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歡看三國的朋友肯定知道,相比於魏吳兩國來說,蜀國的人才相對來說要稀缺一點,前期就是劉關張三人搭臺子,再到半路中把趙雲收到軍中,等到劉備大軍入駐川蜀之後,劉備的團隊才擴展很大。

以前跟在身邊的老人再加上荊州,以及新歸降的益州隊伍,基本上就是由這幾部實力組成的。而趙雲應該是屬於荊州實力的,因爲其主張是和諸葛亮一致的,以至於趙雲雖然在演義裏面被無限放大,但真正的趙子龍是沒有位列五虎上將之位的,充其量就是劉備的禁軍首領了!

我們可以看到,其實一開始趙雲是在北方跟着公孫瓚混的,但奈何公孫瓚被袁紹兼併之後,只能在各方勢力流浪,直到遇到劉備,因被其仁義所感化,然後在長坂坡出盡風頭,在萬軍之後守護劉備的兒子劉禪而深得信任。

最後就慢慢成爲了蜀國的骨幹力量。此後基本上就成爲了劉備的私人保鏢了,幾乎都沒有帶兵作戰的機會,所立軍功相比於關張等人相差很遠,就連後來入夥的黃忠都不如,更別說入駐漢中的馬超了。

當劉備去世之後,蜀國幾乎沒什麼出色的武將,孔明在北伐的時候只能選擇年邁的趙雲披掛上證,但趙雲終究不辱使命,連斬敵方五員大將,真的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好在張飛和關羽的後代也能上陣殺敵了,並且從小耳濡目染,基本上就是看着父輩打仗長大的。

其中張飛長子張苞武藝高強,幾乎就是張飛的翻版。但在第二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命令張苞等人去追擊魏將郭淮,但不知是不是山路崎嶇,連人帶馬就衝到了山澗當中了。而孔明在聽到其死訊,竟然悲傷的吐血了。可是孔明在第五次北伐的時候聽聞趙雲病逝的消息,竟然不是特別的悲傷。

對於此現象很多人不是很理解,畢竟趙雲是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而張苞等後輩幾乎和自己沒有什麼交集,爲什麼孔明在聽到張苞等人去世有這麼大的反應!

第一個原因是因爲趙雲是自然病逝,其實孔明心裏早就有準備了,也不是特別的突然,心裏有一個預期效果,而張苞當時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突然離世肯定會讓人覺得天意弄人,心裏是沒有一點準備接受這個消息的。

第二個原因就是到劉備舉全國之力去攻擊吳國的時候,在夷陵大戰當中幾乎把整個蜀國的精銳都葬送在哪裏了,而諸葛亮的北伐大業就不得不依靠張苞等這些後起之秀了,對於這種人才孔明肯定是會重點去培養的,因爲這些將領是以後蜀國收復中原的中堅力量,而這些希望破滅之後肯定是悲傷不已的!

那麼你是怎麼看待,孔明對於二人離去反應的差別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