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一個三四歲的孩子,不管是喫飯還是睡覺,都喜歡抱着一塊毛毯,一旦有人試圖拿走,孩子就會又哭又鬧,只有抱着這塊毛毯,孩子才能變得平靜。這是爲什麼呢?

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在別人面前都很乖,很聽話,但只要媽媽回來,或者在媽媽身邊,就會變得非常粘人,非常愛哭,這是爲什麼呢?

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在媽媽面前,就能夠很自然的,無論是玩玩具還是做遊戲,抑或是和陌生人交流。一旦媽媽不在了,孩子的表現就和之前大相徑庭,明顯表現出苦惱不安等情緒,這是爲什麼呢?

這一切,看完了下面這個心理學界很著名的“恆河猴實驗”,您就能明白其中原因了,也就更能夠理解孩子的表現了。

恆河猴試驗

恆河猴實驗是哈洛(美國著名的比較心理學家)主持的,針對的就是當初社會比較盛行的華生的“奇葩”理論。

華生說:“孩子對愛的需求,源自於他對食物的需求,滿足了他對食物的需求,就滿足了他對愛的需求,所以母親只需要給寶寶提供足夠食物就可以了。母親不能和孩子過度親密,過度親密會阻礙孩子的成長,使孩子在成人後非常依賴母親,從而難以獨立難以成才。”

而在他專門寫的一本兒童培養的書中,也不斷的推行着自己的養育理論。什麼對待孩子要狠心,這樣長大後纔會有前途;什麼孩子哭就哭吧,哭着哭着就自己好了;什麼儘量少去抱孩子,不要滿足孩子,否則的話會阻礙孩子的成長;什麼少和孩子單獨相處,容易養成依賴爸爸媽媽的習慣……

當然,對這套理論還是有人質疑的,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哈洛。

而哈洛做的恆河猴實驗,其實就是針對華生理論的,他認爲小猴子除了基本的飢餓、乾渴、拉撒等生理需求外,還需要有更高層次的需求,他把這個需求暫定爲接觸。

而通過恆河猴實驗,哈洛得出了3個,可以說是對後世爸爸媽媽們影響巨大的結論。

接觸安慰,對猴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哈洛的第一個實驗,做了兩個母猴模型。

第一個模型呢,外表用海綿以及一些毛織物裹了起來,形成一種類似於真實母猴的觸感,並且在這個模型內安裝了一個暖光燈泡,外面吊掛了一個給小猴哺乳的奶瓶;第二個模型正好相反,全部用鐵絲網製成,雖然外形看上去像是一個母猴,但摸上去滿是金屬的冷漠感,這個模型也是內部安裝暖光燈泡,外面吊掛奶瓶。

然後他就找了8只做實驗的小猴子,隨機分成兩組,分別和兩個母猴相處。

結果呢,就像大家想的那樣,所有的小猴子都喜歡第一個模型母猴,都願意在第一個模型旁邊待著。就算後期的試驗中,第一個模型沒有了奶瓶,小猴子們還是在飢餓的時候,纔會到第二個模型那裏喝幾口奶,接着就會跑回到第一個模型這裏,一直待著。

於是哈洛得出了第一個結論,那就是接觸對孩子來說是必須的,這其實就是孩子的心理依戀。

對於剛出生的孩子來說,突然面對一個有光亮有聲響的世界,難免會感到害怕,唯一能讓他們安靜下來的,就是接觸到媽媽的這種感覺了。這其實很好理解,每個孩子都在媽媽體內呆了10個月左右的時間,早就已經習慣了媽媽的氣味聲音,甚至是那種感覺了。

出生後也是這樣,當他們知道,就算是自己遇到危險,只要回到媽媽那裏,就能得到保護的話,最初的安全感就建立起來了。而有了這些安全感,他們就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更加健康快樂的長大了。

而對於孩子來說,這種感覺的最初來源,就是和媽媽的接觸。

一方面呢,是因爲早期孩子的視力、聽力以及嗅覺的發展都不是很成熟,唯一能讓他們感受到的,就是和媽媽的接觸了;另外一方面,孩子小的時候是靠嘴巴和手來認識未知世界的,而接觸就是建立在手以及皮膚上的。

