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社會語境中,給某人某事貼標籤的主要作用在於方便表述以及劃分陣營:事實上,有太多的人根本不在意對於某個問題和現象的分析梳理,而只想要一個答案,這個刻舟求劍式的答案可以在未來用於解釋他(她)認定的很多事情。這種社會語境下,我們也很難注意到,那些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當中的巨大空缺。所以,我們會經常聽到某類問題:你支持還是反對?在這種天然預設中,似乎就沒有“看情況”、“說不清”的選項了。(by利維坦)

我們總是喜歡貼標籤。

比如一些星戰粉會和戀愛對象一起想象雙方在劇中對應的人物,並藉此給自己和伴侶貼上標籤。同性戀人羣也是如此,他們創造了一種標籤,專門描述我們人類中存在的某種特定性傾向與特定性別,同時還讓這個沉默了幾個世紀的人羣擁有了 話語權。另外,那些心理學家還會給他們不喜歡的社會公衆人物貼上標籤,比如自戀人格(Narcissism)、孟喬森綜合徵(Munchhausen’s)、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等等。

不僅如此,我們還會在線測試自己的人格——做過這種事的人實在太多了——而且人們還會欣然接受那些測試結果中密密麻麻的標籤。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人格測試、心理測驗就已經在互聯網上大行其道了,當然了,不同測試之間無論是出題者的誠意還是合理性都存在極大差距。這些測試甚至無所不包——你的性格更像是一個叫莫妮卡(Monica)的女孩,還是羅斯(Rose)?你能擁抱一段新的人生體驗嗎? 你是“社恐” 嗎?你更適合獾院還是鷹院? 【《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中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兩個學院,赫奇帕奇學院( Hufflepuff)與拉文克勞學院( Ravenclaw)。前者指向正直、忠貞、誠實的人格特徵,後者則強調智慧。】

在衆多的心理測試中,有一種測試久經考驗、人見人愛:外向型、內向型人格測試(The Introversion-Extroversion Scale)。如果您是一位網癮嚴重的老衝浪高手,也許已經做過多種版本的該測試了,而且越是老網民可能越有體會——這種測試大概率會得出結論說測試者具有內向性人格特徵。

(www.psychologytoday.com/us/tests/personality/extroversion-introversion-test)

如今互聯網上有不少人以自己的內向性格爲榮,無論是Facebook還是Reddit都提供了社交功能滿足內向性格人羣在互聯網上找到彼此。另外,Instagram和Tumblr上的那些內向人羣的梗圖、漫畫也爲內向的網友們提供了一個發泄窗口,他們每天都在上面吐槽外向的人有時真的非常令人厭煩。

不僅如此,無論是長篇的博客文章還是Twitter上的一小段推文, 凡是關於內向人羣以及他們那些沮喪情緒的文字都能獲得廣泛的傳播,這些文字幫助千千萬萬個內向的人傾訴他們所感受到的被疏離感,接着又將這些情緒進一步誇張、放大。在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初期,很多內向的人在網上不無自豪地戲稱,他們的性格恰恰最適合響應號召宅在家了,他們還表示自己已經準備好傳授那些聒噪的外向型朋友如何習得“安安靜靜待在家”這項技能了。

然而事實是什麼樣的呢?

我深深懷疑,隨着人們一天天保持着這種社交距離,越來越多自稱是內向性格的人也會變得和那些外向性格的人一樣了。到隔離期結束後——這個過程也許只有短短6周,但也可能長達18個月—— 我猜一定有大量不喜交際,又以孤狼自詡的朋友突然意識到自己其實還是非常需要社交的,因爲社交能讓他們保持快樂、保持興奮。另外他們還將意識到,自己對社交的需求正如他們對任何其他心理安慰的需求一樣強烈。

事實上,那些在網上給自己貼標籤自稱內向人羣的人往往並不具備內向型人格。不僅如此,他們筆下抨擊的那些吵鬧、討厭的外向人羣也並不符合外向型人格特徵。 這是因爲上述兩種人都極其稀少。

對於這個問題,來自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人類心理生理學(Psychophysiology)實驗室的實驗室主任巴瑞·史密斯(Barry Smith)指出:“人羣中的大多數人既不是內向的人,也不是外向的人。”

