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春劇+家庭劇,“青春+”正流行拼單

模糊家庭和成長間的界限。

易東東和麻洋街的故事是被一場車禍“撞”出來的。

第23屆奧運會進行時,許海峯在緊張的情勢下打中十環。從收音機裏聽到這個消息,載着易東東一家人的卡車司機興奮到難以控制方向盤,卡車衝向正圍着老式天線電視機組團觀看射擊比賽的麻洋街街坊鄰里。

這一撞之後,衆人性情、家長裏短,在廣州麻洋街鋪陳開來。

不止於《親愛的麻洋街》,從《我纔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以家人之名》《如此可愛的我們》到近期的《風犬少年的天空》,2020年的青春劇不乏好口碑之作,80後、90後的主角們,在懷舊濾鏡、懷舊置景中雞飛狗跳地揮灑青春。

有趣的是,這些劇集都模糊了“家庭線”和“成長線”的界限——羣像“拼單”家庭,是近來青春劇的一道新公式。

成長與家庭雙線並行,1+1>2?

1984年,廣州麻洋街,新搬來的易東東、易南南、易茜茜三兄妹很快和麻洋街的“原住民”孫隼、梁小寶、曾好、馬達達等同齡人打成一團。四季如夏的廣州,咕嚕嚕飲下的冰鎮玻璃瓶汽水和“撲街啊你”鬧出的笑話,讓麻洋街充滿了蓬勃的朝氣。

這是《親愛的麻洋街》。

1999年,飄雪的東北鐵原,李進步一頭霧水地闖進了20年前母親李青桐的高中時代。蠢萌少女李青桐、開朗直率的段霄、霸道蠻橫陳君何、高冷學霸吳智勳,加上活潑搞笑的八蛋王小敏,不走尋常路的一次“穿越”,開啓了一段奇妙的治癒系故事。

這是《我纔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2004年9月1日,重慶市解放碑中學新學期第一天,轉學而來的馬田和李安然爲高三班級注入新鮮血液。各種截然不同的青春氣息交匯於此,開啓了他們“酷得像風、野得像狗”的奔跑旅途。

這是《風犬少年的天空》。

2007年夏天,五名90後少年步入高中階段。他們五人都來自樹德教職工家屬院,一系列關於夢想和成長的故事,就發生在黃橙子、談宋、祝今宵、陳最、賀今朝的“編號1992“天團中。

這是《如此可愛的我們》。

三名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組成了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家庭,大哥凌霄、二哥賀子秋、三妹李尖尖三人在兩位爸爸的撫養下相互扶持、共同成長,闡釋家人之間的羈絆不一定是血緣,而是愛……

這是《以家人之名》。

綜觀以上劇集,主角羣像化,是它們之間的“最大公約數”。劇中自然有主角配角之分,但相對於以往的青春劇,羣像化劇集中,“N人幫”裏每個人的個人形象更加飽滿、成長線更加清晰充實,主角的“小夥伴們”不再是一味起襯托作用的單薄工具人。

當然,多人數主角團十分考驗編劇功力,如何讓角色前後不“精分”、彼此間的交集互動如何順暢不突兀,還真是個不小的問題。

另一重不同的是,劇集裏除了呈現少年們的逐夢與成長,家庭線與成長線雙線並行,家庭版塊也佔據了不小篇幅。

《親愛的麻洋街》裏,梁家夫婦因爲一張照片鬧得雞犬不寧,整條街的人一哄而上,看熱鬧的、勸架息事的,好不有趣;《風犬少年的天空》設定每年開學季第一天,幾戶人家就各出兩道菜,在樓下露天小院裏慶祝孩子們更上一層樓……劇集圍繞少年們的學習、生活瑣事展開,不再是“工具人”的,還有身邊的家長們。這一類青春劇的主角們除了同上一所學校外,家庭住址也十分相近,父母輩之間就是熟臉。

柴米油鹽裏,有雞毛蒜皮就能嚷嚷起來的小事,也有互幫互助的近鄰之情,以此爲鋪墊,時代特色和生活氣息更加明晰,拉近了與觀衆之間的距離。

生活味兒濃,向“沉浸式”靠攏

近年來,關於影視劇“青春+”的討論,幾乎是隨着青春劇變化、發展而恆久存在的話題。

譬如在2019年,衛視端,《少年派》《帶着爸爸去留學》《小歡喜》同時將“青春”和家庭教育關聯起來,以社會話題度來提升劇集的曝光量;網絡端,《致我們的暖暖的小時光》《暗戀橘生淮南》《奈何boss要娶我》繼續行走在“青春+甜寵”的道路上,讓觀衆甜到牙疼。

青春+懷舊,是《我纔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以家人之名》《如此可愛的我們》《風犬少年的天空》《親愛的麻洋街》這五部2020年播出的青春劇的一大特色:它們聚焦的並非當下的青春少年,而是將時間軸往前撥動。

懷舊底牌亮出後,爲了達到營造濃郁生活氣息的“沉浸式”體驗,這些劇集還下了哪些功夫?

地域特色,像一張嚴絲合縫貼在這些劇集身上的鋼化膜,看似透明而無存在感,其實大有作用。

《我纔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的東北。出生福建的女主角陳昊宇,在劇中滿口大碴子味兒,半點不違和。生病時李青桐叫嚷着要喫的“黃桃罐頭”,確是東北小孩兒們頭疼腦熱時治病的良方,而漫天大雪裏演員們凍得通紅的鼻尖,也讓人們相信這個充斥奇幻穿越元素的劇集真的發生在祖國最北方。《風犬少年的天空》同樣佈滿重慶方言和巴蜀川渝人們熟悉的“椒鹽普通話”。

這一點上,《親愛的麻洋街》就稍有欠缺。除了曾奶奶操着符合人設的上海腔,以及偶然從角色嘴裏蹦出的一兩句白話,六戶人家和其餘配角們大體上的口音並不廣東,反而較爲北方,成天吵嚷着說老家湖南比廣州好的易媽媽,半點兒湖南口音都無。

喜劇元素和溫情路線,則是另一手招牌。 “撲街啊你。” “這句話什麼意思?” “就是很高興見到你。”

汽車失控撞毀別人家院牆、方言不通惹笑話,《親愛的麻洋街》從開篇第一集就向觀衆表明了它的自帶基因。兩名爸爸、兩個哥哥如何關心家庭唯一女性李尖尖的成長,《以家人之名》的初設定,讓家庭日常戲份碰撞出輕喜劇的火花。《風犬少年的天空》更不消說,山城樓梯和黃桷樹下瘋跑着長大的少年團,真正做到了“又瘋又狗”。

或許是工作太忙,生活太苦,喜劇元素的適量加入能博君一笑,很符合觀衆的胃口,也起到了時不時調節氛圍的作用。

主角團單拎出來,常惹人捧腹大笑,迴歸家庭時,溫情治癒戲份則是濃墨勾勒的部分。

兩個爸爸之間、三個孩子之間、養父與養子養女之間,《以家人之名》親情質樸自然地流露在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的五口之家。《我纔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親愛的麻洋街》《風犬少年的天空》裏的鄰里關係,也高度還原早期“遠親不如近鄰”的和諧氣氛,像是影像化的舊年社區記憶,十分牽動心腸。

不少人將這些羣像化的懷舊青春劇與韓國電視劇《請回答》系列,尤其是《請回答1988》進行比較,但夾雜着親情、友情和朦朧愛情的故事,誰說不是每一個國人的青春往事呢?

-END-

主編:依梧

作者:朱雲

編輯:馬嘯西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