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學不到兩個月,女兒帶回來的家校互動手冊上,赫然寫着一句話:

“寶貝你真棒,已經能夠自己穿衣服,喫飯,要是能再活潑、外向點就好啦!

多麼熟悉的評語呀。

我看着心裏有些傷感。

我瞭解自己的女兒。她隨我,喜靜,專注力很強,常常能一個人玩很久。就是在外面不太愛說話。見到熟人也基本不打招呼,頂多微微一笑。

她也能背好多首詩,會唱很多兒歌了,可是當親戚朋友們要求她給大家來一段的時候,她從來不願意站到衆人面前去。

連她奶奶都說,“我家小寶哪兒哪兒都好,就是太內向!”

每每這個時候,我都會蹲下來,溫和地告訴女兒:“如果你想,那就做,如果你現在不想,那先不做也沒任何問題。”不管是跟人打招呼,還是當衆表演、取悅大人。

最初被別人品評的時候,女兒還會有侷促感。現在,她的臉上就看不到那種忐忑的神色了。

這是最讓我欣慰的地方。

爲什麼我堅持站在女兒這邊?因爲我不願意她再經歷一遍我曾經歷過的痛苦。

小時候,我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孩子”。學習方面從來不讓大人操心,唯獨一件事讓父母格外頭疼,那就是“太內向”

我本來不覺得我的“內向”有什麼不好。

一張紙,一支筆,或者幾本書,就夠我消磨半天的時光。我很享受這樣的安靜時光。只是因爲父母始終覺得我的內向性格是“糟糕的”,於是我開始越來越自卑。

好長時間裏,我最大的幻想就是變成一個愛笑愛鬧、懂得討大人歡心的孩子;最大的恐懼,就是家裏來了很多親戚,我要在我爸媽的“監督”下,紅着臉挨個打招呼。

我記得打招呼這件事一開始也沒那麼可怕。但是父母的催促,以及臉上顯露出的的失望,帶給了我極大的心理負擔和壓力。

我似乎越想讓父母滿意,表現就越糟糕,以至於後來我見到熟人只想溜着走。

再後來,我越來越不合羣,甚至發展出了明顯的人際交往障礙。

費了很大的精力,我才能讓自己在跟人說話時,不緊張,不臉紅,不心跳過速。

覆盤我頭二十年的人生,覺得真心酸。

那麼長的彎路,我原本是不用走的。

只是因爲父母一直迫切地想要改變我的性格,反而讓我如同邯鄲學步裏的主人公,不 僅學不來別人的風格,連自己的自在也差點丟掉了。

強迫要求內向的孩子變外向,到底有多殘忍?

蘇珊·凱恩在《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一書中寫道:

如果一個內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因爲自己的性格問題,使父母經常向別人表達歉意,或被父母有意或無意地糾正,那麼他就會對自己的性格自卑

不僅不會去尋找自己這種性格的優勢,反而還會因爲讓父母失望,於是痛恨自己爲何是這樣的人。

這種自卑會給他內心造成很多衝突,這些衝突會引發心理障礙,比如會引起社交恐懼症、焦慮症等。

事實上,內向本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它是有生理基礎的。

在BBC的一部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中,有這樣一個實驗——測試幾位6個月大的寶寶第一次見到狗狗玩具時的表現。

有的孩子很鎮靜,從表情上看不出什麼來。

有的孩子則異常激動,甚至害怕到哭泣。

這個實驗其實是模仿了發展心理學專家傑羅姆·凱根,關於兒童應激反應的一個實驗。

傑羅姆·凱根曾經測試462位四個月大的嬰兒,讓他們經歷一些新鮮的刺激,比如氣球爆炸的聲音,聞酒精棉的味道,看彩色手機的晃動。

同樣,在這些孩子裏,有些表現平靜,有些反應激烈、表現極度不安。

當時凱根預測,那些安靜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會偏於外向,而那些哭鬧的孩子,則更有可能成爲內向型的人。

此後,他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追蹤,結果如他所料。

是與生俱來的神經化學特質使得小孩子有了截然不同的表現。

簡單點說,就是內向的孩子,生來感受性更強,情緒體驗更深刻,這也使得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觀察和適應環境,以確保自己安全。

這個實驗結果告訴了我們什麼?

