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國古代的經典小說,可能很多人率先想到了《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和《水滸傳》爲首的四大名著,而它們也的確成爲了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標杆。

似乎國人對於4這個數字,都是十分的欣賞,從四大天王、四大美女再到四大名著,實際上,期間也經過了一番離奇曲折。早在明末的時候,批評家王世貞就已經提出了“四大奇書”的概念,將《史記》、《莊子》、《水滸傳》、《西廂記》撮合在了一起。

不過到了清朝,他的看法受到了李漁的反對,認爲水滸是小說,莊子是散文,史記是史書,西廂記又是戲曲,這種歸類方式顯然不太嚴謹。因此他更贊同另外一位學者馮夢龍的分法,將《金瓶梅》、《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稱之爲“四大奇書”,以上四本,都屬於長篇通俗小說,倒也合情合理。

而到了清代中期,通俗文學又發展到了新的高峯,誕生了《紅樓夢》在內的數本著作,從而形成了如今的四大名著。

實際上,我國古代有七大名著,最終爲何有三部被移除呢?學者告訴你,看看上面寫了些什麼就明白了。

第一部,便是《金瓶梅》,作爲最早的奇書之一,至於被剔除的原因,相信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儘管《金瓶梅》最早被納入四書當中,然而隨着清朝廷的管控,到了順治期間,朝廷到處查禁銷燬各種淫詞小說,《金瓶梅》的內容過於成人化,不幸的被列爲了禁書,從此大幅度銷燬。

但是這本書在古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卻是無法忽視的,開創了多個記錄,它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開啓了文人直接取材於現實社會生活而進行獨立創作長篇小說的先河。在此之前,大部分書籍,都是根據歷史故事或者神話傳說加工改編,而《金瓶梅》中蘊藏的雜學知識,對後世文學研究也起到了不小的幫助。

第二本便是清代吳敬梓寫下的《儒林外史》,作者通過寫實主義,描繪了社會各界人士對於“功名富貴”的表現,其中更是誕生了“范進”等讀者耳熟能詳的典範,對整個封建禮教做出了批判和嘲諷。

社會上對於這本書的評價,也是十分高,比如魯迅就認爲,它“秉持公心,指摘時弊”。是不可多得的良書。

至於另外一本,是蒲松齡所創作,蒐集了清代民間各種鬼怪奇聞,大部分爲男女愛情故事,塑造了一批不懼怕封建禮教的主角。

這兩本書爲何會被移除呢,“四大名著”概念的流行,還是在現代,而《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所蘊藏的內容,多少和正面陽光的價值取向有所出入,至於另外4本書,則適合全部年齡的人閱讀,老少皆宜,這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了。當然,這並不能否認它們的價值所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