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剛剛閉幕北京車展上,自主品牌可謂出盡了風頭,全球首發的82款新車裏,自主品牌佔了68款;在160款新能源展車中,自主品牌更是佔了147款。而9月份乘聯會公佈的數據,同樣也驗證着自主品牌,尤其是吉利、長安、長城所形成的自主品牌的第一集團在強勢爬升的態勢。如果再將新勢力造車企業和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表現計入在內,我們似乎看到了自主品牌春天的到來。】

撰文|張 弛、編輯|禾 子

自主品牌份額下滑的趨勢,在這兩年裏幾乎沒有怎麼改變過。從豪華品牌開始的價格下探,到國五國六排放標準的切換,合資車企以一波接一波的價格戰,不斷稀釋自主品牌的性價比優勢。上半年的新冠疫情的衝擊,更是讓許多車企雪上加霜。但最近幾個月的銷售成績以及北京車展上的大放異彩,自主品牌接連開掛,讓人們不禁在想,自主品牌是不是已經迎來了觸底反彈?

作爲家門口的國際A級車展,但凡有一線可能,自主品牌都想借這個平臺來對自己進行一番行銷。而這屆北京車展,更可以被看成是一個很好的分水嶺。自主品牌在北京空前的盛況背後,是吉利、長城、長安、上汽乘用車、廣汽乘用車這些主流自主品牌的全力出擊;而缺席這次車展的自主品牌,像力帆、衆泰、寶沃、華晨、海馬等,目前都已被逼到懸崖,等待它們的,無非是關停並轉。

在車展上,不僅看到了吉利星銳、全新SEA浩瀚架構以及領克的ZERO concept、長城的哈弗大狗、WEY坦克300、歐拉好貓大放異彩,還有紅旗E-HS9、長安Vision V概念車、嵐圖iFree、榮威iMAX8、MG5和MG領航的各領風騷。這些車型無論是從造型、底盤架構、傳統動力總成表現還是從新四化相關的技術配置上,完全不輸給任何一款同級別的合資車型。這幾年來,無論是引進國外的專家團隊,還是進行自主創新,至少一、二線自主品牌這幾年取得的進步是實實在在的。而在新能源領域,除了一馬當先的特斯拉之外,在乘聯會排行榜上,前十位再無任何一個外資車企的品牌。

特別指出兩款車型,一個是吉利的星瑞,另外一款是宏光MINI。基於沃爾沃CMA架構的星瑞,目標直指大衆神車朗逸。但無論從整車平臺,還是從前瞻配置,亦或造型上,星瑞都不輸朗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不是拿一款吉利在和大衆MQB打,這是在拿一款沃爾沃和大衆打。至於宏光MINI,雖然也有通用的影子,但更多的也是五菱本土工程師的努力。2.88萬的宏光MINI,相比於特斯拉來說,更有改變全球汽車行業電氣化進程的能力。

對於外資車企來說,這兩年特斯拉的成功打亂了傳統車企巨頭更新車型的所有步伐。幾乎所有的車企巨頭四五年前都還沒有預料到,特斯拉這樣一個後起之秀,會大大加速全球電動車時代的到來。從最近一連串圍繞電動車核心零部件的收購以及車企之間的合作上,就可以知道這些車企有點病急亂投醫的味道。而加速進入電動車時代,對它們最大的影響莫過於原本循規蹈矩的產品開發節奏被打亂。電動車,對於幾乎所有傳統車企來說,都是一塊全新的業務。而且以目前電池的成本和電動車銷量來看,電動車車型幾乎難以盈利。爲了支持電動車項目,也就意味着其他車型的更新和新技術的部署需要延後甚至取消,來爲電動車項目籌措足夠的資金。

以大衆爲例,一汽-大衆高爾夫8以及上汽大衆的途觀X,是這次僅有的兩款全新車型,而被人們寄予厚望的ID.4卻出現了跳票。上汽通用,這次沒有全新車型的發佈,諾大的展臺都是一些在售的車型。至於豐田,亮點也只是e-Palette”實車和燃料電池車“MIRAI Concept”兩款電動化車輛。外資車企巨頭的展臺,完全沒有了往日人頭攢動,萬人空巷的場面。

要趕超那些傳統車企巨頭,自主品牌依然任重而道遠。雖然在北京車展上看上去紅紅火火,但其實背後有外資車企戰略重心調整的因素。自主品牌當前更多的是補上了一部分自己的歷史欠賬:從造型、整車平臺、發動機、內飾、電子電器方面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但是和外資車企比,只能說是縮小了差距,但在很多看不見的地方,仍需完善;至於四化領域,雖然領先了半個身位,但是這主要是國內車企對於政策的嗅覺較爲靈敏,提前進行佈局的結果。一旦國外車企完成了純電平臺的開發,同時也和國內的互聯網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可以借用它們的互聯網生態來發展自身的車聯網應用,那國內車企當前的優勢也將蕩然無存。

隨着競爭的加劇,尤其是在新四化時代,將來比拼的是主機廠對於底層技術的把握上。特斯拉在做成本低於100美元每千瓦時的電池同時也研發了自己無人駕駛的專屬芯片、通用和福特都有自己寫底層代碼的軟件團隊、而大衆不僅入股電池公司,最近更是收購了海拉的HELLAAglaia部門。所有這一切都給我們自主品牌敲響了警鐘,看似風光的北京車展上那一臺臺亮眼的概念車和量產車,其實真的抵不過那一塊電池或者一整套無人駕駛的代碼。

點評

必須承認,包括吉利、長城、長安這樣的自主品牌這兩年來所取得的長足進步,它們幾乎可以牢牢立足乘用車排行榜前十的位置,未來甚至還有更進一步的可能性。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外資車企並沒有打盹,它們只是在蓄勢,在技術上進行積澱。一旦時機成熟,外資企業的反擊將是系統性和戰略性的。自主品牌和外資車企之間的較量也會一直伴隨汽車工業的發展,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自主品牌能建立起有核心技術依託的工業體系,在馬拉松的長跑中堅持下來,伺機超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