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A股三季報衝刺:地產黯淡醫療器械亮眼,高估值公司面臨回調

隨着10月31日三季報披露截止日期的臨近,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進入衝刺期。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27日19:30,滬深兩市4060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603家披露三季報,披露率39.48%。其中有917家營收相比去年同期實現正增長,951家淨利潤相比去年同期實現了正增長。

從行業龍頭公司的三季報來看,一些典型行業,如醫療器械、雲辦公等業績仍在持續增長。海外疫情的二次爆發,爲諸多醫療器械公司在三季度帶來了持續的業績增長。

此前疫情中受影響較爲嚴重的製造業行業、影視業等三季度已復甦,而地產則增速放緩。

不過,即使業績增速亮眼,一些行業近期股價仍下跌,例如醫療器械。有市場人士分析,這是由於其估值正處於歷史高位。一些龍頭公司,也在業績不及預期後迎來股價的回調。

地產黯淡醫療器械亮眼

僅從目前已披露三季度業績的企業來看,行業景氣度已出現了較爲明顯的分化。

生物醫藥企業整體表現不俗:164家已披露三季報企業中,營收同比增長的有94家,淨利潤同比增長的有106家。

這其中,不少是醫療器械企業。例如康泰醫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1.11億元,同比增長350.59%;實現歸母淨利潤5.15億元,同比暴增1208.92%。康泰醫學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因疫情防控和治療需要,公司紅外體溫計、血氧類等產品的需求量激增。

東興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胡博新分析,新冠疫情對醫藥行業有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影響,醫藥投資落地需要綜合考慮。

“新冠肺炎疫情對醫藥行業的短期影響已基本反應在中報上,受益的細分領域,如檢測、防護、監護等,這也是支撐2020年上半年醫藥行情的重要因素,受損的細分領域如口腔、眼科等醫療服務從4月份復工復產中快速恢復。”胡博新表示。

數據顯示,受益於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檢測試劑生產商在一季度和半年報取得了亮眼業績。

而在海外疫情依然嚴峻的情況下,海外試劑出口需求旺盛,繼續拉動着相關公司的業績增長。

在此背景下,聖湘生物、華大基因等都在近期上調了三季報業績。

10月11日晚,聖湘生物發佈業績預告更正公告稱,經財務部門再次測算,預計2020年1-9月可實現營業收入爲36.0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81.47%;預計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爲19.70億元–20.7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472.64%-11009.32%;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爲19.50億元–20.5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186.32%-15970.24%。聖湘生物也是至今預告2020年三季報淨利潤同比增幅最大的生物醫藥上市公司。

根據三季報業績預告數據,生物醫藥行業淨利潤同比增幅最大的前五大上市公司聖湘生物、振德醫療達安基因、康泰醫學、華大基因均屬醫療器械細分方向,在業績變動原因中均提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防疫物資需求增加的因素。

幾家歡喜幾家愁。從虧損榜單來觀察,目前披露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虧損額度前四席均爲房地產企業,分別爲泰禾集團、雲南城投、*ST新光、嘉凱城,虧損額度均在10億元以上。34家已披露三季報地產上市公司中,僅有半數營收同比增長,11家淨利潤同比增長。

部分龍頭公司股價回調

對於市場參與者來說,業績固然重要,估值也是不可或缺的考慮維度。

那麼,對於業績表現不俗的醫藥行業來說,估值目前處於什麼位置,是否值得繼續配置?

胡博新認爲,隨着醫藥板塊更多創新型企業上市,估值水平將繼續提高。第一,今年以來醫藥板塊估值提高有疫情的影響,實際上疫情對部分公司業績影響遠超過估值的提高,部分診斷試劑和防護用品企業,2020年年底上調業績之後,估值甚至會大幅下降;8月份以來醫藥估值創新高之後,出現一定的調整則與機構的配置有關,目前經過1個半月的調整醫藥配置已有所下降。

此外,醫藥板塊估值未來趨勢是繼續上升的,因爲更多科創板企業上市,其短期盈利較少甚至虧損,必然影響板塊整體估值,而且更多醫藥企業投入創新,其在研產品需要二次估值,也帶動估值溢價提升。

隨着三季報行情來臨,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是,伴隨着業績不達預期,例如涪陵榨菜、長春高新、吉比特等多隻白馬股股價“閃崩”。

“在經過前兩個季度的催熱後,市場普遍對第三季度的業績有了過高的期待,反映到股價上,已經嚴重透支了預期的成長幅度,當業績最後公佈,一方面是業績不如預期、產生避險出逃情緒,另一方面是業績塵埃落定,獲利盤快速退出。而且四季度經濟走勢將以穩爲主、爲明年打基礎做準備,所以適度回調後,資金便於重新佈局。”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對於三季報,投資者不僅應該注意業績爆雷,還要關注業績的實際數據,有些雖然賬面利潤快速增加、但實際上現金流卻沒有同步,說明蘊藏大量的潛在風險,對於這類股票要注意持有的週期和節奏。”沈萌表示。

此外,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燕翔認爲,估值過高也是近期大部分龍頭公司股價出現回調的重要因素。

“10月份以來跌幅在10%以上的公司以及近期股價閃崩的白馬標的多集中在醫藥、電子和計算機等行業,而這些行業最大的特徵就是在於估值處於歷史的極高位,雖然下半年來這些板塊已經有所回調,但最新的申萬醫藥、電子和計算機一級指數估值依然處於2010年來91%、88%和56%的分位數。過高的估值一方面反映了市場對公司未來的成長性打的過滿,而一旦業績不達預期 往往會帶來戴維斯雙殺,引發股價的大幅回調。另一方面估值過高也可能引發 大股東在高位進行減持,例如長春高新、涪陵榨菜等公司均存在減持利空。” 

他認爲,相比上半年,當前流動性最爲寬鬆的時期已經過去,而經濟復甦成爲較爲確定的方向,低估值、順週期等板塊具有更高的性價比。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三季度我國GDP增速爲4.9%,相比二季度繼續提高,並且前三季度GDP增速也已轉正。而隨着經濟的逐漸修復,近期央行的表態也顯示貨幣政策將回歸正常化。在這樣的背景下,行情的邏輯將由分母端向分子端轉換,下半年來 市場的估值收斂行情仍將會持續,這一過程中我們認爲低估值、順週期等板塊將具有更高的性價比。 ”燕翔認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