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在很多神話傳說和仙俠電視劇裏,經常會出現“不周山”這個地方。偉大領袖毛主席曾作過一句氣勢磅礴的詩也提到了“不周山”:“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不周山下紅旗亂。”神話傳說中的這座上古名嶽不周山,神祕而神聖;詩人文學家眼裏的不周山巍峨擎天,令人敬畏。

在電視劇、小說和遊戲裏,不周山永遠是那個最難登臨的地方;但,對於不周山如今到底是否存在、具體位置在何處,千百年來,一直都充滿了爭議。

01 不周山名字之由來

說到不周山,必須要說《山海經》,這是一部先於《竹書紀年》的古代經典,記述了我國新石器晚期炎黃時代到周朝初的歷史文化,包括社會生活、文化形態和自然地理環境狀況等諸多信息的記錄。

關於不周山的記載最早就是出於《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不:即爲否定。周:意爲完整。山:是指高於地面的地方。

從字面意思來看,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 。那麼既然有不完整的山,是否還意味着有完整的山呢?這個確是無從考查,《山海經》也沒有相關記載。但關於“不周山”,《山海經》中倒是多次提起。

不周山雖然是一座不完整的殘缺之山,但卻發揮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支撐天地,被稱“天柱”,一旦被撞翻,可能引起天崩地裂,生靈塗炭。即便如此還真的有人在生氣的時候“怒撞不周山”,引起極其嚴重的後果,也造就了很多美麗的神話。

02 不周山傳說

在中華民族古老記憶裏,不周山是“禹攻共工國”的古戰場,也是“共工與顓頊爭帝”的鬥法現場——不周山,和共工有着不解之緣。

昔日,盤古大帝的四肢五體化成了四極五嶽,不周山這樣重要的山嶽也應是其中之一。不周山是唯一的上達天界之路,終年嚴寒,長年飄雪,凡夫俗子根本無法近前。

然而就是這樣一座神祕又重要的山嶽,居然會有被撞斷的一天。

傳說,中國古代的水神和黃帝的孫子顓頊因爲爭奪帝位而展開了一場大戰。

共工雖然力大無比,但智謀卻不如顓頊。最後被顓頊派來的火神祝融打敗,一怒之下,共工撞向不周山,因爲顓頊就在那個方向。飛石崩雲中,不周山被攔腰撞斷,瞬時間天塌地陷,滔天洪水;而火神祝融也同時失控,整個大地烈焰熊熊,人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這個故事在《史記·補三皇本紀》中也有相關記載:“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絕。”

於是,此後便有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女媧四處尋找補天材料,終於在東海天台仙山找到五彩石,用太陽神火冶煉之後,終於將天洞補好,使人類恢復了平靜的生活。

03 不周山位置之謎

聽了不周山的傳說,人們總是想問:這個與上古天神共工氏有過離奇的故事的神奇山嶽到底是什麼樣的?它又是今天的哪座山?

《山海經·西次三經》雲:"不周之山……,爰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呂氏春秋·本味》上說:"飯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

由此可見,不周山雖然看起來位置偏僻,氣候惡劣,但神奇之處在於它並不是一座寸草不生的山,而是盛產美味。

這就使得人們對不周山更加嚮往。那它到底在哪裏呢?《山海經· 西山經》有過一些記載:"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大荒西經》也提到:"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那麼,在今天的中國的廣大區域裏,真的有類似於“不周山”地形地貌的大山或與之相關的上古文化遺蹟嗎?可惜,《山海經》不僅沒有地圖,而且在內容上也多有殘缺,因此不周山的位置只能靠推測。

首先,從不周山的位置來看,很多學者認爲其位於西北;其次,山體形狀“有山而不合”“山形有缺”,具有一定的外形特徵;另外,因爲不周山是天柱,那麼肯定非常之高聳,險峻。由此,在我國廣闊的大好河山中,被探尋者找出了很多貌似不周山的地方,遺憾的是並沒有確切證據證明某地就是不周山。

但其中最常見的說法是帕米爾高原就是不周山。因爲,帕米爾的地理位置確實很接近史料記載中的不周山的位置,而且帕米爾在波斯語中意爲“世界之柱”。

另外,賀蘭山脈也被認爲是不周山,因爲從外形上看比較符合《山海經》中"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的描述。另外,此地山谷內有很多年代無法考證的巖畫,構圖奇特與《山海經》中所描述的不周山的珍禽異獸比較吻合。

此外,內蒙古的諸毗之山、山西西山及六盤山等等多地的山嶽都有一些相似之處,甚至有的學者認爲不周山的位置可能不應侷限於國內。總之,對於不周山的位置,千百年來,歷代學者說法不一,人們對它的尋找也從未間斷。但不周山始終在數千年的歷史煙雲中若隱若現,成爲一段神話,讓人可聽而不可!

不過,不周山位置具體位於何方,其實已經不是那麼重要,因爲“不周山”之所以會成爲神話傳說,是因爲它本身就是華夏古老文明記憶的一分子,向我們展現着古人世界觀中的閃光之處,這就是我們的歷史財富。不周山,在人們心中,在歷史文化畫卷上。它將愈加神祕,不會褪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