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大會》已經播出三季,參會選手基本上都能拿出好笑的段子,博觀衆一樂。從快樂的目的出發,這是快速且輕便的通途,算是互聯網給予大家快速得到快樂的方法之一。但是看着看着,我就發現這種突然爆發的快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徒留似樂非樂的樣子。最後,受益的只剩下《脫口秀大會》這檔綜藝。當然,還有笑果文化對脫口秀文化的普及意義,以及我們那消失的無影無蹤的快樂。

這引起了我對語言——這項人類必備硬件的思考。

我發現對語言運用到極致的非屬古代人不可,特別是古代文人。比如唐代詩人賈島寫的《題李凝幽居》中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句中的“敲”可來之不易。衆所周知,賈島被稱爲“詩奴”,一大愛好就是“鑽字眼”。上文提到的“敲”,有一競爭對手叫“推”,光是“推敲”二字,賈島就糾結了很久,堪稱現代糾結患者的祖師爺之一。後來,賈島遇到詩名和官名都口碑皆好的韓愈。韓愈推薦了“敲”字,說“敲”更符合文人的修養,更帶了點音律,打破了空間靜謐感。由此纔有“僧敲月下門”。所以,後世就用“推敲”二字代表做事認真、反覆斟酌的代表詞,賈島寫這首詩的故事也就流傳了下來。

韓愈像

“推敲”典故的流傳,很符合中國人做事認真且謹慎的爲人處事準則。比如說,父母常常勸誡子女做事需考慮仔細,儘量不要走彎路,最好直達目標,一擊即中,不費多餘力氣。這就是典型的做事要推敲,考慮前因後果。不過,只要經過半點社會磨練的人,心裏都明白父母的勸解只是好意,屬於完美主義的不現實追求。在現實生活中,想要達成某個目標,多半要繞點路子,碰到些磕磕絆絆。碰上糾結和拖延症患者相結合的子女,事情多半直接放棄,或者無限期延後。這時候,“推敲”的態度顯得有點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因爲結果基本上是“推敲”不成功,所以何必事事再推敲?

賈島,博寶藝術網

賈島“推敲”的過程,還反映出“對權威的崇拜”。韓愈是誰?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唐朝中期的明星高官,妥妥的詩界權威和官場權威。再加上,古代人本身就成長在“慕強”的封建等級制度氛圍中,更容易產生對權威的崇拜。不然怎麼解釋古代讀書人爭着去當官?賈島本人正是“科舉不第”的落第例子。當一介白衣的賈島巧遇韓愈,是詩人之間的相互吸引,還是命運的巧合?當然,韓愈之於賈島,不僅代表高專業水準,還是官場引路人。科舉制度的盛行,門生故吏的守望相助,正是如此。所以,賈島作爲一生窮困潦倒的小詩人,被強者韓愈吸引,毫無意外,理所應當。按照現在的話來說,韓愈只要願意可以利用專業PUA和職場PUA,全面壓制賈島,由此達到自己的目標。

魯迅先生曾在《紀念劉和珍君》裏面說過“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的”,如果我們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慕強的人,就會發現慕強和權威是兩廂結合的天然組合。若是如韓愈和賈島這樣,長者提攜才華橫溢者,強者培育無限潛力者,這是一種良性循環。反之,則壞了。所以,強弱交手的時候,弱者要提高警惕,提防強者的玩弄;強者要正視自身的責任,切勿以強欺弱。到這種時候,“推敲”的態度才能洗脫“雞肋”之名,更顯當事人的內心世界博弈,這纔算是真真正正的謹慎態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