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或導致超級細菌傳播 抗真菌藥物束手無策

耳念珠菌是發現於2009年的一種新病原真菌物種,可以感染耳朵和暴露的傷口,具有多重耐藥和致死率高的特徵,因此也被稱爲“超級真菌”。根據《國家地理》的報道,早期數據表明,醫院中新冠肺炎病患者的湧入可能導致了耳念珠菌病例的激增。這一細菌有幾種變體,對不同類別的抗生素藥物表現出耐藥性。

帝國理工:無症狀感染者體內抗體消失更快

週二,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進行的一項英國最大規模新冠研究報告顯示:與有症狀的新冠肺炎感染者相比,無症狀感染者體內的抗體消失得更快。這項研究隨機選取了36.5萬名成年人,在6月20日至9月28日期間在家中進行了3輪手指穿刺血液取樣。該研究還指出,與75歲及以上的人相比,18-24歲的人體內抗體的流失速度要慢一些。

男女PTSD行爲方式存在明顯差異 男性更傾向酗酒的原因找到了

在對齧齒動物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男性和女性會表現出自己獨特的PTSD症狀和腦部特徵以及飲酒障礙。近日,該發現發表在《分子精神病學》上,也提出了一種新的模型來鑑定生物標誌物。科學家們指出,男性和女性在遭受創傷後的行爲方式上存在主要差異,並且發現GABA信號傳導模式明顯不同。

科學家發現腦區調控動機行爲和覺醒機制

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藥理學系、腦科學研究院教授黃志力和教授曲衛敏課題組研究發現,腹側蒼白球(腦區)中有一種抑制性γ—氨基丁酸能神經元可調控覺醒,變性(改變正常神經元的功能)或抑制此類神經元能顯著降低覺醒等活動。該研究可爲臨牀治療睡眠障礙、藥物成癮等精神疾病提供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分子精神病學》。

科學家提出基於區塊鏈的食品安全追溯框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以下簡稱資劃所)智慧農業創新團隊與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合作,提出了基於區塊鏈的食品追溯框架以增強中國和歐盟間食品貿易的可信度,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糧食和能源安全》。

泛基因組數據庫:找到油菜的“好基因”

今年初,華中農業大學一支科研隊伍公佈了8個甘藍型油菜的高質量參考基因組。近日,他們在原有研究基礎上,通過整合1689份油菜的基因組及重測序數據,構建了首個油菜泛基因組和比較基因組生物信息平臺BnPIR。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植物生物技術雜誌》。

中國團隊研究:過去18年裏中國新增城市面積佔全球新增近半

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首次從全球視角,對過去18年全球城市化進程中的城市擴張、人口增長和城市環境變化進行了量化分析。研究表明:在過去18年的時間裏,中國新增城市面積佔全球新增城市總面積的47.5%,領先全球;此外,中國向全球貢獻了32%的大城市顯著變綠區域,直接受益人數達1.08億。

不只人類!猴子也會自我馴化 還會影響身體特徵發育

人們早就認識到,動物的馴化促進了某些在野生動物中沒有觀察到的身體特徵。這種現象被稱爲馴化綜合徵。這一現象自達爾文時代起就爲人所注意。在對狨猴的實驗中,研究人員稱發現了首個顯示動物物種的發聲社會行爲與單個動物的身體馴化特徵之間的聯繫的數據。這一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

水熊蟲用熒光“盾”抵禦致命紫外線

被稱爲水熊蟲的緩步類生物,能夠在極熱、極輻射,甚至會殺死大多數動物的外層空間生存。現在,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緩步蟲,它可以忍受致命的紫外線,後者經常被用來清除難以殺死的病毒和細菌。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紅色的緩步蟲變成了藍色。研究小組在近日的《生物學快報》上報告說,可能位於緩步蟲皮膚下的熒光色素將紫外線轉化爲無害的藍光。

植物“伏地魔”與細胞器演化的祕密

近日,中國科學院植物所研究所研究員張憲春研究團隊以伏地卷柏爲例,發現了植物細胞器基因組新的演化模式。這項研究揭示了早期陸地植物卷柏中獨特的細胞器基因組演化模式及機制,拓展了人們對植物界細胞器基因組演化的認識。相關研究成果發佈在《植物學雜誌》上。

判斷河流乾旱與否請看海洋

本月發表於《地球與環境通訊》》的論文中,來自猶他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根據最新成果提出了針對科羅拉多州水位的潛在預警系統。吉本元和同事關注全球海洋與大氣相互作用的計算模型,並添加了溫度和鹽度等歷史海洋數據。此外,他們還增加了對科羅拉多河及其支流流失土地的土壤水分測量數據——這是一種常見的乾旱指標。

月球約4萬平方千米表面有能力“捕獲”水

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26日發表的兩項研究中,美國科學家團隊報道了對月球上水分子以及可穩定捕獲水的月球區域的不模糊探測,結論認爲月球上約有4萬平方千米的表面具有捕獲水的能力。這些發現對將來的探月任務具有重要啓示意義。

澳研製傳感器有望幫助地基望遠鏡發現系外行星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日前發表公報說,該校科研團隊將人工智能技術與光子器件相結合,研製出一種新型“光子波前傳感器”。通過對恆星“閃爍”現象的修正,該傳感器有望幫助地基望遠鏡發現太陽系外行星。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該傳感器下一步將安裝到設在美國夏威夷的日本國立天文臺“昴星團”望遠鏡上。

