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篇發表在《自然科學會報A》上的論文指出,到2100年,海平面將能上升2米,約1.87億人將因此背井離鄉。

最新研究顯示,到本世紀末,約6.3億人生活的地方可能會低於預計的年洪水水位。

儘管洪水問題頻發,許多孟加拉人仍舊不願背井離鄉

東南極冰蓋的威爾克斯盆地正在融化,未來可能會使海平面再增加3到4米

格陵蘭冰蓋也正在加速融化,並最終徹底消失。這看似遙不可及的事情,也許將在2030年成爲現實。

全球性氣溫上升和海水變暖,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但我們依然無法確定,這究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多麼大的影響。

融化的格陵蘭冰原上的水流

有研究預測,在未來一百年中,因爲全球變暖問題,海平面可能上升45-82釐米

爲了瞭解冰川融化的速度,更好地應對全球變暖帶來的氣候問題,科學家們展開了許多研究。但藝術家們也沒有閒着,用自己的方式解讀着歷史上的氣候變化。

狄亞哥阿狄格(Diego Arguedas Ortiz)寫道,藝術史學家正通過氣候的角度來研究他們的藏品,揭示被我們所忽略的過去與現在之間的聯繫。

19世紀50年代即將結束時,藝術家弗雷德裏克·艾德溫·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正在紐芬蘭的加拿大海岸航行,爲他的下一幅畫作做準備。

那段時間,對西北航道的搜尋一直吸引着公衆的想象力,美國最著名的風景畫家丘奇也被吸引了,他租了一艘縱帆船駛近海冰,在冰塊間呆了幾個星期,然後帶着大約100幅草圖回到紐約的畫室。

1861年,丘奇的不朽畫作《冰山》(The Icebergs)展出,也就是美國內戰爆發12天后。畫作最初的名字叫《北方》(The North),這個帶有政治色彩的名稱反映了社會當時對北極和冰川本身的看法,它是崇高的,不可馴服的。

《冰山》

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的美國藝術策展人,約翰·威爾默丁(John Wilmerding)、卡爾·庫舍羅(Karl Kusserow)解釋說:“這與現代畫所展示的冰川融化正好相反。”

庫舍羅說的現代畫是丹麥藝術家奧拉菲爾·埃里亞森(Olafur Eliasson)的作品《冰雪觀察》(Ice Watch)。把已經從格陵蘭冰原上消失的二十多個冰塊放在倫敦,讓它們融化,這樣路人就會想起正在融化的、脆弱的北極。

庫舍羅說:“這是一種同樣使用冰元素的反轉隱喻。”

這兩個作品距離現在有一個半世紀,但對於人類來說,這只是一眨眼的時間,對於地球冰凍圈來說更是如此。

在丘奇時代,溫室效應的問題鮮少被提及,但是到了2020年,我們的行爲正在使地球上的冰融化。

《冰雪觀察》

隨着科學家、決策者和公衆試圖理解氣候危機,研究藝術品的藝術史學家們也在尋找各種各樣的答案和一些新的問題,比如:我們與自然的關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過去和當前社會對氣候變化的看法等。

01 不斷變化的關係

藝術歷史學家得出的主要結論之一是,我們對自然的概念在上個世紀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如果你參觀了普林斯頓藝術博物館(Princeton Art Museum) 2018年舉辦的《自然之國:美國藝術與環境》展覽,你可能會看到大自然從永恆不變到脆弱易逝的這種轉變。

這次展覽由庫舍羅聯合策劃,它講述了美國三百多年的藝術歷程。

作品包括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的全景作品《新娘面紗瀑布,優勝美地》( Bridal Veil Falls, Yosemite),這是19世紀70年代美國對自然力量的一種慶祝。

瓦萊麗赫加蒂(Valerie Hegarty)的《倒塌的比爾施塔特》(Fallen Bierstadt),它描繪了21世紀一幅非常類似的正在衰落的宏偉景觀,就彷彿它因時間而消逝或是被大火燃燒耗盡一般。

《優勝美地》

庫舍羅認爲,至少在美國,在反主流文化運動和雷切爾·卡森(Rachel Carson)的《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等書籍的推動下,60年代發生了一次引人注目的變革。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藝術家們創作出了對環境問題有自我意識的作品,並且超越了對自然世界的浪漫表現。

其中一件作品是《海洋地標》(Ocean Landmark),這是貝蒂·博蒙特(Betty Beaumont)創作於1978年至1980年間的一件顛覆概念的裝置作品(注:是指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裏,將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以令其演繹出新的展示個體或羣體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簡單地講,裝置藝術,就是“場地+材料+情感”的綜合展示藝術)。

在美國能源部和史密森學會的部分贊助下,博蒙特收集了17000塊中性粉煤灰塊,並將它們傾倒在離紐約海岸5公里的地方。

這些煤觸達到21.3米深的大西洋海底,在那裏變成了雕塑和人工礁石的混合體。然而,它的偏遠和爲自然創造藝術的決定也說明了它所處的時代。

海洋地標由貝蒂·博蒙特在1978-1980年間建造 ,是一種更爲自覺的環境景觀藝術方式

“海洋地標”還挑戰了與文化相反或至少與文化不同的自然概念。這件藝術品就是大堡礁,現在被美國政府視爲魚的天堂。

約克大學藝術史系博士生柯蒂斯(Curtis)說:“正是由於氣候變化等因素,你無法將環境的觀點與當今存在的一切政治問題所區分開。

02 只是冰山一角?

