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可謂是李世民一生之中的“污點”,由此也說明了爲什麼古代的帝王,大多非常的在意自己的形象了。無論你的功績多麼卓著,哪怕你創建了盛世,但是一個污點,足以伴隨着一生,成爲人們議論的對象。

許多研究學者把玄武門之變的原因做了很多的總結,對於當時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來說,他們本來就想在這裏除掉李世民,而李世民也不過是順勢而爲,反將一軍,把他們兩個給幹掉了。總而言之,在玄武門註定得死一個人,要麼是太子李建成,要麼是秦王李世民。

當然,提前知道了陰謀的李世民,完全可以採取其他的方法應對,當時他也是有過顧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他害怕留下弒兄殺弟的千古罵名,給後世子孫樹立不好的影響,但就在他猶豫不定的時候,此人的一段話終於讓他下定了決心。

這個人就是張公瑾,初唐的名人非常多,張公瑾在這其中名氣就顯得有點小,但是他的作用卻非常大。張公謹是河南省濮陽市,原爲王世充屬下,後與刺史崔樞一同降唐,在徐世績等人的推薦下成爲秦王府幕僚。李世民並不以張公瑾是變節之人而另眼看待,反而把他當做自己的知心人,主動的跟他交流自己與太子之間的矛盾。見到李世民對自己直言不諱,張公瑾深感器重。

玄武門之變的前夕,心神不寧的李世民爲求心安,於是請方士來算卦,看看卦象如何。張公瑾得知後怒不可遏,搶過道士手裏的龜殼便摔在地上,並對李世民說道:“難道求助於鬼神就有用嗎?難道卦象是大凶您就放過李建成了嗎?”就是這麼一句話,徹底敲定了李世民的決心。政變之時,張公瑾與長孫無忌等九名秦王心腹埋伏在玄武門的外面,順利地將李建成、李元吉堵在了內城,並將其誅殺。

太子黨馮立等人聞訊而至,打算殺入玄武門幹掉李世民替主子報仇。張公瑾果斷將大門鎖死,把守在門內,這場政變最終以秦王一黨勝利告終。張公瑾也因此被封爲定遠郡公,成爲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轉發評論和點贊哦,謝謝您的支持!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