鄰里關係搞不好 用大羊駝試試

大約500年前,在今天祕魯南部海岸附近的阿卡里谷地,4只精心裝飾的美洲駝最後一次眺望了這片低矮的草地。之後,這些動物被祭祀並被埋在一棟建築物的地板下。2018年,它們的木乃伊遺骸被發現。據《科學》報道,現在,研究人員認爲已經知道了這些美洲駝的死因——它們是印加帝國送給被征服的鄰居的“見面禮”。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古物》。

國內首個基因編輯療法臨牀試驗申請獲受理 治療β地中海貧血

10月27日,國內基因編輯領域先鋒博雅輯因宣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受理號:CXSL2000299),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牀試驗申請。

澳研發出提純癌症CAR-T免疫療法制劑的新方法

南澳大利亞大學日前發佈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與一家生物治療公司合作,開發出一種基於微流體技術的新方法來提純癌症CAR-T免疫療法的製劑,可以降低治療成本和副作用。癌症的CAR-T免疫療法是指提取癌症患者自身的免疫T細胞後進行生物工程改造,使其能夠識別並攻擊特定的癌細胞,再輸回患者體內進行治療。

一箭四星發射成功 中國首次驗證“智慧火箭”相關技術

北京時間10月26日23時1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以“一箭四星”的方式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7組3顆衛星和天啓星座06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中國“智慧火箭”相關技術利用落區安全控制系統,在整流罩複雜的再入過程中進行首次飛行驗證。

月球亮面首次發現水 含水量爲撒哈拉的百分之一

美國宇航局(NASA)週一公佈了一項月球重大發現,人類首次在陽光照射的月球表面發現水,而且月球上的水比之前認爲的更普遍,不僅僅侷限於寒冷、陰暗的區域。這一發現是由NASA的平流層紅外天文臺SOFIA捕獲的。利用暗淡物體紅外照相機,SOFIA能夠捕捉到水分子特有的波長,6.1微米。

人工智能助力發現火星新隕石坑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開發的創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猶如“火眼金睛”,幫助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過去10年中形成的一系列隕石坑。NAS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款新機器學習算法是一款撞擊坑自動分類器,由NASA下屬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創建,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用於識別火星上先前未知的隕石坑。

水熱聯供:“零能耗”海水淡化新方向

我國北方沿海地區淡水資源正日漸匱乏,對此,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提出“水熱聯供”的概念,即利用北方東部沿海地區火電與核電餘熱爲動力,採用新的蒸餾方式,將海水製取爲溫度爲100-120℃的熱淡水。這些熱淡水可通過單管長途輸送,不僅能用於建築供暖,還能在終端分離出常溫淡水,滿足城市淡水的需求。

我國與16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合作關係

記者從科技部獲悉,“十三五”時期,我國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推動中國科技界和世界各國科學家在基礎研究、全球性問題等多個領域開展科技交流合作,目前已與16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係。

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在武漢開幕

10月26日上午,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在武漢開幕。本屆大會以“組學與人類健康”爲主題,吸引了來自海內外20餘位院士及百餘位組學領域頂尖科學家參會。ICG一直是以中國發生的重大生命醫學和生命科技產業進展爲重要研究課題,希望通過本次大會的學術產業討論,爲未來的新冠疫情防控提供專業的見解,爲未來的控制和發展獻計獻策。

2020首屆北京腦科學國際學術大會落幕

10月24-26日,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北京腦中心”)主辦的2020首屆北京腦科學國際學術大會在線上舉辦。3位諾獎得主領銜80餘位專家學者相聚“雲端”,吸引了累計超過100萬人次線上參與。

“研發代工”打開石墨烯產業化之路

10月25日,北京石墨烯論壇2020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在論壇上透露,通過“研發代工”夥伴、聯合實驗室、產業基地以及重點區域研發中心的建設,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已形成了研究院爲核心、輻射全國乃至全球的石墨烯研發與產業網絡。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8批面上資助擬資助人員名單公示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發布《關於對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8批面上資助擬資助人員名單進行公示的通知》,根據《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規定》,現將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8批面上資助北京大學趙進等3764位擬資助人員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爲10月27日至11月2日。

華東理工大學獲批國家知識產權示範高校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發布了《關於確定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範高校的通知》。此次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共認定國家知識產權示範高校30所、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80所,華東理工大學獲批國家知識產權示範高校。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四大項目穩居全球40強

10月26日,英國《金融時報》發佈全球EMBA項目排名,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四大項目位列全球40強,連續多年排名總成績穩步提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參加FT全球排名的項目包括復旦大學—華盛頓大學EMBA項目、復旦大學EMBA項目、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MBA項目和復旦大學—香港大學IMBA項目。

中國農大舉辦世界綿羊大會雲會議

日前,第三屆世界綿羊大會雲會議在北京召開,大會的主題爲:“大數據·新技術·多學科”引領綿羊智能育種和生產,超過1.1萬人次觀看該雲端會議。據悉,本次大會由中國農業大學、新疆農墾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和國際動物學會共同主辦。

第31屆科幻銀河獎揭曉

10月24日,“閱文杯”第31屆中國科幻銀河獎頒獎典禮在成都少城劇場舉行,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科幻作家、科幻產業人士和科幻愛好者300餘人齊聚一堂。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經戈出席頒獎典禮,並代表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致歡迎詞。典禮共頒發了十三項獎項,反映了過去一年我國科幻文創作和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和未來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