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圃生,從小在果園長大,

因考學來北京,一漂就是13年。

6年前,他從雜誌社辭職,

成了一名職業畫家,

去年在佳士得香港“中國當代水墨”專場拍賣中,

他的《隱廬》系列作品,

拍賣價格(含佣金)達到了5萬港幣。

今年,因爲孩子出生,

他帶着家人搬進了北京郊區一處200平米的出租屋,

一邊畫畫,一邊做奶爸。

圃生喜歡在巴掌大的畫布上作畫,

他的畫裏沒有大山大水,

也沒有特別豔麗的色彩,

反而將生活中的瓶瓶罐罐當作主角,

卻有着一種巨大的魔力,

能讓人安靜下來,豁然開朗。

出租屋也因爲圃生的畫,

變得溫柔起來。

撰文 | 邵沁韻

“我是一個木訥的人”

圃生是桂林人,從小在果園長大,很少接觸外面的人,所以一直不喜歡講話。“我不是特別愛表達。”採訪中,他時不時就會靦腆地蹦出這麼一句話來。

他一直眷戀鄉村生活,再加上孩子的出生,便決定搬離市區,帶着家人在北京的鄉下租下了這幢房子,面積有200平米。地方更大了,也有更多的空間可以畫畫。

大學畢業以後,因爲在學校成績不錯,圃生就想去北京考中央美院,沒想到考完試就再沒消息了。

然後他輾轉找到雜誌社的工作,一做就是7年,成爲了雜誌的副主編。“我算是老闆以外最好的員工,因爲除了老闆以外,就我一個老員工。”圃生說話總是那麼坦誠、實在。

圃生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因爲編輯部工作室的名字叫“芥圃書廬”,當時的他謙卑地覺得他在裏面就是一個小孩,是“芥圃後生”,簡稱就是“圃生”了。

圃生早期寫生作品

在雜誌社,圃生接觸的都是傳統書畫界的畫家,見識了不同的創作,但是和他們沒有直接交流:“我就屬於一個木訥的人。”

但從那時候起,他心裏就越來越清楚自己喜歡畫什麼樣的畫。

“當時邊工作邊畫畫,北京上下班時間比較多,路上要花兩三個小時,就晚上有時間動兩筆。”

14年,紙媒不那麼景氣了,他便辭了工作,全職畫畫。

圃生在佳士得拍賣的《隱廬》系列作品

去年在佳士得香港“中國當代水墨”專場拍賣中,圃生《隱廬》系列作品的拍賣價格(含佣金)達到了5萬港幣。

用溫柔的畫作溫暖出租屋

圃生很喜歡北京鄉下的這間出租屋:“城市生活節奏會快一點,雜亂一點,鄉下會安靜一些,也更適合創作。”

房子雖然老舊,房內裝修也非常簡單,但經過圃生的打理,卻也有着別樣的雅緻。東西雜多,但是井井有條。

傢俱大部分都是舊的、淘來的,也有一些朋友不要的、送給他的。

他喜歡淘很多舊東西,因爲老東西“更溫潤、更有溫度”。有些盤子都有缺口了,他還想要補一補,再用。

畫完的作品,圃生喜歡裝裱起來,放在房間的各個角落。他的畫顏色很淡雅,出租屋也因此變得溫暖起來。

童年的生活,讓他對植物比對人還親近。他總是去花市裏買些耐放的大枝椏,在家裏周圍種一些植物,再挪到屋裏插,去山裏遛彎也總是順一把野花回家。

寶寶現在5個多月了,圃生的作息完全跟着寶寶走。不僅沒覺得麻煩,他還很享受這樣帶娃的時光。

寶寶醒了就陪她玩一會兒,再把她哄睡,然後纔會做一些自己的事情,畫一會兒畫。畫畫的時間比較碎片化,斷斷續續的,但圃生並不介意。

離開編輯部一年後,圃生做了一個特別小的展覽,以他畫桂林灕江周邊的風景爲主。

在他的畫裏,你找不到任何重的顏色:“因爲從小生活的灕江,那裏的山水總有云彩遮蓋,給人模模糊糊的感覺,所以我多多少少有意會營造那樣的畫面效果。”

《家山》系列

“我的畫就是一個我生活的寫照”

圃生畫畫的最大特點,應該是尺寸都比較小,所以能一氣呵成地畫完。

“這可能跟我的把控力有關,我覺得小畫畫得很舒服,大畫畫出來容易覺得空洞。”

