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個朋友問我,某國疫情十分嚴重,而且該國一直對我們不利,現在應該幸災樂禍還是落井下石?我告訴他,都不要。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他問。我並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給他講了一個商鞅和秦國的故事。

一、

戰國初年,七國之中魏國最爲強大,而作爲魏國的鄰國,秦國的遭遇是最慘的。魏國一直將秦國作爲潛在的對手瘋狂打擊。魏文侯和魏武侯時期,吳起率兵連續攻打秦的河西之地,最終將其全部吞下。

而秦國彼時弱小,又丟失了戰略要地河西,絲毫沒有還手的實力和機會。秦獻公意圖振作,多次攻打魏國,最終卻抱憾而終。

經過這一來一回,秦魏兩國,結下了深仇大恨。

秦獻公沒能看到秦國揚眉吐氣,但繼位的秦孝公和商鞅看到了:秦國變法逐漸富強,而魏國卻連續遭遇了滑鐵盧。公元前343年,魏國遭遇馬陵打敗,主將龐涓戰死,十萬魏軍全軍覆沒。

魏國遭此大難,作爲魏國的宿敵,秦國國內因此一片歡呼雀躍之聲。甚至有人請求舉行“大酺”儀式,來慶賀魏國的衰落。

在封建時代,朝廷是嚴令不許聚衆歡飲的。漢律就曾規定,三人以上,無故羣飲,罰金四兩。但當國內有值得慶賀的事情發生時,會專門下令舉行“大酺”,聚飲開懷,以達到民情振奮的效果。比如秦始皇本紀中就曾記載“於是天子始更爲元年,令天下大酺”,武則天也曾在自己加尊號“聖母神皇”的時候下令“親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大酺日”。

由此可見,當時秦國國內是多麼的振奮了。那麼,作爲執政者,商鞅是怎麼處理這件事情的呢?

第二天,商鞅下令,“民氣爲國之根本。民氣正則國強盛,民氣頹則國黯弱。今魏國大敗,非我秦人之力,何當大酺?今我河西之地未復,昭昭國恥未雪,我民卻以他國之勝狂喜,豈非民氣之羞也?責我國人,須惕厲自省,方可雪恥圖強,竊喜他勝,徒滅心志也!”

這段話的大意是,勝仗是他國打的,與我們毫無關係。而我國的河西恥辱還未洗刷,如果大家歡飲慶賀,是不是滅掉了我們的心志?我們應當“惕勵自省,雪恥圖強”纔是正道。

可見,商鞅的態度十分明確:此事並不值得慶賀,因爲這是魏國的災難,卻是齊國的勝利,跟我們毫不相干。

這個故事並不見於史籍,只不過是孫皓暉先生的《大秦帝國》所記載的一個故事,但我寧願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

這個態度值得我們學習,如果有人以這個故事的真實性而不值得借鑑的話,那麼另一個同樣發生於秦國的故事則更加真實。

二、

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秦晉兩國,而結局同樣跟“敵國遭遇災難,我們怎麼做”有很大關係。

秦穆公送晉惠公回國即位,晉惠公承諾即位之後割河西之地給秦國。然而,晉惠公即位之後卻很快背信棄義,拒絕割地。

過了幾年,晉國發生饑荒,晉惠公竟然派人向秦國購糧。秦穆公召集羣臣問計,到底該不該答應?

百里奚說,救濟災荒,敦睦鄰國,是國家道義所在,我們不能拒絕。

但從晉國逃來的丕豹卻說,從前是晉君負我,現在正是攻打晉國的好機會!

面對截然相反的意見,秦穆公最後說,其君是惡,其民何罪(過錯在他們的國君,他們的人民有什麼罪過呢)?於是秦國運送了大批糧食救濟晉國的糧災。

又過了兩年,秦國也發生了饑荒,向晉國請求購糧。這是晉廷同樣面對兩個意見,許糧或是趁機攻打。而與秦穆公不同的是,本以背信棄義的晉惠公選擇了後者。

於是接下來兩年內,秦晉發生了多次交鋒,這場戰爭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韓原之戰。如果瞭解春秋的朋友都知道,韓原之戰的結局是,秦軍大獲全勝,晉軍敗退,而且秦穆公還俘虜了晉惠公。

這個故事常常用來說明,仁德的人往往能夠得到好報,但卻忽視了其中的關鍵。

在韓原戰前,秦國立晉惠公、輸糧於晉,有恩於晉君和晉人。因此,秦穆公在進攻前秦軍衆志成城,羣情激昂。

而反觀晉國,早在晉惠公即位時,就已經因爲晉惠公的失信而“國人不附”,而此戰前,晉國又沒借糧,國內士大夫都多有不滿。當晉惠公說秦軍進入國境時,大夫慶鄭就說:“秦內君,君倍其賂;晉飢秦輸粟,秦飢而晉倍之,乃欲因其飢伐之:其深不亦宜乎(秦國兩次援助晉國,而您兩次背約,還因爲饑荒而討伐,秦軍深入國境不是應該的嗎)!

有人說,這不還是道德的事嗎?實際上,比德更重重要的是“人心”,更準確的說,人心的向背。

秦國的人心都是同仇敵愾,而晉國的輿論卻對晉惠公十分不利,而導致這個人心向背的重要原因就是,對方遭遇災難的時候,秦國和晉國不同的做法。這纔是導致秦勝而晉敗的原因。

三、

這兩個故事都是在應對別國災難時,秦國的做法。商鞅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鑑的是,現在某國的事情同樣與我們沒有太大幹系;而秦穆公的故事告訴我們,心懷仁德,不幸災樂禍,不落井下石,即使收穫不了感恩,至少可以收穫人心的導向。

說的更加明白一點,這是一種“”。而要如何取勢,根本的不在於我們如何做才能夠大快人心,而在於晉國和魏國們會怎麼想,別國之君會如何想我們,別國之民會如何想我們?秦國深深的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在春秋戰國時,秦國曾多次救晉,還曾救楚國於危難,這或許也是秦國最終能一統天下的原因之一。

關於取勢,曹操卻說得更加明顯。曹操遠征烏桓之後,袁熙兄弟投靠公孫康,曹操卻置之不理,後來公孫康殺袁熙兄弟來投。曹操才說出其中緣由: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則併力,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他們本來有畏懼之心,我急着攻打則他們合力對我,我如果退一步他們內部自然爆發矛盾,這是取勢之道)!

多方相爭,本不是單打獨鬥那麼簡單,人心是一把鋒利的劍,取勢遠比直接的對抗更加重要。

那有人說,這關我什麼事,又與前面提到的問題有什麼相關?如果你還不懂,那麼這兩個故事你品一下,你細品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