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多時的全國藥店分級管理有了實質性進展。近日,商務部對外發布《全國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截止時間爲12月6日。這意味着,零售藥店即將開啓新的大變局。按照徵求意見稿的目標,到2020年,全國大部分省市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到2025年,在全國範圍內統一的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法規政策體系基本建立。

推行分級管理,可以抬高行業門檻、逼迫藥店升級,也將淘汰部分不合格的藥店。有機構預測,在全國範圍內執行藥店分級制度,藥店數量將減少50%以上。藥店經營者怎麼辦?筆者給支支招:

01

提升軟硬件,至少按照二類藥店要求升級老藥店和佈局新藥店

一類藥店將被邊緣化,甚至大量消失,主要原因是,從品種結構分析,只能銷售非處方藥,大部分慢病產品都是處方藥,藥店消費的主力軍也是中老年患者,客流在品種的影響下,沒有了。失去了處方藥、飲片的藥店,加上國家放開便利店銷售非處方藥乙類產品,同時限制保健品、非藥品在藥店銷售,一類藥店還有存在的意義嗎?所以藥店經營者要儘量把藥店按照二類藥店要求升級,迎接藥店分類管理。

02

精細化經營,通過商品分類、提高服務能力等方法,做出特色藥房

很多藥房商品分類不專業,總覺得自己不缺品種,部分產品卻經常斷貨,很多產品滯銷,放成老批號報廢,這就要從採購管理和商品分類上找原因。

再說說專業化服務,很多藥店總想求全,把各個病種的患者都服務好,這個難度比較大。如果換一種思路,聚焦一個慢病,比如糖尿病,在藥店建立糖尿病專員制度,通過培訓,將有藥師資質的駐店人員培訓成糖尿病專家,給糖尿病患者提供全方位專業服務。

產品結構重視糖尿病品種的豐富性,不但有藥店銷售的糖尿病品種,醫院的糖尿病品種也配齊,加上糖尿病病人常用治療其他疾病的不含糖藥品、保健品等,一個糖尿病特色藥房就誕生了。

03

取得慢病醫保定點藥店資格,成爲國家集採品種定點藥店,確保客流量

隨着我國老齡化發展,慢病病人越來越多,需要解決常用慢病藥品購買和報銷問題,定點藥店的作用不可替代:常用慢病產品不需要每次都去醫院購買,患者可以去社會定點藥房購買。

“流量爲王”時代,有了消費者流量,藥店營業額就上來了。患者在購買高血壓、糖尿病慢病品種的同時,總要購買一些保健品和中藥飲片等高毛、自費產品。

04

積極佈局醫院周邊藥房和互聯網醫療線下藥房,分食處方外流“蛋糕”

米內網預測,未來將有2500億元的院內處方藥流向院外。醫藥分開後,院內開處方,患者憑處方在院外藥房買藥,醫院周邊藥房佈局就顯得非常重要。

此外,首診必須在醫院。線上複診後,醫生在線上開處方,線下定點藥房成爲購買途徑之一。藥店要積極和線上互聯網醫療機構合作,爭取成爲其線下定點銷售藥房。處方外流的品種具有客單價高、穩定性強的特點,病人質量也很高,所以線下藥房的配套比較重要,如患者宣教、藥事服務、康復指導等。

在醫保控費、醫藥分開的大背景下,醫療改革風雲變幻。政策頻出不僅影響第一終端醫院市場,零售行業也是醫改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無論是希望在零售市場有一番作爲的處方藥院內推廣企業,還是想要取得跨越式發展的藥品零售企業,只有把握行業政策脈搏,纔不至於走錯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