© Scholastic Choices

經過幾十年的心理學研究,如今的學者已經知道內向與外向的性格特徵就像是一對矛盾的兩極,而它們中間的部分則是模棱兩可的漸變區域,我們絕大多數人所處的位置幾乎就集中在兩極之間正中央的位置。

(www.idrlabs.com/articles/2014/02/mbti-for-skeptics/)

這也就意味着,以絕大多數讀到這裏的諸位讀者爲例,您既不是內向的人,當然也不是外向的人,您只是一位具有中間性格特徵的人 (Ambivert)。

如果您是一位具有中間性格特徵的人,那麼您就處於兩個極端之間,這就已經是在挑戰當下流行的錯誤認知了。當然, 您的性格特徵也就無法簡單地用“內向”、“外向”這樣一個詞描述清楚。可以確定的是,您這個人充滿活力,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着,而且您極其正常——正常到幾乎沒有學者會針對閣下展開什麼研究。在過去幾十年裏,閣下這樣的人通常會收到各種各樣的誤導,直至您不相信自己本來的樣子,反而確信自己是一個更內向、更外向的人。

統計數據的結論

正如大多數可被測量的人類複雜特徵,內向與外向型人格特徵也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而且在人羣中符合正態分佈。換句話說,如果給全世界人都做測試,並得到每一個人在內向、外向型人格量表上的得分,最終把這些分數都彙總到同一張圖表裏,那麼這張圖表應該會像下圖一樣,呈現出鐘形分佈特徵。

© Wikimedia Commons

在上圖鐘形曲線上任意一點的高度代表了獲得同一分值的人數,即同樣分值的性格特徵在總人羣中的普遍程度。因此,那些位於最高處的點——即中間那個大的“鼓包”——幾乎也是人數最多的分值區域。不僅如此,我們也可以觀察到這一普遍人羣的分佈區域處於內向、外向這兩極的正中間,而曲線的兩端也都向着中間的高峯傾斜。 換句話說,越接近兩極的中間點,也就越接近最普遍的人羣。

凡是那些最易變也最容易被量化的人類特徵大多都符合一個規律,即正態分佈——身高符合正態分佈,還有體重、 智力水平,和絕大多數的政治觀點。當然,大多數人格特徵也符合這一規律,比如 【心理學五大性格特質(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中的】親和性(Agreeableness)、情緒不穩定性(Neuroticism),以及一個人外向或內向的特徵。

(www.researchgate.net/post/What_could_be_good_examples_of_normally_distributed_variables_that_I_can_use_to_illustrate_Normal_Distribution)

儘管我們的確有可能在內向、外向量表中獲得傾向於某一極端的得分,但這種情況極少發生。在總人羣中大約只有5%的人可以被稱爲教科書式的外向或內向人士。大多數人都存在於圖表中間的那個巨大隆起之中,只是稍微向兩極中的某一個極端傾斜了一點點而已。

然而 那些誤導性言論的可怕之處在於,它們讓那些處於中間的大多數人產生了錯誤的認知,誤以爲自己應該歸屬於內向、外向陣營。至於 爲什麼說這種誤導流毒甚深,下面我們就來一一列舉。

二元思維的惡果

一旦我們嘗試簡化那些既包含矛盾的兩極,也包含兩極之間漸變區域的複雜問題,一旦我們要把這樣的問題簡化並歸類到一清二白、非黑即白的類目中去,我們就是在忽略大量信息。

當我們用簡化的二元性(Binary)替代這種漸變性(Continuum),那麼我們所掌握的數據中就很難保持應有的漸變與變化——這也加大了我們從中發現統計學效應的難度。在本文的討論範圍內,這樣的簡化也將毀滅性地削弱我們的判斷能力,一旦我們將兩個不同的人都歸類於某個大類目中,就很難再發現二者之間的區別了。

© The New York Times

試想這樣一種情況,假設某一羣人只是具備一些輕微的外向型特徵。 他們通過在合理的時間跨度內和朋友聚會來“獲得正能量”,但有些時候他們同樣需要安靜與私密的空間。如果我們使用漸變性的思維來測量他們的人格特徵,我們會認爲這類人處於矛盾兩極的正中間,正如上文中的圖表所示。然而 在那些經典的內向、外向人格測試中,這類人會被歸類爲堅定不移的外向型人士。

