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雲南,山明水秀,風景宜人,讓不少人心之嚮往,流連忘返。大理洱海、玉龍雪山、麗江古城是多少年輕人的旅遊聖地。

不過,這片絢麗的土地,卻是不少君主的“心病”。

早在戰國時期,楚國將領莊蹻率領軍隊攻進了雲貴高原,並最終留在了雲南。雲南封閉的形態被撕出缺口,外來文化強勢地進入,雲貴高原各民族同中原文化的碰撞,由此展開了。

然而,雲南地處偏遠、瘴氣橫行,一直被中原視爲“蠻荒”之地。加上獨特的民風民俗,信奉巫術,信仰虔誠(難馴化),在很多影視作品中,苗疆一直同“巫蠱毒”緊密相連,神祕面紗的背後,是人們的忌憚之心。

雲南,路途遠難統治,自然成了歷朝歷代君王眼中的硬骨頭。但是對於當地的國主來說,可是舒服極了,天高皇帝遠,想怎麼發展就怎麼發展。

進入唐朝時期,雲南中的一支部落生出了野心,賄賂唐朝臣子,遊說唐玄宗允許其吞併其他部落。唐玄宗認爲可以藉此敲打吐蕃就同意了,一朝大意,就此埋下了禍根,南詔國也因此誕生。

這可把唐玄宗氣壞了,自古君王最看重的就是皇權威望,忤逆謀反可以說皇帝的逆鱗。更何況,唐朝正值鼎盛,這口氣怎麼能嚥下去?

玄宗李隆基,大手一揮,二十萬大軍直奔南詔。

沒成想,出師不利,唐軍對當地的氣候十分不適應,而南詔軍彪悍兇猛,戰鬥力爆表,唐朝的大軍竟全軍覆沒。加上後來唐朝風光不再,對平定雲南也是力不從心。

02

宋朝時期,王全斌管理四川之地,聯想唐朝攻打南詔喫的虧,於是他以大渡河爲界限,與當時統治雲南的大理國秋毫無犯,一直相安無事。

到了元朝鐵木真,可就不一樣了,成吉思汗的鐵軍實力無人望其項背,把亞歐大陸都打趴下了,區區一個大理怎麼能放在眼裏?

成吉思汗雖然收服了大理,但還是保留了皇室段氏,元朝擅長打仗卻並不擅長治理,因此段氏勢力在當地盤根錯節,依舊十分強大。

可以說,在朱元璋之前的600年,沒有人將雲南真正收服,一旦政權不穩,它總是要鬧一鬧。

那麼,朱元璋是如何收復雲南的呢?

元末明初,雲南是元朝梁王的地盤,此前位於四川的夏主明玉珍曾派兵進攻雲南,在他手上喫了癟,鎩羽而歸。

最初,朱元璋也想通過和平手段解決梁王。朱元璋在定都南京的第二年(洪武二年)二月,就派使臣王褘到雲南讓梁王歸順,還賜予他冠帶、衣服。

這個梁王脾氣硬得狠,不但拒絕招降,還殺了使臣王褘。王褘死前警告他:爾朝殺我,大兵夕至矣。

兩軍交戰尚且不斬來使,梁王此舉大有侮辱明朝之意。果然,朱元璋知道後勃然大怒。不過,朱元璋當時正忙着打擊元朝殘餘勢力,還騰不出手來。

洪武十四年八月,秋高氣爽,平北平定,胡惟庸案已經結束,可以說,朱元璋看不順眼的都被他清理乾淨了,明朝這棵大樹已經根深葉茂。

朱元璋發佈了一條詔令:征討雲南!

03

經過一個月的準備,朱元璋正式“命潁川侯傅友德爲徵南將軍,永昌侯藍玉爲左副將軍,西平侯沐英爲右副將軍,統率將士往徵雲南”,這個配置可以說是豪華陣容。

不僅如此,朱元璋還細緻地定下作戰方略,即便是洪武三年的三路北伐,朱元璋也只是大概指導了一下,可見朱元璋此次“必勝”的決心!

雲南之役中,朱元璋一直頻繁致書前線將領進行指導,沒多久明軍便將梁王打得節節敗退。

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梁王自知走投無路,因爲此前他屢次拒絕朱元璋的招撫,還殺了使臣,深知難逃一死。於是,他燒燬了自己的龍衣,讓妻子、兒女自沉於滇池,自己在一間草舍中自縊而亡,至此,梁王盤踞雲南的歷史也結束了。

朱元璋知道拿下雲南只是一個開始,爲了不走之前唐朝的老路,他想要徹底收復雲南。

被後人稱爲沐王爺的沐英,在戰事結束後就按照朱元璋最開始的吩咐,留下鎮守雲南,隨沐英留下的還有幾十萬大軍,就地軍屯,徹底斷了雲南翻身的機會。

幾十萬人的軍隊,糧草如何解決?運輸也不現實,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軍人自給自足。

將士們放下武器,拿起鋤頭,開荒種地。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軍隊駐紮城市,七成軍隊在農村屯耕,當時,明軍有十多萬人加入墾荒的隊伍。

當兵又要種地,又要操練以防戰亂,可以說十分辛苦,然而最難的是遠離家鄉的士兵們,思念妻兒。

沐英

04

實行軍屯制度後,爲了穩定軍心,防止士兵逃散、脫籍,大明王朝規定“正軍”、“軍餘”必須攜帶妻室兒女,無妻室的,政府予以婚配。這多好,沒老婆還給發。

因此,這幾十萬軍人徹底留在了雲南,之後的歲月裏,由於戰亂頻繁,明朝又陸續調派了大批明軍進入雲貴。而這些漢族軍士同樣以軍屯的形式駐紮下來,留在了當地,這便是“調北征南”。

不僅是調兵,朱元璋還搞了一個“移民”,將內地的百姓大量遷移到雲南居住繁衍,這裏包括平民也含有大量破產的流民,所有遷入的百姓,政府給予土地,劃分區域管理,成爲“民屯”,也被稱作“調北填南”。

如今,在雲貴地區,凡是叫“屯”的村寨多大是“調北征南”來的軍人後代,而叫“堡”的村寨多大是“調北填南”來的平民後代。

如果說軍屯是迫不得已,而民屯纔是更高明的安邦策略。

縱觀中國歷史,中原人有一個最大的特質,那就是“同化異族”。漢族的融合能力,太強悍了。被漢族佔領的地方,最後都變成了漢人,而統治漢族的人,最後也被漢族融合成了漢人。

所以說,明朝能奪得並鞏固了對西南的統治,“調北征南”只是權宜之計,而“調北填南”纔是一種更爲睿智的治國之策。

朱元璋還有最狠的一招,下令燒掉雲南所有的史料檔案和民族書籍!抹掉當地的歷史文化,統一文字。既然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融合一下,不就大和諧了嗎?

從此之後,雲南人徹底地融入了明朝的統治,割據600年的雲南也一直是中華的版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