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顧名思義就是人們可以食用的菌種。當然,部分食用菌也可以藥用。相關資料表明,目前已知可被描述的真菌種類就達到12萬餘種,當然這只是真菌。不過據統計,我國已知的食用菌種類也達到了近千種,而且部分有實力的科創企業,還在培養研究新的菌種。而申請和獲得專利的食用菌新品種專利需要對其性狀進行全面的描述,這時,企業可能就需要委託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對其菌種進行鑑定和鑑別。

當然,食用菌菌種鑑別不一定非得是新菌種。一些不能通過人工培養,只能自然生產食用菌也可能需要進行菌種鑑別。比如松茸、松乳菇、雞油菌等,這類食用菌由於不能通過人工栽培產生子實體,所以價格一般比較昂貴。衆所周知,食用菌子實體的發生和形態易於受環境條件影響,某些生理特性不同的品種又難以在相同環境條件下出菇,完全應用子實體形態鑑別品種就失去了科學性,因此,需要完全可控、完全一致的、在實驗室條件下的菌種鑑定鑑別技術和方法。拜恩實驗室的工程師在食用菌檢測方面,一直有着豐富案例經驗,於是整理以下食用菌菌種鑑定知識,供大家參考。

目前,我國食用菌檢測依據標準爲GB 7096-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菌及其製品》。GB 7096-2014爲國家強制標準。但是GB 7096-2014只是對食用菌的理化指標、衛生指標等做了規定和說明。所以,GB 7096-2014只能稱得上是食用菌菌種質量評價標準。而菌種鑑別則是要根據某種食用菌的形態、生理、栽培、商品、遺傳等特點進行綜合測試鑑別。我國國家標準雖然沒有對食用菌菌種鑑別進行規定。但是拜恩工程師在查看了大量資料後,發現部分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對食用菌菌種鑑別都有規定。具體標準如下:

NY/T 1730-2009 食用菌菌種真實性鑑定 ISSR法

NY/T 1743-2009 食用菌菌種真實性鑑定 RAPD法

NY/T 1097-2006食用菌菌種真實性鑑定 酯酶同工酶電泳法

NY/T 2213-2012 輻照食用菌鑑定 熱釋光法

DB35/T 1021-2010 食用菌品種鑑別技術規範-DNA指紋法

DB35/T 1233-2011 食用菌菌種活力檢測技術規範

DB42/T 671-2010食用菌菌種質量鑑定技術規程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食用菌菌種檢測的方法主要有DNA 指紋法、ISSR法、RAPD法、RFLP法、AFLP法、SSR法等等。當然品種鑑定需要科學的依據,任何種類的食用菌品種鑑定鑑別都不能以某一個特徵爲依據, 而需要對被鑑定物進行綜合評價和考量, 特別是對於商業栽培品種,諸多農藝性狀的考量和形態的差異仍是必不可少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