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味覺期該喫些什麼輔食?

寶寶從出生到一歲左右,這段時間主要是以媽媽奶水爲主要食物和營養來源,對奶水逐漸形成了適應性,這段時間被稱爲"味覺期",時間越長,寶寶對奶水的依賴性越強。當長到一歲左右,寶媽就要逐漸給寶寶斷奶。每當寶寶需要喫奶水的時候,嘴巴總是"吧唧吧唧"個不停,這是寶寶對食物產生的適應性。這個時候就需要給寶寶慢慢添加一些輔食來替代奶水,像稀粥、麪條、奶粉、鬆軟食材等,這些都是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隨着時間的延長,這些食物就需要完全替代奶水。

一歲後,寶寶不愛喫米飯怎麼辦?

一歲以後,寶寶的牙齒就長得很多了,這個時候就可以喫點蒸的米飯。有些寶媽寶爸看到寶寶不愛喫米飯,以爲寶寶挑食,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因爲寶寶的消化系統還處在發育期,腸道功能還比較弱。一歲以後的寶寶有時候對米飯不太敏感,有些挑剔,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

米飯喫多了會造成消化不良,寶寶鬧情緒這些看似不正常的舉動其實都是很正常的,因此不建議給寶寶多喫米飯。寶爸寶媽就要改變策略,在飲食上以米飯爲輔,多喫一些容易消化和營養的食物,像蔬菜湯、肉糜湯、米粥,鬆軟麪包、發糕等,一種或多種搭配,喫出健康營養,並不比米飯的營養差。

我家寶寶現在一歲多,生活中並沒有要求寶寶多喫米飯,而是多種輔食搭配。剛斷奶的時候喫的稀飯和麪條,還有米糊,後來就慢慢搭配一些湯食和麪包糕點之類。對於喜歡下廚的我來說,喜歡做麪食,特別是一些麪包糕點。這其中有一道糕點是我非常拿手的,它就是【發糕】。這種質地鬆軟香甜的食物,營養高好消化,適合做寶寶輔食。發糕中添加一些蔬菜、肉類、乾果等,一種或多種搭配,給成長期的寶寶多一份營養和健康。比如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道【南瓜發糕】,裏面有葡萄乾和雞蛋,營養豐富好消化,基本一週都能做上一次,我家寶寶也非常喜歡喫,現在把它分享給大家。

---【美食食譜-南瓜發糕】---

食材清單-老南瓜200克,中筋麪粉200克,酵母粉2克,白糖10克,雞蛋2顆。

---【開始製作】---

①南瓜是自家種的,成熟的老南瓜粉糯香甜,特別適合做發糕。取200克左右南瓜,去籽削皮,用清水洗乾淨,切成薄片。上鍋蒸熟,大概30分鐘左右就能完全熟透,用勺子碾壓成南瓜泥。

②將南瓜泥晾涼至不燙嘴爲宜,打入2個雞蛋,10克白糖,繼續用勺子沿着一個方向攪拌至雞蛋液完全與南瓜泥融合。如果覺得有點幹,可以加少量溫水。再加入酵母粉繼續攪拌均勻。

③將麪粉用細眼網篩過篩一遍,濾掉大顆粒。倒入南瓜泥中,攪拌均勻,至沒有顆粒狀粉團。因爲南瓜泥水分有限,攪拌的時候可以適當加點溫水或麪粉,防止太乾或太稀。

④和成如圖片的狀態,用保鮮膜或溼面巾蓋好,放在較溫暖的地方自然發酵1小時左右。現在這個天氣溫度不是很高,我一般都是放在事先溫熱的蒸鍋裏面發酵,溫度有40度左右,非常適合酵母發酵的環境,發酵又快又好。

⑤時間到,南瓜麪糰發酵後是原來的兩倍大,用筷子扒開,有很多蜂窩狀小孔,說明已經發酵完全。攪動多次,排出麪糰裏面的氣體,攪拌至麪糰比較細膩,光滑。

⑥準備一個大一點的碗,碗壁抹一層油,將麪糰倒入,抹平,上面點綴一層葡萄乾,蜜棗或其他乾果也可以。上鍋冷水蒸,開大火蒸上30分鐘左右。關火再燜上幾分鐘,發糕蓬鬆酥軟,又香又甜。

---【製作小貼士】---

①做發糕一般選用低筋麪粉或中筋麪粉,這樣蒸出來的發糕暄軟、蓬鬆、細膩、香甜,口感更好,容易消化吸收,適合一歲以上寶寶喫。不適宜用高筋麪粉,不夠鬆軟,口感偏硬。

②南瓜泥中加酵母粉,一定要先將南瓜泥降溫,達到適合酵母菌的溫度(30度左右,比較溫和),這樣麪糰發酵才比較快又好。溫度太高會將酵母燙死,麪糰就發酵不起來。麪粉和酵母的比例要控制好,一般按麪粉:酵母粉=100:1的比例配置,發酵比較完全。

③麪糰發酵後要排氣,使得麪糰內部更爲均勻,促進二次發酵。還能加強麪筋的擴展能力,在二次發酵的時候使得麪糰更爲柔軟,發酵也更爲充分。其實我用冷水上鍋蒸就是爲麪糰二次發酵做好鋪墊,水溫慢慢升高,更利於再次發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