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微信後臺,有粉絲來“訴苦”:孩子已經上二年級了,做作業總是很拖拉,一會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每天寫到11點。只要看書就萎靡不振,只要玩就精神百倍……不管是自己親自逼着孩子學,還是請最好的輔導老師,孩子就是對學習提不起精神。自己的工作壓力本來就大,孩子這樣的表現讓自己倍感焦慮。

其實,這也是很多家長們共同的煩惱。很多時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喜歡用“強制性”措施用力把孩子往自己期望的方向推,結果越是用力,孩子就越反抗。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借用人性中“稀缺性原理”,減弱或者消除那股強制的力量和意識,孩子反而會主動走上我們期望的“跑道”。

稀缺原理可以用:物以稀爲貴來解釋。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水與鑽石的稀有性爭論,水很便宜,一顆鑽石卻很貴,爲什麼呢?因爲鑽石比水稀有。事實上,鑽石真的很稀缺嗎?鑽石剛開始的確很稀有,但隨着世界各地鑽石礦的開採,鑽石資源儲量充足。由於鑽石商控制鑽石出市的節奏,將囤積的鑽石一點點投放市場,才保證了鑽石的價值,這便是人爲製造稀缺性帶來的效果。

生活中的稀缺原理更是無處不在。

如果我們注意觀察,就會發現,越是稀缺的東西,越受人喜愛,越受人追捧。

比如樓下超市搞促銷活動,我總要去逛一圈,把需要的和還不那麼需要的東西都買回來,要不然活動時間過了就沒有最優惠的價格。

比如朋友開的咖啡店,每天給第一個來店的人免費贈送咖啡,如果有人想免費喝到咖啡,他就會一定成爲第一個到店的客人。

比如給1-2歲的孩子餵飯,孩子淘氣不肯喫,如果有另外一個孩子假裝也要喫,父母再稍加一句:“不喫哥哥就都喫完了”,孩子馬上就要搶着喫。

再比如,我們父母學院的父母課程,之前是全部免費提供給家長學習的,後來改爲“3日內可見”,更加激發了家長們的學習熱情,用戶量也比之前成倍數增長。(關於這個課程,文尾再做介紹。)

“稀缺性原理”也可以很好地引入到教育之中,父母可以試着把沒什麼吸引力的事,去變成孩子需要爭取的稀缺資源,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出孩子的積極性。

舉一個真實的案例。朋友的孩子7歲,在家裏是一個家務小能力,有經驗的爸媽都知道,孩子做家務剛開始只是把洗碗拖地當作遊戲好玩,玩着玩着就沒興趣了,根本不能持久。這位朋友另闢蹊徑,把做家務設置成需要爭取的VIP權利。他們全家通過玩桌遊的方式,贏的人有機會成爲清潔項目經理。

項目經理要負責分工,還要對團隊夥伴(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的工作進行考評。這個辦法很有效,孩子不僅能做好自己的事,還力所能及地幫助做一些家務活,並且長期擔任家庭領導職位。

我深受朋友的啓發,將“做家務變成孩子主動爭取的稀缺資源”做了拓展和延伸,用在孩子主動學習上,同樣有效果。

孩子的閱讀習慣培養得不是很好,不喜歡主動看書,但是他喜歡我給他講故事。我想如果我強迫他每天閱讀,勢必他會產生逆反心理;如果我每天給他讀書,時間長了,勢必他也會產生厭煩、怠倦的心理。

我的做法是:把親子閱讀變成一個需要他爭取的稀缺資源。

有的時候,我故意對孩子說:“今天太累了,沒精力給你講故事了,暫時取消一天。”

孩子會不滿地說:“那我什麼時候能聽?”

我說:“這樣吧,如果我們動作都快,該做的事情都做了,睡覺前還有時間的話,就爭取講一個。”

爲了爭取到這個聽故事的機會,孩子就會主動早點寫完作業,每每給他多講了一個時,就像佔了很大便宜,美美地睡去了。

還有的時候,我對孩子說:“我們玩一個遊戲:石頭、剪刀、布,如果你贏了,今天繼續講故事;如果我贏了,今天不講了。”

每當孩子贏了,就興奮無比,聽起故事也更專注,因爲這是他自己爭取到的機會。

慢慢地,孩子爭取到的閱讀時間越來越多,隨着識字量的增加,能自主閱讀的書也多了,也逐漸體驗到閱讀的樂趣了,到最後真正喜歡閱讀不知不覺中代替了對稀缺性的追求,順理成章地培養了對閱讀的習慣。

越是很難得到的東西,孩子就越想要得到它,並且他還會付出相應的努力跟代價。

如果把孩子當做用戶,把想要孩子要做的事當做產品。強求孩子購買,他可能會直接走人,但如果你有意製造出供不應求的狀態,用戶反而會產生強烈的購買慾。這就是商業中的“飢餓營銷”。

所以,當你希望孩子主動學習,與其成天督促、強迫他去學,不如致力於讓學習成爲他眼裏的稀缺品。

你可以和我一樣在時間安排上製造稀缺性,也可以在學習形式上安排稀缺性,還可以在學習資源上製作稀缺性。

總之,如何讓學習成爲稀缺品,是見仁見智,各顯神通的事情。

也許你會說,那是你家孩子傻,我家可精着呢,又或者說,這招只適合蒙低年段的孩子,大孩子一眼戳穿。

我想說,沒有一種萬能的方法適用於每一個孩子,或者每一個教育情境。比起這種方法的實操層面,更重要的是領悟到一種教育思路。

當孩子的表現偏離我們的預期,是一味的說教,強行拉回軌道,還是先幫助孩子分析問題背後的原因?

當孩子不願意配合父母,是一味粗暴地指責孩子,還是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爲並調整教育策略?

當孩子遇到成長上的難題,是讓孩子獨自面對,還是有耐心,有方法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養育一個孩子需要面臨的問題還有很多,沒有人能時刻給我們合適的處理方法,我們需要自己去學習,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平衡自己的焦慮和壞情緒,以及如何把孩子養育得更好等等,趕快加入億童父母學院.父母課程的學習吧,在這裏,你能找到育兒問題的答案,和40萬父母共同成長。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着地"栽培"自己。敬重那些勤奮好學、不放棄自我成長的父母,這纔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