圃生喜歡在細微處描繪,在不同的畫面中,細節有着不同的變化。

喝茶的桌子、器皿,買來的鮮花……他把生活當中的物品,都挪進畫中。“我的畫就是一個我生活的寫照。”

《隱廬》系列

圃生覺得,古人畫山水,都會以大山大水作爲整個畫面的主要表現對象,對屋子裏面細節的描述都比較簡單。

但他會特意剔除一些大山大水,將茶桌上的東西做更加細緻、精細的描繪。

《家山》系列

圃生的《家山》和《瀾山》系列,畫面都比較簡單,運用大面積的“染”和漸變,造出有云的感覺。

16年,圃生舉辦了一個規模稍大一些的展覽,取名爲《望園》。“期望或者是願望,還有看的意思都有。”

《隱廬》系列

《望園》主要展出的是跟園林有關的《隱廬》系列作品。這個系列的作品構圖很有特色,常用石頭擋住,從一個圓形窗戶或者一個洞,裏面看過去。

雖然還生活在城市之中,但圃生希望能至少認真畫一畫自己嚮往的園林生活。

《清賞》系列

《清賞》系列,主要畫的是各種器物,他喜歡收各種好玩的小東西。

有些物品已經失去了原來的用途,圃生總是想着法子繼續使用,拿來插花、當擺件,或者只是作爲畫畫的題材。

《花事》系列

《花事》系列的作品,是圃生以家裏的植物,或者朋友圈、微博中插花相關的作品爲靈感,再根據他的想法有些添加,讓畫面效果更好一些。

儘管畫的都是生活中的小物件,卻造就了一種樸實的美。

“我不喜歡特別滿的東西”

文人畫,是圃生從大學以來一直比較推崇的,他喜歡沈周、文徵明、弘仁、錢選。

“我算不上文人,因爲我的主業還是繪畫這一塊,文化知識相對有限,但我向往文人的生活。”

莫蘭迪也是圃生喜歡的畫家之一:“他的畫,色彩很靜謐,畫面很簡單,很打動我。”

Natura Morta,喬治·莫蘭迪,1943年

《靜物》圃生致敬莫蘭迪

圃生覺得,自己和莫蘭迪有着諸多相似之處。

他們都不喜歡交際,生活單一,喜歡在家裏自娛自樂,擺弄瓶瓶罐罐,組合擺放在不同位置。也都喜歡把簡單的生活用具,和普通的生活場景作爲創作對象。

《隱廬》系列

他們都不愛用鮮亮的顏色。在圃生的畫中,常用淺絳色、白色和花青三種顏色。淡雅的色彩,再配上小小的畫幅,一點都不張揚。圃生常常畫白色的罐子或者小花,用來提亮整個畫面。

兩人還擅長在整個畫面的構圖中,利用大面積空白,造就想象空間。

“我個人比較喜歡那種不是特別滿的東西,讓人有更多的想象空間。國畫有個詞叫‘計白當黑’,其實白的地方雖然沒有東西,但它可能會讓你感覺到它比有筆墨的地方更豐富,但這很難做到。”

因畫相識、相愛的夫妻

圃生和妻子是因畫相識的。

圃生的妻子在一個展覽上看到了圃生的畫,非常喜歡,想知道畫這畫的人是個什麼人,就通過周邊朋友要到了圃生微信。

“後來她想能不能跟我學畫畫,但是因爲我表達得不太好,怕教不好,一開始就沒答應。”他們的第一次見面是妻子去圃生家學畫畫。

圃生和妻子的定情信物

妻子說:“我強烈要求他教我畫畫,說了好幾次,但是他很勉強,很勉強。我以爲他不會教什麼。但是很意外,他一句套路和廢話都沒有,句句都說得非常的到位。我覺得這個人太實在了。”

七夕節,圃生的妻子專門從西城開車到東城接圃生去民族文化宮看展,圃生當時就特別感動。經過那次以後,一切的發展就挺快的。他們結婚是去年年初,今年就有了寶寶。

圃生和妻子合作的繪畫

帶娃之餘,兩人還會一起創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如今的圃生對自己的生活很滿足,能用自己的小畫筆描繪一下自己喜歡的東西和自己的生活,然後還能維持自己的生活,就夠了。

“我是一個容易滿足的人。反正努力畫畫,至於畫成什麼樣,到什麼程度,這也不是我能控制的。我也不去想那麼多,看着孩子長大就很開心。”

圖片提供:圃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