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歲前,請不要讓孩子太懂事!

作者 | 一喬

最近,看了一檔兒童運動真人秀節目,裏面一位叫瑞娜的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

本來打算衝刺跳遠比賽冠軍的她,因爲不小心踩線導致成績作廢,和第一名失之交臂。

當時,作爲領隊的陳立農和身邊其他小朋友看到她悶悶不樂的樣子,一直安慰她。

可瑞娜始終沉默不語,過一會就獨自默默走開,仰着頭,用手給自己扇風,拼命忍住眼淚。

看到這個場景,陳立農感到特別心酸:

這麼小,你就這麼懂事。

這讓陳立農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和瑞娜很像:想的東西會比同齡人更多,比同齡人成熟。

但長大後,他意識到自己那麼懂事,其實並不快樂,內心很累。

意識到這一點後,陳立農忍不住哽咽起來,他希望自己不那麼早成熟,也希望更多像瑞娜這樣的孩子能享受到童年的無憂無慮。

也許在很多父母看來,孩子早點懂事成熟是件好事,這樣就無須家長過多操心。

然而對孩子來說,被迫縮短了期限的童年時光,他們擁有的卻是超過自己負荷的重擔,別人看他們是成長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自己是失去了。

孩子太早成熟,其實並不是件好事。

孩子成熟太早,是被迫成長的殘忍

陳立農9歲那年,因家庭緣故隨爸爸去了臺南,從此開啓了自己半工半讀的人生。

每天一放學,爸爸的車就在校門口接他一起去魷魚冷凍庫。搬貨、解凍魷魚、清洗……所有流程,他了如指掌。

夜市裏,他會跟着爸爸一起涮魷魚、吆喝吸引顧客。

爲了不成爲負擔,他學東西都很快。爸爸基本只教一次,如果需要教第二次,他一定會哭。

嚴厲的爸爸、高壓的環境、艱難的生活,他早早學會了承擔,變得比同齡人成熟。

很多像他那樣早早就成熟懂事的孩子,何嘗不是被迫呢?

12歲的舒奧華,是一名直播小網紅。

每天晚上放學後,回到家喫了飯就開始直播。即便沒有直播,他在課外之餘亦是爭分奪秒地學習樂器、唱歌技巧,就是希望確保自己不掉粉。

畢竟,一場直播賺到的錢,相當於家裏人幾個月的工資。

賺到的錢,自己卻沒有花過,都給了媽媽。他說:「沒辦法,信用卡還不上是要坐牢的。」

還未成年的他,如今已經是全家人的頂樑柱,不僅承擔家裏的房租,還能幫媽媽還信用卡,甚至還給哥哥轉上學的生活費……

超常的成熟感,令人看了無比心疼。

坦白說,縱使有千萬個「直播」的理由,但他就應該這麼做嗎?

假如媽媽能有份正經工作、哥哥能自力更生,那他是不是就能不那麼早熟,想哭就哭,不憋着,不管不顧?

早早成熟的孩子,表面上看雲淡風輕,不像調皮的孩子那樣吵着要糖喫。

然而,那不過是「假成熟」,是一種要靠僞裝或者掩飾來配合「父母無能爲力照顧他」的表演。

無法無理取鬧,說到底,是自己被當成大人看來罷了。

越懂事的「小大人」,越令人心疼

在《朋友請聽好》中,何炅哽咽談及易烊千璽的成長。

在他看來,別人看到的易烊千璽很成熟穩重,其實卻十分令人心疼。

正如何炅所說的,像易烊千璽現在這個年紀,本應該是隻擔心學校的學分、能不能交到朋友,又或者參加比賽能不能拿名次。

可少年成名,他肩上承受着過分的壓力。

即便是路途上,對他而言並非休息,而是工作的一部分。

這番話,在旁的易烊千璽聽了始終沉默不語。

別人看他光鮮亮麗,卻不知道他付出了犧牲童真爲代價。

天真單純的孩子,被迫脫去稚嫩的外衣,強行穿上大人的裝備,只會早早剝奪他們享受循序漸進成長的自然感。

那些一不小心成爲「小大人」的孩子們,內心根本不幸福。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小大人症候羣」

