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蜜月期”,西洋传教士在中间扮演过重要角色。他们来的直接目的,就是传教。为了在历史文化悠久的神州大地找到传教的突破口,传教士们表现出对儒家文化的包容与尊重,并将其教义与儒学相结合。他们的工作也超出传教的范围,特别突出的一点就是传播科技,甚至进入仕途。

当时,一批传统士大夫也渐渐热衷于在科技方面有所成就,传教士具备的近代科学,恰好成了他们渴望学习的知识。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在与传教士的科里交流中形成“会通”的见识,他们把这种文化交流看成是学习机会,并积极地将学来的科技知识用于制订历法、水患灾害、军事等领域。

对于这种演变成势的文化交流,朝堂并没有形成一致看法,朝廷分为容教派与反教派,在对待传教士的态度上就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时而和谐相处,时而针锋相对。

当容教派占上风时,许多传教士都能得到重视。崇祯年间,传教士汤若望等人就曾受到朝廷重用,参与过铸造火器和修订历法等工作。

清军入关后,汤若望继续受到清廷重用,他曾多次陈述西洋历之长,并准确预测了日食初亏、食甚、复圆的时刻,最终说服多尔衮,从顺治二年开始,将其参与修订的新历《时宪历》颁行天下。汤若望也因此被多尔衮任命为钦天监正。此后,汤若望力图独尊西洋历法,并压制守旧的钦天监士人。

顺治二年,汤若望“以修补新历全书告成,恭敬御览”。他因有功于朝廷,地位也节节攀升,甚至被顺治尊称为“玛法”(满语意思为爷爷)。因为满清处于兴起阶段,皇帝以及部分王公也有开拓进取精神,他们既吸收汉文化之精华,对西洋文明也有较浓厚的兴趣,较少有“华夷之防”的观念。

到了顺治、康熙交替之际,反教势力开始占据上风。

顺治十四年,为了回应汤若望的压制,已被解职的钦天监回回科的吴明煊上书,控告汤若望剥夺回回科的本职工作且西洋历法有误。但在奉命实际测量时,回回法推算有误,吴明煊不仅没有扳倒汤若望,自己反而获罪。

汤若望因备受顺治信任,以杨光先为首的士大夫心怀不满,他们写了一系列的反传教士和西洋历法的文章,并广为传播,但终顺治一朝,也未威胁到汤若望的地位。待顺治去世,鳌拜便代表这批保守士大夫的意愿,对汤若望群起而攻之。

杨光先由于有文化本位的观念,以正统卫道士自居,将中西历法问题上纲上线,借助政治力量排斥西洋历学以及传教士。鳌拜有很强的权利欲,对西方文化敌视对待,并对西洋历发全面攻击,以至出现恢复旧历的气氛。

康熙三年七月,杨光先上书弹劾汤若望,并控告西洋传教士三大罪状:一、邪说惑众;二、潜谋造反;三、历法荒谬。要求将汤若望“依律正法”。接着,礼部审问汤若望,可汤若望当时已经七十多岁,“猝患瘘痹,口舌结塞。”因而,由南怀仁代为答辩。

十一月,礼部剥夺汤若望、南怀仁等四位传教士的公职,并逮捕入狱,交刑部议处。次年一月,判决意见经辅政大臣同意后,汤若望因图谋不轨又是主犯而被判绞刑处死,另外三人各杖责一百,然后驱逐出境。

康熙四年四月,当辅政大臣最后审核刑部判决时,竟认为汤若望大逆不道,应该凌迟处死,至于其他传教士应该杖责、拘禁以及流放。

但是,当汤若望的判决公文呈送到康熙与孝庄手中时,京城发生地震,皇宫与城墙为之震动,许多房屋倒塌,教堂屋顶上的十字架也被震倒在地。这次地震持续三天,不同的人对此产生不同的看法,孝庄太后就认为:

“汤若望向为先帝所信任,礼待极隆,尔等欲置之死地,毋乃太过。”

于是,汤若望等传教士全部无罪释放,但鳌拜却派杨光先替代汤若望的钦天监职位。

反教势力并未因此而收敛,当汤若望回到教堂后,鳌拜等人又唆使不法之徒到教堂闹事,将顺治亲赐刻有“通微教师”的石碑敲碎,并将汤若望驱逐出教堂。一年后,汤若望去世。

对于传教士的不幸遭遇,孝庄太后曾多次向康熙辩白,认为汤若望的西洋历法二十年来并无错误,汤若望被迫害完全是受人诬陷。康熙亲政后,便为汤若望平反,下令归还教堂房屋,恢复汤若望“通微教师”的封号。

汤若望被判刑,本质上是两种文化的冲突,并夹杂着些许个人恩怨。在此程中,以杨光先为代表的保守士大夫不仅在历法上显示出自己的无知,观念上也存在着严重的“惧洋”甚至“排洋”思想,从而使他们将汤若望的西洋历法视作“窃取正朔之权”的歪理邪说,认为传教士“借历法以藏身金门,窥伺朝廷机密,内外勾连,谋为不轨”。

固然,杨光先的观念有些片面和过激,但他的“担忧”也并非毫无依据。明朝中期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就不断在东南沿海活动,有部分传教士暗中搜集情报,寻衅滋事,引起很多百姓愤慨。

不过,康熙相比杨光先等人对待西洋文化的态度,反而更加务实。康熙本人对西洋科技感兴趣,在保持气节的同时,对传教士并没有全盘否定。他尊重西方科学,肯定传教士对朝廷的作用,并在教廷能遵守“利玛窦规矩”的前提下有限放开传教士的活动范围。

文化交流在于促进文化进步,开放包容的心态才能取长补短。汤若望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他的遭遇反应了朝堂对西洋文化的基本态度。康熙在处理此事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了“唯是是从”的文化方针,他本人也开始积极学习西洋科学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