現在讓我們再來想象另外一種更極端的情況,假設某人的性格特徵處於那個內向、外向性格“光譜”的一端,即 極端外向型區域——此人不僅每時每刻都身處社交活動中,而且還必須進行極爲熱情的人際互動才能滿足自己;也許此人需要每分每秒都站在人羣的正中央;甚至會認爲安靜的獨處時光不僅缺乏刺激,更是極其痛苦的。當然了,絕大多數人都爲認爲這位極具活力的外向型人士感情過於充沛了,人們甚至會認爲在此人周圍時會感到過於激烈、緊張。

無論何時,一旦我們在一個複雜如光譜的系統中劃出一道清晰確定的分界線,我們就是在否定任何比該分類法更復雜的現實問題。

當我們使用一套二元論貼標籤式的分類系統,我們就完全無法區分具有輕微外向特徵的人與具有極端外向特徵的人了。就該測試的精準程度而言,你我身邊的一些屬於中間大多數人羣的朋友,也許就要被歸類爲全年無休的派對成癮人士了。

當我們使用二元論方法描述某種漸變系統中的單個特徵,就會引發這樣的問題。它一刀切地磨平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還過於大刀闊斧地簡化了那些原本可以被觀察到的數據,更限制了我們根據這些特徵科學地進行分析、得到結果的能力。

順帶一提,這也是爲什麼當我們用同樣的二元論態度對待其它的人性特徵時會導致破壞性的後果,比如性別、社交能力,甚至是種族——我們不能把這些特徵視爲某種具有清晰明確分界的類目。無論何時, 一旦我們在一個複雜如光譜的系統中劃出一道清晰確定的分界線,我們就是在否定任何比該分類法更復雜的現實問題。

終將成真的標籤

不要小看標籤,它可能是一種強有力的人格表達工具。當人們想要表達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或者當人們嘗試描述自己受到打壓或被邊緣化的經歷時,貼標籤總是一種很好用的方法。 借用貼標籤的方式,人們可以快速促進溝通交流,也可以減少那些被邊緣人羣的孤獨感。作爲一名同性戀者及社會學研究者,我非常樂於在談話中頻繁使用標籤。

我們承認的,並且給自己貼上的那些標籤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審視,我們對未來的自我期許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些標籤。

不幸的是,我們所處的社會文化同樣癡迷於標籤,而且是直言不諱又涇渭分明的標籤。我們承認的,並且給自己貼上的那些標籤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審視,我們對未來的自我期許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些標籤。於是,當我們對某種人格分類產生了極大的自我認同感時,其結果可能是我們會拒絕大量與該人格特徵似乎背道而馳的機會。

以筆者本人爲例,我對占星學根本就談不上有了解,也不相信這是一門科學,但我的確會以一個典型的白羊座自居。白羊座的人似乎有很多特徵聽起來都頗具“狠人”氣質——白羊座的人說幹就幹,他們喜歡迎接全新的挑戰,他們盛氣凌人又總能激勵他人,而且往往相當壯碩。

每當我審視自己的那些白羊座特徵時,我就會主動尋求那些看起來像是白羊座的人會去做的事情。另外,我也容易因此主動忽視自己的那些缺點——比如我的愚笨和壞脾氣——就好像缺點不過是我身爲一個白羊座必然會出現的副產品,好像我永遠無法改變這些瑕疵。

當然,我們今天所討論的“內向型人格特徵”要比“白羊座人格特徵”科學得多,但是正如我上面舉的例子,如果我們過於認同自己是個內向型的人,同樣會因此而遭到束縛。過去我曾經堅信自己是個內向的人,那時候我曾經認爲自己需要花費大量情緒低落的獨處時間來進行某種“充電”——畢竟人們都覺得內向的人就是在獨處時獲得某種力量的。於是那時候我拒絕了很多朋友聚會的邀請,無論是派對、健身或者音樂會,總之, 我僅僅出於這樣一種盲目的猜測就拒絕了所有流行的社交活動。然而我越是與周遭脫離,我就越悲傷,也越能清晰地感到自己被耗幹了。

© Private Therapy Clinic

其實我和大多數人一樣,就處於內向、外向兩極之間的漸變地帶,而且是正中央。我需要刺激、需要社交的時光,正如我需要安靜、需要私密的空間。我可以很容易變得聒噪喧鬧,正如我可以很容易維持沉穩少言。真正能準確預測我下一步言行狀態的並不是我給自己貼上的某個標籤,而是我所處的環境,以及我身邊的人。

社交語境的影響

那些具備中間性格特徵的人是極其易變的。他們的情感與言行都會根據周遭環境、社交語境(Social Context)出現一百八十度反轉。每當我們向測試者拋出一個極其簡單的問題:“你更傾向於和別人聊天呢,還是更傾向於自己一個人靜靜想事情?”受試者往往會聳聳肩、撓撓頭、攤手回答說:“這可要看情況了!”