它是指,孩子因爲內心得不到足夠的關愛,不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看上去很成熟懂事,實際上是一種不得已的行爲。

知乎有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從小,父母忙於生計,身爲老大的他被要求照顧好3個弟弟妹妹。

只要弟弟妹妹淘氣搗蛋,他永遠是第一個受罰,父母總會怪他沒做好榜樣,沒盡到長兄之責。

日子久了,他慢慢不願意在父母面前表達心裏的委屈,父母沒時間管孩子,他就負責家裏的一日三餐、弟弟妹妹們的學業輔導。

學校有什麼活動、娛樂,他通通不參加。

大家看他沉默寡言,一副很沉穩的樣子,卻沒有人知道他有多憋屈。

即便後來他不用再操心家裏的事了,可心裏總是空空的,不知道做什麼纔有意義。

有人說,過早成熟,其實就是過早地注重他人感受,用成人世界的道理權衡利弊而忽略了自身意願,從而喪失了這個年齡放肆、任性的權利。

也許身在其中的他們,並不覺得活得比同齡人成熟有什麼問題。

但是當長大後,回過頭來,他們一定有數不盡的遺憾。

自己錯過的童年,再也回不來了,對於生活,只敢報以最低的標準和要求。

孩子的自然成長,是幸福一生的保障

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楊雄表示:

孩子的成長有自然的規律,就像大自然的四季變化,任何催熟、拔苗助長,其實後果都是不好的,要允許孩子緩慢地、自然地成長。

這段時間,鍾美美又上了熱搜。

作爲扮演老師一夜爆紅的網絡小紅人,他收穫了人氣和接踵而至的廣告邀約。

然而,鍾媽媽卻覺得,兒子在現階段應該是以學業爲主,因此不讓他趁機賺快錢,還拒絕了100萬的合作機會。

鍾媽媽這樣的做法,引得全網點贊。

明明孩子有天賦、有能力、有興趣,可她卻覺得這種「一夜間的暴火」,對孩子的未來只有害處沒有好處。

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把握好孩子成長的路徑。

低層次的父母,看到的是孩子的當下,覺得孩子能出成績、能牟利,就開始「催熟」,好讓孩子付出更多,收穫更多。

從長遠來看,這反而是本末倒置的賠本做法。

因參加韓國《超人回來了》名聲大噪的宋國三胞胎,他們的爸爸宋一國因獨特開放的教育方式圈粉無數。

雖然宋一國在節目中表示,希望三胞胎能夠man一點,但在實際的教育中,他從未去跟孩子說:「你是男孩子,你應該怎樣纔行。」

也不會特地向老大大韓強調:「你是哥哥,你應該怎樣做。」

而是在日常中,尊重三個孩子的不同個性,經常和孩子交流,詢問他們的意見,給足了孩子們自由成長的底氣。

如此一來,即便上了一檔火爆的節目後,他們接觸的環境並不簡單,也沒有在成人世界裏丟失了童真。

孩子們的成長,自然而輕鬆。

就算表現出成熟的一面,也是他們在父母的正確教導下,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好品性。

不催熟孩子、不逼他「先人一步長大」,是孩子童年快樂的源泉。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允許他遵循自己的成長步伐,在該成熟的季節,自然地成長結果。

但願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童年時光。

無憂無慮,不要過分顧及別人或者委屈自己討好別人。

在他們能夠「任性」的時光裏,允許他們做回孩子。

只有他們的童年完整了,才能擁有豐滿的人生、真正的幸福感,臉上露出最真實無比的笑容。

作者:一喬,專注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永葆童心的青椒。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