所以,適量適度的接觸,是孩子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沒有反饋的母愛,會對猴子的性格產生嚴重的影響

通過對小猴子行爲的分析,哈洛又有了很大的發現,那些在第一個模型母猴身邊的小猴子,長大後表現的非常孤僻,從來不會主動和其他小猴子一起玩耍,甚至連最基本的繁殖本能都沒有了。

而這一切,在哈洛將第一個模型母猴換成可搖擺的,在小猴子推動下會有足夠反饋的模型後,得到了有效的緩解。

於是,哈洛得出了第二個結論,孩子的成長需要有互動的陪伴。

這一點其實就很直接的駁斥了華生的,孩子哭了不要過去抱,容易讓孩子變得更加愛哭,也容易讓孩子變得依賴爸爸媽媽的理論。對孩子的需求不聞不問,只能讓孩子像實驗中的小猴子一樣,長大後也有着很大的心理問題。

事實上,對於早期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哭可不僅僅是生理上的不舒服,更多的是一種情緒的表達。而如果這個階段的他們,能得到爸爸媽媽穩定的、有規律的、可靠的、及時的反饋的話,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交流循環,在情感得到滿足的同時,孩子會嘗試更多的方式,去表達自己,這其實正是日後人際交往的基礎。

相反,如果對孩子的需求不聞不問的話,孩子就會陷入“爸爸媽媽越是不理會自己,自己越要大聲的哭,期待能讓爸爸媽媽聽到,並且過來給自己回饋”的怪圈。

長期如此,就會給孩子內心帶來陰影,不僅僅會影響到他們日後人際關係的建立,還會極大的傷害他們的安全感。

愛的三個變量:觸摸、互動、接納一個都不能少

哈洛的最後一個結論,就是愛的三個變量,觸摸互動和接納。

事實上接納也是存在於爸爸媽媽和孩子的觸摸,以及互動的過程中。觸摸,代表的就是爸爸媽媽對孩子本身的接納;而互動呢,則是代表着爸爸媽媽對孩子情緒的接納。

早期的接納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影響很大,他們會發展出更加強大的安全感,在長大後的日子裏,這種安全感會支持孩子勇敢前進,就算面對困難也毫不畏懼。

這就是哈洛“恆河猴實驗”的三個重要結論,而且這三個結論同樣適合於人類的孩子們。一個從小缺少和爸爸媽媽觸摸、互動以及接納的孩子,20年後長大成人了,也將會是一個心理嚴重孤僻,行爲非常出格,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可悲的人。更加可怕的是,這種感覺,會隨着他們傳遞給自己的下一代,這纔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心理依戀以及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其實在養育孩子這件事情上,類似重要的教育很多,需要爸爸媽媽注意的地方也很多,市面上很多的育兒理念,有的能信有的也不能信。

而這本《整體養育》就是一本專門給爸爸媽媽的育兒寶典。

作者陳忻提煉出了養育孩子的十二大主題,涉及到了兒童發展的維度、如何改變爸爸媽媽的視角、心理依戀、不斷調整的親子關係、有效父母的原則等方面,給爸爸媽媽們勾勒出了一張孩子發展的全景圖,讓爸爸媽媽知道什麼重要,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心中有底才能做一個科學的爸爸媽媽。

如果您也對孩子的養育有所疑問,您也在很多育兒觀念中無從選擇,您也對孩子的一些反常表現束手無策,那麼開心爸爸推薦您看看這本書,肯定會有不小收穫的。點擊鏈接即可下單。

開心爸爸有話說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本文一開始的那幾個現象。

孩子一直抱着破舊的毛毯,貪戀的不外乎是媽媽的氣息罷了,在他們的心中,這塊毯子就是媽媽的象徵,抱着毛毯就相當於媽媽在自己身邊;只要媽媽在身邊,孩子就會不乖,他們這種變化不外乎是因爲媽媽給了他們巨大的安全感,可以讓他們釋放出孩子天性的那一面;媽媽在和不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更是說明了,媽媽本身就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而這,也正是孩子心理依戀的體現吧!

文:開心爸爸的日記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