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娃真的就沒自己了嗎?

身邊不少媽媽朋友一有了娃後,整個生活重心都落在了孩子身上,原本在工作上積極進取甚至有些追名逐利的職場女性,一旦生了娃,也突然超凡脫俗與世無爭了。生娃後,不少職場媽媽們都在糾結是否要辭職在家當全職媽媽,畢竟孩子的成長耽誤不起。可是,生了娃真的就沒有自己了嗎?

我個人是不太贊成全職媽媽的,首先,從個人的角度,我覺得女人其實特別缺乏安全感,哪怕你找了個非常疼你的好老公,都沒法讓自己百分之百感到安全,唯有自己掌握了經濟基礎,安全感纔會提升。其次,從孩子的教育來看,全職媽媽也不一定對孩子有利。當然,孩子很小的時候多花點時間照顧孩子確實是很必要的,但孩子慢慢長大,家長的關注其實越少越好。

最近朋友圈有一篇比較火的文章——《黃菡:父母對孩子的最壞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父母沒有自己的生活》。看完這篇文章我真的特別有同感,我把她對這個問題的論述摘錄下來:

“我理解的養育孩子最重要的兩點:一是,維護健康親密的夫妻關係;二是,讓自己努力成爲你希望孩子成爲的那種人,而不是讓孩子努力。

父母也要有自己的生活。這裏我想引用一句榮格的話:父母對孩子的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的父母沒有好好過日子。從我的理解來說,這裏面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過程當中,最主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夫妻關係,讓孩子看到,在工作之外,你還能處理好你和配偶的關係,並且是帶着愛的感覺的。第二層是,他們的父母有自己的日子,任何一方都有自己的價值,都有自己努力和追求的東西。如果父母一切爲了孩子,那麼他們自己在哪裏,如果父母可以沒有的話,那孩子會覺得他也可以沒有。”

女人的安全感從何而來?

黃菡說的這兩點——維護親密的夫妻關係和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其實就完全跟全職媽媽相背離的。爲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維護親密的夫妻關係,媽媽們試想一下,你工作的時候你老公更欣賞你,還是你在家裏當家庭主婦的時候他更欣賞你?毫無疑問,我覺得對於大部分男人來說,他會更欣賞職場女性,因爲各種獨立,當然,也有一些大男子主義者,巴不得自己的老婆回家相夫教子。但在我的朋友圈中,那些夫妻感情很好的,往往女性都有一份自己的事業,並在她這個領域幹得還不錯。所謂的“賢內助”,我認爲不是那些把家裏打掃得一塵不染的家庭主婦,而是那些既能在事業上對丈夫有幫助,又能把家裏事情安排好的,打掃衛生這種事情請保姆或鐘點工完全可以的,這也給更多人創造就業機會。

其次,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全職媽媽之所以不工作,主要原因都是爲了孩子。其實我覺得“父母一切爲了孩子”就跟中國的“孝道”一樣充滿了道德綁架,似乎父母不“一切爲了孩子”,就要背上罵名一樣。我們常說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我們要尊重他的想法和選擇,那父母又何嘗不是獨立的個體,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呢?現在很多人爲了孩子辭去高薪工作或者爲了孩子放棄這放棄那的總是被人歌功頌德地大肆宣揚一番。然後那些爲了工作不顧孩子的家長總是會被指責對孩子不負責云云。

其實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我們的評價標準可以多元化,真的不能那麼單一。在教育方面,我們很喜歡拿自己跟國外的比,比如說國外的媽媽大部分全職,特別是德國。首先,我對國外那一套東西都是有選擇的吸收,誠然國外的一些育兒理念是比較好,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可是我們拿來用的時候卻忘了要符合自己的現實。比如德國之所以很多全職媽媽,那是因爲人家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和高額的補貼讓媽媽在家全職帶小孩,在我們國家這是無法想像的。

其次,我們學國外的東西總是學一半。儘管國外很多全職媽媽,但他們的全職媽媽跟我們的全職媽媽相比,肯定很不一樣,我們的全職媽媽對孩子的照顧可謂事無鉅細,啥都要操心,可人家的全職媽媽管得纔沒那麼細,他們會給孩子更多獨立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去成長。記得年初在新西蘭旅遊時看到,早上公園裏有很多媽媽帶着娃出來溜,媽媽們一般坐在草坪上曬太陽,生活很是愜意,寶寶就在一旁跑啊跳啊,哪怕是孩子摔跤了,媽媽也不管,讓孩子自己慢慢爬起來。試問:我們的全職媽媽可以做到這一點嗎?

