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朝代都有史書,史書中專門記載着每個朝代發生的事情,而且,每個朝代都有幾個人專門掌管撰寫歷史的職務,這些史書將以前的故事向後代不斷傳遞,從這些故事中,每一代的人都能總結出一些道理,使自己有一些啓發。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第一任皇帝是歷史上常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的朱元璋,曾發生過鄭和下西洋等重大的事情,等到了明朝第五任皇帝朱瞻基即位後,年號取爲宣德,在位時間長達十年,在朱瞻基執政期間,史書記載有一位監察御史,名爲李浚,是一位有膽有識、爲百姓謀福利的好官,不過,在他當職時發生過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宣德年間,李浚是一位監察御史,被皇上調到浙江省錢塘縣管理當地糧草大大小小的事情,統計之後上報朝廷,而當地的縣令對這位空降的欽差大人並不是很尊敬,但是在表面上還要迎合這位朝廷安排下來的大人,不過心中難免有一些不痛快。

當地的縣令安排了自己的一個心腹到李浚的手下,不僅可以隨時知道李浚的動作,還可以及時發現李浚的過錯,而李浚並沒有縣令想的那麼多,只以爲是縣令好心給他調派一些人手,害怕他忙不過來,所以並沒有任何察覺,還友好地對縣令表示感謝。

李浚在縣裏管理糧草問題,他的思想和縣令的思想終究不同,所以二人在處理問題上總會有一些碰撞,但是縣令也只有在心裏憋着火,不敢和李浚當面爭論,不過,時間越來越長,縣令的心裏壓下的火越來越大,終於有一天“火山噴發”了。

縣令通過自己給李浚安排的心腹偷拿了李浚的官印,想要讓李浚丟了這個官職,不過丟失官印可是重罪,而且還有滅門和誅九族的風險,李浚在發現官印別偷了之後,趕緊派人調查,但是都沒有什麼結果。

李浚在分析了所有的情況後,認爲是縣令偷了自己的官印,而縣令這邊,並沒有發現李浚已經識破了自己的計謀,還打算在第二日在李浚拿不出官印後,向上級彙報這個問題,不過李浚已經想出了一個計策,只等着縣令自己往坑裏跳。

第二天,兩個人各懷心思地坐在一起喫飯,就在縣令剛剛要說有些請示需要李浚蓋章的時候,突然有人上報自己家裏的廚房失火了,沒有等到縣令說話,李浚將手中的官印盒交給了縣令,並囑託縣令說:“官印代我保管,明早還我!”拿着官印盒的縣令一句話也沒有說出口。

縣令知道自己手中的官印盒裏什麼都沒有,但是自己如果不將官印放在官印盒裏一併還給李浚,李浚將此事報給朝廷,一旦發現官印在自己手裏,自己就會有偷拿官印的死罪,所以最後只有將官印歸還這一個選擇,等到早上的時候,縣令將官印原封不動地歸還給了李浚,兩個人又是各懷心思。

李浚的這件事告訴我們,如果在自己身上發生了類似的事情,並不要着急公佈於世,而是給對方一個機會,也給自己一個機會,各退一步,海闊天空,同時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參考資料:《黃鶴. 空盒子的智慧》、《趙晨光. 智“返”官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