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冷,喝的水就少了,去醫院看腎內科的人卻多了。浙江醫院腎內科主任蔣欣欣副主任醫師提醒,秋冬季飲水較少,有的人甚至一整天都不喝水,這時候應留意尿液變化,尤其是當尿液出現不正常的顏色, 應仔細分辨原因,及時就診。

沒有喝水習慣的她竟然血尿了

半個月前,50歲的馬女士(化名)去了青海旅遊,旅途剛進行了一半,麻煩事就來了。在去衛生間時,她發現自己尿血了。

回到杭州,馬女士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到社區醫院檢查,當被告知檢查正常時,馬女士鬆了一口氣。馬女士不明白,她爲什麼會出現血尿。爲了弄清楚,馬女士專門到浙江醫院三墩院區找到了蔣欣欣,希望能從他那兒得到滿意答覆。

“旅途勞累、喝水少有可能是造成你血尿的直接原因。”蔣欣欣說,勞累過度人的免疫力處於低下狀態,各種細菌便開始活躍而出現炎症。在炎性刺激下,尿道的微血管擴張,當擴張到一定程度時,微血管受損破裂,進而導致血液外流至尿液中。而據馬女士說,她平常也沒有喝水的習慣,有時候甚至一天沒喝上一口水,沒排過一次尿,這也是導致她血尿的另一個誘因。

除了血尿,這些排尿異常也需注意

泡沫尿

腎病綜合徵、腎炎綜合徵、糖尿病腎病等疾病的病人,尿中出現大量蛋白質,使尿液表面張力升高而產生很多泡沫,形成泡沫尿。正常時,尿中也可有泡沫,但一般5~10分鐘即可消散,而當尿中存在大量蛋白質時,泡沫的凝聚力升高,不易消散。所以臨牀上,患者常主訴尿中泡沫增多且久置不散。

大量的蛋白尿一定會有泡沫,而泡沫尿卻不一定是蛋白尿。你看到的泡沫尿究竟是不是蛋白尿,還需要通過尿常規才能明確。

尿頻尿急尿痛

由於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的短許多,感染的風險大大增加,所以泌尿道感染、急性腎盂腎炎等疾病往往找上的是女性。當你出現尿頻、尿急、尿痛、憋不住尿甚至伴隨腰痛、發熱時,一定要儘快來腎內科就診。

當然,有尿頻尿急也不一定是尿路感染,很多女性由於產後沒有注意盆底肌的鍛鍊修復,導致盆底肌鬆弛,也常常出現尿頻尿急、漏尿等情況,有時候打個噴嚏、跳個繩就會尷尬漏尿。這時候如果查尿常規沒有提示泌尿道感染,就回家試試“凱格爾運動”鍛鍊你的盆底肌吧!

浮腫

腎臟、肝臟、心臟、甲狀腺、血管等不同臟器的疾病都有可能導致水腫的發生。

腎臟病人的水腫,常常晨輕暮重,晨起以雙眼瞼和麪部浮腫明顯,久臥的病人以背部、腰骶部明顯,活動後則以雙下肢腳踝、脛骨甚至膝蓋處明顯,手指按壓後可以看到一個坑,回彈緩慢。重症患者還可以表現爲全身性廣泛的水腫,並常伴有漿液性漏出液形成胸腔積液、腹腔積液、心包以及縱隔積液等。

少尿

正常成年人每天攝入的水量和排出的尿液量是一個動態的平衡正常,成年人尿量一般,每天在1500-2000ml左右。臨牀上經常會遇到少尿和無尿的患者少尿,通常是指24小時尿量小於400ml,就可以診斷爲少尿。無尿是指24小時尿量少於100ml,就可以診斷爲無尿。少尿、無尿通常是急慢性腎衰十分常見的一種症狀,出現這種情況以後,患者需要及時的就診。

當然如果你一整天幾乎不喝水,或者因爲戶外勞動或體育鍛煉大量出汗,此時的少尿倒也可能是正常的,多喝點水再看吧!

腰痛

腎臟相關的腰痛主要原因還是尿路的感染或者尿路的梗阻。

尿路感染造成腰痛,往往提示感染髮生在上尿路,常常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的尿路刺激症狀,嚴重的會伴有畏寒發熱。

尿路梗阻是誘發尿感和使尿感易於上行的重要原因,尿路梗阻可由尿路解剖或功能異常引起,包括結石、腫瘤、狹窄、畸形或神經性膀胱等;尿路結構異常如腎發育不全、多囊腎、海綿腎、馬蹄腎、腎下垂、遊走腎等也是尿感反覆發生的易感因素。

體檢發現異常

腎臟病被稱爲“隱形的殺手”,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腎臟疾病其實是沒有什麼症狀的。所以很多腎臟病的發現,有賴於大家的單位入職體檢、常規體檢等。

當你看到尿常規、血生化(或腎功能)、腎臟B超等報告中提示有各種各樣的異常,建議到腎內科諮詢,以免遺漏重要的線索,延緩了治療!

#超能健康團##醫師報超能團#免責聲明:本號之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信息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將在顯著位置註明來源和作者,如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請與小編聯繫進行處理。我們對所轉載文中的觀點保持中立,不對文章觀點負責。所載內容不作爲治療依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