隨着20世紀越來越嚴峻的環境挑戰,圍繞廢棄物管理、核能與空氣、水和化學污染的焦慮日益加重,自然和文化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

在距離海洋地標半個地球的地方,一批印度藝術家一直在反思和創作關於自然和人類交匯點的作品。

自2000年代初以來藝術歷史學家和教育家普雷地卡瑟里亞(Preeti Kathuria)就一直關注這一領域的發展,包括哥達內力瑪(Kota Neelima)的藝術作品,格拉姆藝術計劃項目,圖克拉爾(Thukral)和塔格拉(Tagra)二人組。

印度二人組圖克拉爾和塔格拉創作了六年的氣候變化作品

即使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卡瑟里亞也注意到了這種轉變。

她認爲空氣污染就是一個例子,“突然間,沒有空氣淨化器我們就將無法生存。在德里,我們從來不需要空氣淨化器。現在的問題是面對面的,所以藝術家的反應自然就變得更直接了。”

城市的變化迫使藝術家們做出一些反應。

藝術史學家西奧·戈登(Theo Gordon)說:“我們現在越來越警覺地思考氣候問題的方式是歷史上特有的。”

他指的是2020年人們對氣候相關信息的解讀方式,1860年,丘奇那個時代人不會像我們一樣,用同樣的情感包袱來表達“氣候”這個概念,這反過來又引發瞭如何看待這些作品的新問題。

我們是將自己侷限於藝術家,還是試圖在藝術作品中看到其他事物?

一些領域提供了直截了當的答案。

繪畫和素描讓瑞士的研究人員得以瞭解位於阿爾卑斯山的低格林德瓦爾德冰川在1600年之後、攝影技術發明之前的表現。

研究人員非常贊同在2018年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中所提到的一句話, “通過利用大量高質量的圖片文件,我們有可能重建17至19世紀歐洲阿爾卑斯山小冰河時期的歷史。”

這幅1774年的畫作使研究人員能夠了解到 在發明攝影之前下格林德瓦冰川的表現

簡而言之,如果你把以前繪畫中冰川的範圍和現在觀察到的冰川進行比較,你就可以知道在我們開始使地球變暖之前,冰川有多長。反過來,這也可以爲未來我們會以多快的速度失去冰提供答案。

類似的,希臘和其他國家的學者在2014年的一項研究中建議,可以用著名藝術家繪製的日落顏色來估計過去五個世紀以來地球大氣層的污染水平。

《猩紅色的夕陽》等畫作可用於估算過去的污染水平

正如德國曆史學家沃爾夫岡·貝林格( Wolfgang Behringer)在他的《氣候文化史》一書中所寫的那樣,追溯更久遠的過去,你會注意到,在16世紀之前,西歐藝術中很少出現雪景。

貝林格認爲,在所謂的小冰河時期,溫度低於正常水平,這使得老彼得·勃魯蓋爾等歐洲藝術家進入了風景畫的新領域:冬季風景畫。

這個亞流派的作品包括勃魯蓋爾的《雪中獵人》(The Hunters in the Snow),是一幅於1565年用油彩在木板上描繪冬季田園風光的作品。

但除了雪之外,還有一些細節揭示了在文化和社會層面,人們是如何在氣候的變化下生活的。

倫敦國王學院的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喬治·亞當森(George Adamson)說:“獵人們的身後跟着這些狗。”

他相信藝術品可以幫助我們瞭解過去社會是如何處理氣象事件的

“我數了一下,他們帶了12或13條狗,所以很明顯,他們出去打獵了,但他們背上只有一隻狐狸。”

他說,這些冬季景觀在16世紀給人留下了淒涼的印象。

但是,如果你再看看18世紀以後,西歐氣溫略微下降的時候,你就會看到一種對被覆蓋的田野的不同看法。

“當你再次看到19世紀的雪景時,它們往往不會表現出那麼多苦難。事實上,你會看到更加浪漫的鄉村景色。”

有人認爲,是16世紀的小冰河時代激發了藝術家們創作 冬季風景畫的靈感,例如勃魯格爾的《雪中獵人》

亞當森提出了一個關鍵的、微妙的觀點:我們在繪畫中看到的元素本身並不能構成氣候,這些是氣象條件、天氣圖片、時間和地點。我們應該觀察的是人類生活在這些氣候下的文化習俗,以及他們在藝術上的表現。

例如,最能反映我們目前緊急狀況的不是溫度圖,也不是大氣中上升的碳濃度。

南極思韋茨冰川融化

氣候危機及其在2020年對我們的意義,可以用青年罷工者的標語、颶風過後留下的廢墟和野火應急地圖上的草圖來更好地解釋。

要充分理解一種氣候,我們需要文化藝術品,哪怕只是在一幅畫中。

藝術提供了一扇瞭解過去、現在和未來氣候的窗口,這是僅憑科學所無法提供的,正因爲它反映了我們對自然的沮喪、希望和焦慮,因此有助於瞭解一些僅靠冰山調查永遠無法完成的事情:冰川究竟是受害者還是犯罪者。

(本文未經造就授權,禁止轉載。)

編輯 | Daisy

參考 | BBC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