示強硬。

第一個開刀對象是韓國。日本共同社此前報道稱,東京方面已在9月下旬向韓方表明立場,如果青瓦臺不按照日方要求解決歷史遺留的二戰日軍強徵勞工問題,如果韓國依舊堅持出售被扣押的日企在韓資產,菅義偉將不會出席今年晚些時候在韓國首都舉行的中日韓三國會議。

這導致超過88%的韓國受訪者認爲“韓日關係非常差,已經嚴重惡化”。在韓方看來,日本不但不承認侵略暴行,反而倒打一耙,是可忍孰不可忍。

故意令東亞三國的首腦會晤無法舉行,日方針對的不僅是韓國,更是針對崛起中的大國。菅義偉剛上臺,兩國關係就不太平穩。起因還是領土爭端。

10月1日,日本正式實施釣島更名,將“登野城”改爲“登野城尖閣”,宣示所謂“主權”。10月3日,我國開通釣島數字博物館。10月5日,日本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就釣島數字博物館開通一事提出“抗議”,要求刪除。10月6日,日媒報道稱,日本將從2021年起加強審查赴日留學簽證,防止尖端技術流入特定國家。

到了10月15日,日方還變本加厲,宣佈要對釣島進行所謂的“自然環境調查”,並特意強調是以“全國”爲實施對象,調查島上的植物和稀有野生動物狀況。

短短數天,風波不斷。而日方一邊拒絕參加中日韓三國會晤,一邊又宣佈了一個重要行程:新首相菅義偉的第一次出訪選定越南。日方此舉並不簡單,背後或有如下幾個原因:

1、美日密切配合,加速向東南亞地區分散供應鏈。華盛頓爲削弱戰略競爭對手,從貿易和關稅下手,同時破壞既有的供應鏈。日本則最早從2005就開始重新佈局,將工廠和基地陸續轉移到東南亞等地。近些年則加速了這一進程。

越南就是日本最看重的投資地之一。菅義偉計劃在10月下旬訪問越南時,宣佈大幅增加補貼,鼓勵日本企業赴東南亞國家擴大生產,促進投資。這也將是菅義偉就任首相之後首次出訪的核心目的。

2、儘管表面上否認打造“亞洲小北約”,日方其實一直在認真推行。玩陰陽兩手是日本的秉性。日方在亞洲積極構建以美日爲核心的軍事同盟體系,是日本爲應對美國影響力衰退而採取的主動行爲。

10月6日,美日印澳4個國家在東京舉行了“四方安全對話”,以推進“印太戰略”的名義組建“亞洲小北約”。10月14日,日本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對此進行了否認,聲稱並非以特定國家爲對象。

嘴上說一套,背後做一套。日媒報道稱,日本將與越南簽署一項軍事協議,允許越南從日本進口先進軍事設備和技術。這是日本針對特定國家向印太地區擴散軍事能力的具體舉措之一。此舉不僅令“武器出口三原則”基本蕩然無存,而且包藏禍心。與美國派航母訪問越南給河內打氣相比,日本的做法危害性更大。

3、日本加速擴張軍力,尤其是海軍。10月14日,三菱重工在神戶市的造船所舉行了新型潛艇的命名與下水儀式,日本防衛相岸信夫爲其揭彩。日方毫不掩飾野心,將其命名爲“大鯨”。這艘航母將於2022年3月交付日本海上自衛隊,屆時,日本潛艇部隊將實現“22艘體制”。

事實上,日本之前一直將還是半新狀態的潛艇提前退役和封存,以此來隱蔽地擴大海上後備力量。一旦周邊有事,日本能夠迅速動用其龐大的水下力量進行干涉。

種種跡象表明,菅義偉雖然被認爲是過渡性的首相,但以他的上臺爲標誌,日本開始佈置“後美國時代”的亞洲秩序,在美國的默許下逐步向外進行隱性軍事擴張。

如今美國總統大選充滿不可預測性,儘管拜登已經鞏固了優勢,但誰也不敢說最後的結果是板上釘釘。處於這樣的特殊時期,日本的動向已經說明了一些問題:無論誰當選美國總統,美國都會在西太平洋地區展開攻勢,菅義偉不過是探路犬而已。(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