其實作爲媽媽,良好的心態和情緒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我有一個全職媽媽朋友向我吐槽,突然不工作了,她感到特別空虛,情緒波動也很大,總是莫名其妙地發脾氣。整天陪着孩子的媽媽如果是這樣的情緒,那真是得不償失。其實小孩子就是個“人精”,家長的任何表情和情緒都逃不過他們的法眼,當全職媽媽後的落差肯定會影響媽媽的情緒,進而對孩子產生影響,除非你物質條件很好,根本不需要去擔憂什麼,這樣才能保證你當全職媽媽後有比較穩定的心態。

很多職場媽媽都沒了自己

我們以上談的都是目前看得到的這幾年發生的事情,可是當全職媽媽久了,你看不到的以後會是怎麼樣呢?我經常都會跟閨蜜聊我婆婆的經歷,她就是一個典型的當全職媽媽後沒了自己的例子。她爲這個家爲了她兒子和她丈夫真的付出太多了,什麼好喫的都讓給兒子和丈夫喫,自己就過着苦行僧的生活,就連她的姐姐妹妹都想不明白,原來那麼鋒芒畢露的一個人,現在爲什麼過得如此卑微。其實分析起來不難發現,因爲她選擇了當全職媽媽就意味着沒有經濟收入了,在家的地位也是每況愈下,其實她和我公公年輕時很恩愛的,可現在我看到的就是我公公說一不二,我婆婆要百般遷就他,她在家裏的地位永遠都排最後一位。而她爲此付出一切的兒子跟她也沒啥交流,因爲她十幾年不工作,與社會脫節了,她能跟我聊的都是以前她兒子小時候的事情,起初你會覺得很好玩很新鮮,可是當她每天重複着講這些事的時候,你就開始懷疑,這中間時間年她都幹什麼了?她的記憶都斷層了嗎?

反觀我自己的媽,生了兩個小孩都沒有把工作辭了,她每天的生活就跟打戰一樣,我記得我讀書那時,我媽中午還要回來給我做飯喫,爲了讓我及時喫上飯並且還有時間午休,我媽訓練出了極高的做事效率,絕對保證40分鐘內讓我喫上一頓營養豐富的飯菜。有時候我媽實在忙不過來,她會讓我打下手,所以我現在做飯也有一手,無師自通的感覺,想想完全就是當時幫我媽打下手學會的,看她做飯看會的。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筆財富。而且那時候雖然我媽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務,可我們依然有很多時間聊天,因爲每次我媽在家做家務我都會有意識地幫她,邊做事邊聊天,所以我和媽媽的關係一直非常好,幾乎無話不談。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媽媽是個特別有智慧的人,我是沒法超越她。她現在也會跟我談人生,她自己總結,活了大半輩子,雖然是勞累命,但一切都值得,經歷了這麼多,帶給自己的收穫和智慧也多。

現在我爸媽也算是空巢老人,可他們活得特別自在,根本不用我們當心,想去哪裏旅遊就去哪裏,想喫啥就喫啥,生活過得很滋潤,我們在外面也很放心他們。可是我婆婆的生活裏始終都是孩子,我們以前租房子,她也要親子來給我們打掃衛生,怕我們弄不乾淨;後來買了房,也不讓我們自己裝修,啥都要她親自來弄。說實話,生活習慣不一樣,她弄的東西我是不喜歡的,所以我一直都覺得這不是我的家,老人干預太多,所以家庭矛盾也就這樣慢慢累積。結了婚她又不停催我們生小孩,還一定要幫我們帶孩子。都不敢想象以後那些相處的矛盾……

成爲孩子崇拜的偶像還是每天在孩子身邊嘮叨?

另外我還想補充一點,我們都說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可是怎麼樣纔是言傳身教呢?

我記得當初播放《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時,有一期是講換爸爸的,天天的爸爸換成田亮了,他開心得要死,後來爸爸換回來的時候,天天還對自己的爸爸張亮說,“要是田亮是我爸爸就好了。”

觀衆們肯定會覺得有點奇怪,因爲大家在電視裏看到,其實天天之所以這麼“暖男”,主要還是爸爸張亮的功勞,而且張亮作爲爸爸真心比其他幾位更稱職,他與孩子溝通的方式,包括他會做美味的菜餚等,真是一位貼心的號奶爸。可爲什麼天天卻希望田亮是自己的爸爸呢?

其實我們總是以爲要多陪伴孩子就是對孩子負責,可是大家忽略了另外一點:小孩子都是有虛榮心的,或者說小孩子都喜歡崇拜偶像。天天之所以希望田亮是他爸爸,很關鍵一點是田亮是世界冠軍,在天天看來是多麼了不起啊,他真希望他爸爸也是這樣,偶像的力量是巨大的。

所以,爸爸媽媽在事業上的成就其實是很讓孩子自豪的。我有一位女強人朋友,她每天忙於事業真心跟女兒相處的時間很少,但她會通過電話或其他方式儘量多和女兒聯繫,在平常人看來,一般媽媽忙於事業就無暇顧及孩子,可我那位朋友的女兒不但不疏遠媽媽,反而跟媽媽關係最好,媽媽在她心目中是最有威信的。爸爸陪女兒的時間更多,可每次她都更聽媽媽的話,常常讓爸爸很“喫醋”。我那位朋友自己也意識到,這是偶像的力量在起作用。所以爲什麼很多全職媽媽都很不能理解,自己這麼辛辛苦苦陪着孩子,爲他付出了一切,可換來的確實孩子的冷漠。媽媽們真的要好好反省自己到底給孩子的是什麼榜樣的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