當我們指責一個內向的孩子不夠外向時,就如同反覆衝着一棵蘋果樹說,你真糟糕啊!你爲什麼總是開不出玫瑰花?!

多麼殘酷,又多麼可笑。

如果沒有那麼多的偏見,如果內向孩子的氣質類型能夠得到大人的認可,其實他們能夠過得很好。

美國科羅拉多英才中心的琳達·西爾弗曼曾經對社會英才做過一項長達30年的跟蹤研究,最後發現:

內向型性格的精英人才是外向型性格的3倍;

IQ越高的那些人,內向型性格的傾向越強烈。

記得在紀錄片《零零後》中,有一個叫一一的女孩,她總是自己待着,一個人喫飯,一個人玩沙子,一個人看書,一個人發呆。

這在老師的眼裏並不是“好事”,他們開始對一一加強“訓練”——強迫她去社交。

在每次見到一一時,老師們都會很刻意地問她:

你爲什麼不和別的小朋友玩?

你沒有朋友嗎?

我們一起去跟XX小朋友玩吧?

……

但一一總是很淡定地回答“我覺得一個人玩兒挺好的”,後來老師們也就不再幹預了。

10年後,一一長大了,13歲的她內心充盈且飽含智慧。她既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光,也樂於交朋友;對於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目標是什麼,內心堅定且充滿力量:

“朋友是接收來自這個世界的信息,獨處是整理這個世界的信息。可以把自己和朋友在一起學到的東西,昇華和沉澱,讓自己成爲一個更好的人。”

前段時間,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網絡上公佈獲獎名單,易烊千璽憑《少年的你》,獲得最佳新演員獎。

喜歡他的人都知道,這個在電影裏寡言少語的大男孩,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內向的人。

接受採訪時,記者不斷追問,他纔會勉勉強強回答幾句;參加電視節目錄制,他也總是獨自待着;他曾在某節目中坦言:“我是個特別慢熱的人,在陌生的環境裏面,待在自己的世界裏最舒服。”

也許,正是這份安靜,讓他可以在這喧鬧的世界自由探尋。

就如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所說:性格並無優劣之分,只是他們獲取的能量不同而已。

外向的人,能夠從大量的社交活動中獲取能量;而內向的人,往往會在安定和舒緩的環境中積蓄活力。兩者都很好,我們都需要接納。

如果你的孩子是內向性格,要如何讓孩子更好地在這個帶有偏見的社會中生存呢?

答案或許就是,父母需要不帶偏見地看待孩子、接納孩子。

就像《零零後》中一一的媽媽,她完全接納孩子是一個內向型性格的人。在媽媽眼裏,一一是一個偏安靜型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獨處時間,這是完全正常的。

一一媽媽沒有刻意去強迫孩子要變成一個外向的人,沒有因外界評價而焦慮不安要去左右孩子尋求力量的腳步。

正因如此,一一才能夠遵從自己的內心,在繁雜的世界裏擁有自己的節奏,且怡然自得。

心理學家李子勳說:當一個內向的人試圖變得外向時,他可能失去了自我內心的安寧,也失去了命運的眷顧。

所以,當你發現孩子偏向於內向,千萬不要再緊盯着他在社交上的弱點,不要強調他的膽小、害羞的性格劣勢。

相比起來,他們更需要我們去發現和肯定他的長處,做積極的養育。

如果父母願意全心接納、耐心守候那個內向的小孩兒,有一天,你一定會發現:

那個看起來不善言談的孩子,他們其實他們擁有更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更強的專注力;

他們熱愛學習,習慣深入思考,以及擁有善於發現規律的能力;

他們樂於獨處,擁有豐富的內心世界;

他們擅長創造新思維和藝術創作;

他們善於傾聽,更易獲得深度情誼。

就像《生活大爆炸》中的一句臺詞所描繪的:

“那些你獨自一人度過的時間,比如組裝電腦或練習大提琴。其實你真正在做的是,讓自己變有趣,等有天別人終於注意到你時,他們會發現一個比他們想象中更酷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