(introvertdear.com/introvert-extrovert-test-quiz)

絕大多數人對於社交語境都是極其敏感的。即使是最吵鬧的交際花也知道在某些場合中要保持安靜,比如葬禮,或者嚴肅的高風險談判會議。反之,就算是最沉默寡言的人也會在派對上一改常態,酒至酣處放肆一番。當人們在令人愉悅的環境中感到舒適時,他們就會更傾向於打開心房;相反地,如果人們在有壓力的環境中感到應接不暇,他們就更傾向於築起一道道心理防線。

別搞錯了,這不叫內向、外向,這在心理學上叫刺激、反應相容性(Stimulus-response Compatibility)。

© Vocal Impact Productions

正是因爲人格特徵標籤無法應對人們的這種複雜變化,所以那些基於人格測試進行的行爲預測總是表現平平。如果你真的試圖預測某個普通人的行爲,比起人格測試更有效的辦法通常是觀察此人所在的環境,看看該環境或情景對此人提出了什麼樣的要求或期待?這種時候還是忘了什麼親和性、情緒不穩定性,或者內向、外向吧!

只要獨處的時光令人愉悅又能給人帶來力量,即使是具有外向型人格的人也會從獨處中獲益。

雖然人格測試對行爲預測並無幫助這是事實,但很多時候人們覺得這樣的結論太無趣,簡直讓人沮喪。畢竟這樣的事實也可以被解讀爲自由意志並不存在,或者人們會進一步想到自己耗費了絕大部分時間去迎合某種社交規則,而不是表達最真實的自我。如果沿着這個思路鑽牛角尖兒,人們甚至會得出一個悲觀的結論,即真實的自我意識並不存在,或者我們不過是一羣經過訓練的動物,只是善於對各種外部信號做出反應罷了。

不過大可不必如此悲觀。如果這些事實真的能得出什麼結論的話,它們不過是在證明大多數人都具備極強的適應性罷了。隨着人的成長,一生中經歷各種變化,人格特徵也會隨着境遇的改變而轉變。舉例來說,如果內向的人想變得更外向,完全可以去尋找讓自己感到更舒適的朋友或者環境,這些都能幫助內向人羣迎來一個社交的春天。

反過來,只要獨處的時光令人愉悅又能給人帶來力量,即使是具有外向型人格的人也會從獨處中獲益。在疫情期間也許認識到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爲很多熱愛社交及戶外活動的人不得不選擇在家中獨處。

總結說來, 我們中沒有哪個人是生來就註定要滿足某種刻板印象、某種人格分類中的條條框框而過活的,我們比所有那些條條框框的總和還要複雜、多變。

當然了,如果讀者發現某種人格特徵標籤的確適用於自己的某些狀態,那麼接受、擁抱這個標籤也沒什麼不好。同樣地,利用這些標籤更好地和別人交流,更充分地表達自我在世界中所處的位置,這對我們也大有益處。但是我們要清楚地知道,如果我們突然意識到某種標籤在阻礙我們的現實經歷,或者讓我們畏首畏尾無法做出選擇,那麼請記得我們大可不必被標籤嚇到,把它甩到一邊就好了。

大多數人的自我認知、身份認同都像是液體一樣,從某種意義上講,那是一個變化且流動的過程。隨着時間流逝,隨着我們越來越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樣子,我們也許會有一天聳聳肩、攤攤手說道:“我是個什麼樣的人? 這可要看情況了!”因爲這的確關係到各種各樣的人格特徵。

這是一件美好的事,歷經光譜中萬千顏色的人生總要比只有黑白分明的人生更精彩,也更能回答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文/Devon Price

譯/ 蘭琪(藍)

校對/蘭琪(黃)

原文/humanparts.medium.com/youre-probably-not-an-introvert-or-an-extrovert-20e49abfe0a3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 蘭琪(藍)& 蘭琪(黃) 在利維坦發佈

文章僅爲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及簡單心理立場

羞恥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