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都緣老,寒陰可惜春。”

這是南宋詞人洪适的一句開篇詞,在古人眼裏,隨着年紀增長,多病幾乎是無法避免的。

其實這個觀點非常符合現代科學的認知。隨着生命科學的發展,人們對衰老和疾病之間的關係也有了更多的瞭解。當然,變老是自然規律,人類不可避免。但“年老”就一定等於“衰弱”嗎?“老年人”就一定會和“疾病”關聯在一起嗎?

兩位老人的故事

70歲的老劉一直關注身體健康,退休多年的他,體檢時各種指標還是很棒,也沒有任何慢性疾病。然而,守着這些漂亮數據,老劉的感覺卻非常不好,他明顯感到退休後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體重持續下降,睡眠不好、渾身沒勁,精神狀態很差。

他懷疑自己得了腫瘤,爲此還專門住院,檢查了一圈,可什麼問題也沒發現。從化驗、檢查結果來看,老劉完全稱得上“健康”。

老劉的朋友老李就不一樣了——他同樣70歲,中年時還做過心臟搭橋。可要論精神狀態,老李能甩老劉好幾條街。他年輕時就喜歡運動,現在也依然堅持每天早起遛鳥,從不間斷,喫得香、睡得好。

爲何同樣年齡的老人,狀態差別這麼大呢?

如果從“疾病”角度出發,肯定是老劉的身體好,沒毛病;而老李心臟動過手術,在醫生眼裏屬於重點關注對象。

但從“人”的整體來看,卻是老李身體更好,他的生活質量也更高。

所以同樣是老年人,老李只是“年老”,身體卻並未“衰老”。

細胞與衰老

其實,現代醫學研究早已發現,細胞衰竭是導致衰老和衰弱的關鍵機制。因爲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人之所以會衰老,主要是由於細胞更新的速度小於衰老速度。當新鮮的細胞補充不足的時候,人體免疫力就會大幅下降,組織器官就開始老化和病變,各種疾病也找上門來,身體自然變弱。

隨着年齡增長,體內細胞的數量和活性都在不斷下降

換言之,你還健康,是因爲你的細胞健康。你還活力滿滿,是因爲你的細胞活力滿滿。

而當你生了病,卻慢慢又好了起來。是因爲你的免疫細胞集結成軍團,趕走了入侵的病原體。

而年齡,真的只是數字而已,決定身體狀態的,還是細胞。

免疫細胞正在攻擊病變細胞(黃色)

因此,基於細胞的各種抗衰老、衰弱治療也一直在探索、研究中,並且展現出了巨大潛力。而今,科技爲想要留住健康的人們提供了新方法——儲存自己年輕、健康的免疫細胞。

存細胞就是存健康

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會隨着年齡的增長、環境的惡化等不可控因素而下降。人體的免疫力在20歲達到巔峯後,就開始一直走下坡路了,到了七十歲更是隻剩巔峯期的1/10。如果身體無法順利取得健康的免疫細胞,治療效果也勢必大打折扣。

年齡增長,免疫力下降,患病風險大大提高

在未來,細胞在臨牀和健康領域的應用,將達到現在無法想象的程度。因此,提前儲存年輕、健康的細胞,相當於爲生命增加了一份保障。當年老多病之時,身體的免疫細胞已不能滿足機體對抗疾病的要求,多年前儲存的免疫細胞就像一臺哆啦A夢的時光機,給我們衰弱的身體注入20歲年輕的抵抗力,讓我們重回健康!

免疫細胞的作用

治療惡性疾病——免疫細胞療法是繼手術、放療、化療三大傳統手段之外最先進的抗腫瘤治療手段,也是目前唯一有希望完全殺滅腫瘤細胞的手段。

抗衰老——免疫細胞可延緩衰老進程,成爲人體衰老的減速器。

調節亞健康——亞健康是人體介於健康和疾病的臨界點,也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如果不重視,能發生不可逆轉的健康危機,免疫細胞回輸可以明顯調節亞健康。

提高免疫力——科學研究證實,定期回輸自體免疫細胞,可顯著提升機體免疫力,預防癌症等疾病的發生。

爲未來提供可能——隨着人類醫療水平提升,人類對細胞的改造和利用能力也會不斷提高,存儲免疫細胞等於存儲希望的“種子”。

重陽節,存儲一份健康的免疫細胞,幫父母減緩衰老、提升身體狀態、拒絕衰弱;也給未來的自己留存健康火種,持續精彩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