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在看不見的“幕後”——記全市防汛先進典型、市應急管理局防汛抗旱和地震地質災害救援科負責人李雙

李雙是市應急管理局防汛抗旱和地震地質災害救援科負責人,其職責即防汛抗災的參謀、助手。

說是“負責人”,實則是“新兵”。今年1月,35歲的李雙從桑植縣走馬坪白族鄉鎮紀委書記的崗位遴選到市地震局工作,3月份借調到市應急管理局。“沒想到,這一借調,便遇上歷史罕見的大汛。”

李雙(右一)檢查小水電站防汛

剛到這個崗位時,分管副局長黎盛法叮囑過他這樣一句話:“防汛人要有一下雨就緊張的心理,別人下雨往家跑,我們下雨主動往單位跑。”他牢記心中,並在最短時間進入角色,以實際行動爲張家界漊澧兩水安瀾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轉戰到應急系統,對李雙來說,擋在新崗位前最大的“攔路虎”無疑是業務知識的欠缺。爲了快速熟悉業務,上任之初,他利用“白+黑”的時間,把歷年的防汛資料彙編從頭到尾仔細翻了個遍,不放過每一次調度會、每一份文件。

打開他的手機,湖南應急管理、湘汛通、中國天氣、衛星雲圖、衛星地圖等APP映入眼簾,凡是於工作有益的,他都認真鑽研。遇到不懂的專業術語,他虛心向同事請教,直到學懂弄通爲止。他總說:“暴雨說下就下,汛期說來就來,我必須在最短時間摘掉‘門外漢’的帽子。”

機構改革後,整個市局防汛科只有3人,在防汛抗災的日子裏,加班加點成了常事。一線汛情信息需要掌握、領導決策部署需要知道、各部門單位信息報送需要整理……從6月1日起的近50天裏,防汛科夜夜燈火通明、緊張忙碌。

李雙(中)點對點調度防汛

“兩三天沒有洗澡換衣是常態,連喫飯的時間都要擠一擠纔有。”李雙告訴記者,今年遭遇連續12輪強降雨,兩個月的時間取消週末,就算晚上休息了,還在擔心工作上的事情,幾乎每天都是超負荷運轉。

在暴雨集中、防汛任務最重的7月,他整整一個月沒有和妻兒們見上一面。由於夫妻兩人都忙於工作、疏於對孩子照顧,8歲的大兒子吵着上課看不清黑板,直到汛期結束才得以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最終竟需要佩戴150度的眼鏡,母親生病也不能及時妥善照顧……提及對家人的虧欠,他只能默默給自己打氣:幹好這份工作是爲了千家萬戶的生命財產安全。

市防指43次的防汛會商調度會是贏得防汛抗災勝利的關鍵。李雙負責會前收集整理會商資料,做好會議記錄,會商後及時將市防指的部署傳達下去。他組織防汛科共及時發佈防汛會商紀要43期、領導要情指示14期、防汛命令24條、督辦通知18期、明傳電報17期。

有時忙完已經是凌晨一兩點鐘了,他衣不解帶地躺在辦公室沙發上,休息片刻又返回到應急指揮中心盯着汛情,進行突發事件的點對點調度。在汛期,像這樣來回輾轉的深夜,對李雙來說可謂家常便飯……當被人問道“累嗎?”他時常自我解嘲:“喫了四十幾天的泡麪盒飯,體重卻還增加了3斤,看來工作力度還有增加的餘地。”

防汛科就像整個防汛抗災指揮部的“數據交換中心”,工作瑣碎、任務重,但李雙從不降低標準。7月16日第34次防汛會商會議後,爲落實迅速摸清全市搶險力量的要求,他第一時間帶領科室人員,憑着過硬的記憶儲備和協調能力,兩個小時不到,將全市2483人的防汛機動隊伍和物資花名冊釐清,爲精準調度提供了有力支撐,爲防汛抗災贏得了寶貴時間。

汛情到了最嚴峻、最喫勁的關頭,就算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李雙都要時時打開手機查看衛星雲圖、降雨量預報等情況,隨時和局指揮中心保持訊息暢通,“因爲夏季短時強對流天氣極易造成突發山洪,時刻關注才能及時應對。”他說道。

汛情如令,職責如山。李雙還負責起草了《防汛張家界市防汛抗旱工作會商制度》、水庫調度通知規則和階段性總結……隨着連續12輪的強降雨,他始終堅守在看不見的“幕後”,默默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平凡的崗位有不平凡的使命,沒有戰功就是最大的戰功。”經歷“爐火”淬鍊,他對防汛工作有了更深的體會,這位應急“新兵”正努力踐行着初心使命,腳踏實地按照防汛抗旱“尖兵”的要求,朝着更高目標努力前行。

記者丨周密

編輯丨羅紅豔

值班主任丨向欣

終審丨周和平

出品丨掌上張家界編輯部

本平臺爲張家界日報社所有。任何單位、個人使用、轉載或者傳播張家界日報社旗下媒體版權內容的,必須事先獲得書面授權。除法定合理使用範疇外,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傳播其享有版權的作品(作品形式不限於文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