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童言無忌"是形容孩子說話時最好的詞語,好像因爲年幼的緣故,孩子在說話的時候會有欠缺,所以說出來的話有時會讓人接受不了。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若是孩子一直還處於"不會說話"的狀態,那麼自然少不了被他人所嫌棄,要知道"禍從口出"並不是說說而已。

鄰居女兒悅悅很喜歡說話,性格也很活躍,但偏偏說話讓人喜歡不起來。按理說喜歡說話的孩子會討人喜歡,只是悅悅說話的方式讓人接受不了,哪怕是她的父母也這樣說。平時跟鄰居聊天,不管說什麼悅悅都能參與進來,明明跟小孩沒有關係的事情,悅悅也要發表自己的想法,甚至把大人堵得說不出話來。

在家長眼中,說話不顧及他人想法,甚至隨意打斷別人的行爲是不被允許的。因爲這樣的孩子會讓人覺得沒有教養,連帶着家長也覺得臉上無光。只是教育了無數次,卻依舊堵不住孩子說話的慾望,最後還導致孩子變得更加放肆。只想說家長沒有用對方法,其實糾正孩子的壞習慣,重點還在於方法。

一、給孩子時間讓他講話

其實那些喜歡說話的孩子,他們內心的表現慾望應該特別強,所以纔會想着去打斷他人。所以說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表現欲,並且給予相應的理解,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孩子講話的時間。讓他在這個時間段內,把內心的想法統統說出來,這是尊重孩子說話的必要方式。

小孩都希望得到關注,他們拼命的說話,無非就是想得到關注和肯定。既然這樣,家長就放開讓孩子去說,但是要記住不能去打斷別人,最好是在別人說完話之後再嘗試發表意見。前提是,別人所說的事情要跟孩子有關纔行,這樣纔不會讓別人覺得厭煩。

二、指出孩子錯誤的表達方式

不管怎樣打斷別人說話的方式都是錯誤的,所以家長必須嚴格的指出來,並且給予相應的批評。既然知道這樣的行爲讓人喜歡不起來,那麼就要有益培養孩子良好的說話習慣,最起碼要體現出好的說話教養。

有時候別人只是礙於孩子的熱情,所以沒有立馬做出生厭的行爲,但這不代表別人內心可以接受孩子的行爲。這時家長可以試圖用孩子說話的方式讓他明瞭,試着在孩子說話的時候打斷他,讓他體驗中到這種被打擾的感覺。很多時候孩子只是不明白那種感受,所以才肆意妄爲,只要自身感覺到了不舒服,想必慢慢都會嘗試改變。

三、給孩子立說話的規矩

孩童時代就是立規矩的時候,需要家長的管教以及指導,這樣才能學會控制自身的行爲,以及明辨是非。或許孩子話多隻是單純的好奇,那麼家長就要把如何說話明確講解給他們。不要覺得孩子小,就可以隨意去發問或者說話,這是不負責的教育方式。

要讓孩子知道,別人在說話時候不要打斷,而且跟自己無關的談話不要介入。若是有問題想要跟他人探討,也要用正確的發問方式纔行。最好的交流狀態就是雙方都能感覺到舒適,所以要讓孩子多去體會他人的感受。

總結:說到底,喜歡不分場合說話的孩子,他們無非是自制力不強,或者是太想要表現。所以家長可以試圖從培養自制力,以及給孩子表現機會兩個方面出發,相信用不了多久,孩子就會懂得在說話方面尊重他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