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國後,趙匡胤考慮到都城開封周圍都是平原,不像長安那般有天險可守,一旦邊防線被遼軍突破,遼軍可以直衝至開封。於是他就提出遷都的想法,想先遷往洛陽,然後再遷往長安。

吾將西遷者無它,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然而,後來的宋太宗趙光義因爲在開封經營了多年,不想因遷都毀了自己的基本盤,就用冠冕堂皇的虛詞,把趙匡胤的想法頂了回去。趙光義說:“在德不在險。”只要你行德政,在哪定都都一樣。

趙匡胤深思熟慮後,認爲老弟的話也對,於是北宋初年的遷都之議就這樣流產了。

北宋滅亡後,後人總結滅亡原因。在後人的總結中,定都開封成了後人總結北宋滅亡的原罪之一。就連錢穆先生也說:“北方的強敵一時既無法驅除,而建都開封,尤使宋室處一極不利的形勢下,藩籬盡撤,本根無備。”

錢先生是國學大師,既然連他都給定都開封定了論調,於是後繼學者便附和,認可了這一觀點。

不過我覺得,錢先生的話也只一家之言。洛陽和長安固然有其定都的優勢,但定都開封也並非一無是處。認爲開封位置不及長安和洛陽,這就未免有失偏頗了。因爲北宋的滅亡,歸根到底是人的原因,把責任推給地理環境,是比較牽強的。

比如說,金軍圍困開封,這難道完全是因爲開封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嗎?靖康元年,幾千金兵趁夜在黃河北岸擊鼓造勢,十幾萬宋軍居然被鼓聲嚇得四散潰逃;金兵第二次圍開封,總兵力僅八萬,宋軍勤王兵力是金軍三倍多,然而各部卻不敢出戰。

兵力是人家的好幾倍,十幾倍,卻還要強調防守,不嫌丟人嗎?靠這樣戰鬥力稀爛的部隊保衛京城,能說北宋滅亡原因是定都在開封嗎?

不能吧?

可能有朋友會說,開封地勢平坦,如果把都城定到長安,憑藉潼關天險,金軍一定就圍不了都城。

理論上講,定都長安,憑藉潼關天險確實有抵禦作用,但是潼關後來擋住金軍了嗎?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初,金國大將婁室從山西蒲坂渡河,殺入關中,宋將範致虛率16萬大軍迎戰,結果大敗虧輸。此後金軍東西夾擊攻破潼關,大隊金軍殺入關中,把整個關中平原全打穿了。

事實上,潼關也沒有擋住金軍。

所以說,北宋的滅亡與定都開封沒關係。靖康之恥,完全是北宋“承平百年無事”,積累下來的體制弊病。這種弊病,北宋定都在哪裏都沒救。即便定都在洛陽、長安,也一樣守不住。

既然守不住,那強調洛陽、長安的防禦強於開封,又有什麼意義呢?

況且,北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加之當時幽雲十六州未收復,長安和洛陽實際上已經不適合定都了。

北宋時期,幽雲十六州沒有收復,所以朝廷就需要養兵,要養大量的兵。而且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削弱地方藩鎮,搞強幹弱枝,這也需要養兵,要養大量的兵。

養大量的兵,就要有糧食喫。而當時經濟重心又基本南移,北方無法供應京城百萬人口和百萬禁軍的糧食開銷,所以這就需要朝廷從南方運輸米糧到北方。而要從南方運輸米糧,最便利的方式就是走大運河。

但當時大運河的開封至洛陽段已毀,漕運到不了洛陽,更到不了長安。如果走陸路,靠人力運輸,人力財力消耗又很大,非常不划算。把都城建在洛陽、長安,同時還要保持在長安、洛陽保持幾十萬禁軍,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北宋時期的洛陽和長安,實際上已經不適宜建都了。

另外,開封的城防是非常堅固的,宋朝君臣也知道開封不利於防守。所以北宋一朝,開封的城防工事修得巨宏大。一共有有三道城牆、五重防禦體系。金軍兩次圍開封,其實都沒有完全攻破開封。第一次攻城,根本就沒上城。第二次攻城,攻了四十多天,也沒有上城。後來是宋欽宗犯二,派所謂的神兵出城迎戰,潰敗之後被金軍順勢進攻,才莫名其妙的丟了外城。

但外城丟了,開封還有兩道城牆,金軍要把內城和宮城全攻克,纔算完全攻克汴京。可宋欽宗此時卻嚇尿了,嚇慫了,自己主動放棄了抵抗,在還有迴旋餘地,形勢並沒有那麼糟糕的情況下,對金人的任何要求都予取予求,主動把內城和宮城送了出去,並且還不讓開封城的百姓對抗金兵,這才最終釀成了“靖康之恥”這一歷史悲劇。

總的來說,定都長安、洛陽,有其優勢,但定都開封,也有其優勢。宋朝的章如愚就曾經總結過長安、洛陽、開封各自的優劣。他認爲長安便於防,洛陽便於利,開封便於戰,三個地方都有優劣。不能只說建都開封給宋朝帶來的弊端,也應該注意到建都開封對宋朝的助力纔是。

至於開封的優勢,就是它漕運便利,在三城之中,只有定都在開封,才能保障軍隊和京城百姓有充足的糧食,而有充足的糧食,纔可以維持北宋強幹弱枝政策所需要的龐大中央禁軍。這就是北宋不得不定都開封,放棄了長安和洛陽的理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