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腎病可以服他汀類藥物嗎?會不會傷腎?醫生給出中肯的建議

先來問腎友們一個問題:

說一下你自己目前服用的藥物有哪些?不同藥物相應的作用或治療的病症列舉出來?大家先心裏盤算着,最後再來回答。

腎友們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每天在藥物使用方面都存在着這樣的困惑或疑問:

哪類藥物降肌酐效果更好?哪些藥更護腎?我適合喫這類藥物嗎?等等。

今天來講的這類藥物,也是腎病治療常用藥之一——他汀類藥物。

他汀類降脂藥——腎臟血管的“守衛者”

他汀類藥物是目前較爲成熟的降脂藥,可以降低總體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此外,對還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改善動脈硬化、預防心肌梗死等併發症。

他汀類“降脂”的作用同樣適應於腎病,也能幫助腎臟降降脂,一方面腎病患者在發展到中後期後,會出現血壓、血脂高的情況,往往需要降脂藥進行控制;另一方面,腎小球的持續損傷,加上血脂、血壓的升高,會加速腎小球硬化,造成腎臟內動脈高壓,血液流速減緩。他汀類藥物可以有效改善這兩方面,進而延緩腎小球纖維化進程,保護腎功能。

有些腎友在使用他汀類藥物過程,反應存在肌酐、轉氨酶升高的情況,該怎麼辦?

用藥強調小劑量

因爲本身多數藥物都需經過肝腎代謝,這是無可避免的。那麼就應該注意安全劑量,以減輕可能發生的腎功能損傷情況。尤其是已發生腎功能不全、腎小球濾過率低於30的患者,在降脂、降蛋白、護腎方面,通常不只是用到他汀類藥物,還會聯合一些藥物,比如降壓藥沙坦類、普利類藥物等等。藥效會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所以可以在可承受範圍內,不傷腎的前提下,小劑量用藥對腎功能更有益處。

堅持長久持續用藥

很多人擔心小劑量起不到效果,腎病的病程本身較差,而血壓、血脂的升高往往是不可逆但可控的,因此要維持指標的穩定,但又不影響腎功能,長期小劑量的應用藥物,對腎功能的長久穩定作用更明顯。

注意監測肌酐、轉氨酶等指標

服藥後如果肌酐升高原則不超過原有的30%,可以不停藥。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或(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升高,如果肝酶呈現進行性增高且超過3倍ULN(肝功能檢查參數),或出現肝臟損害則需要停藥調整。當然在堅持小劑量的原則下,均出現肝腎功能的異常是需要完全停藥的。

(注: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