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信息迅速發展的時代,各種新奇的詞彙不斷湧現,前段時間"社畜"一詞廣泛流傳,最近又出現"打工人"梗。

那麼人們所說的"社畜"還有"打工人"究竟是什麼,爲什麼這些詞會逐漸流行起來,背後又反映了大衆怎樣的心理?

"社畜"指在職場中被當做牲畜壓榨、頻繁加班的上班族。"打工人"指打工的人,帶有追求和倔強的意味。

如今身邊有很多人都表現出不想上班的情緒,從週一就開始盼望着週末,上班逐漸成爲一種負擔和不願意面對的事。

這些詞彙不僅是一種自嘲,也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一種自我鼓勵,雖然心裏不想工作,但爲了生存還是得堅持下去。

不想上班,不等同於不想工作

不想上班已經成爲當代人的常態,無論是在各種網絡社交平臺,還是在日常見面閒談中,這個話題總是會被不斷提出。

看到網上說,一週總有7天不想上班,一個月總有30天不想上班,其實這又何嘗不是大多數人的內心寫照。

但是現代人所說的不想上班,並不是不想工作,上班和工作有着本質上的不同。

上班是公司支付一定費用購買我們的勞動時間,我們必須按照公司的規定來約束自己的行爲,而工作則是爲自己做事,是對自身價值的實現。

上班是出於生活所迫,爲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做的事,是一種被動的消極的行爲。

而工作則是一個主動的積極的行爲,是一個實現目標的途徑,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更願意去拼搏奮鬥,心理上也更爲樂觀。

爲什麼現代人不想上班?

不想上班的原因很多,首先,上班意味着我們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做規定的事,有種被支配的感覺,沒有自主權。

在上班的時候,我們不能隨意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行事,作爲員工,和領導之間存在上下級關係,需要服從上級的指示。

上班意味着沒有了時間自由,也沒有空間自由,不能做工作之外的事,也不能擅自離開工作崗位,下班回到家後所剩不多的休息時間可能也會因爲工作而被壓縮。

其次,工作的壓力讓我們產生倦怠心理。

1974年,美國臨牀心理學家弗羅伊登貝格爾首次提出"職業倦怠"的概念,說的是人們在面對過度工作時產生的身體情緒的極度疲勞。

因爲長期超負荷的工作,讓我們產生倦怠感,逐漸失去對工作的興趣和熱情,每天都是前一天的重複,所做的工作並無新意,沉重冗雜的工作內容也讓我們身心俱疲。

當你發現上班所做的工作並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的內容也看不到實際的意義,但是爲了賺錢和生存不得不繼續下去,內心的倦怠感也會隨之變得強烈。

再者,上班前我們會對工作的氛圍還有同事抱有期待,但實際情況卻截然不同,在上班的過程中,我們接受着安排,沒有成就感,也看不到希望,付出和收益之間的失衡讓我們產生心理落差,不想上班的情緒便更加嚴重。

不想上班是一種很普遍的心態,但背後也隱藏着深深的無奈,總是內心千般抵抗,但又沒有更好的選擇。

原本希望通過更換工作來消除不想上班的情緒,卻發現進入一個新的環境不久,倦怠感再次襲來。

怎麼面對不想上班的情緒?

最近頻頻看到朋友圈提到"打工人"一詞,既然上班是無法逃避的事,那麼要怎麼去面對和處理不想上班的情緒?

第一,爲自己的工作賦予意義。

其實任何一項工作都有它存在的意義,無論是看上去重複枯燥的工作,還是任何人都可以取代的工作,亦或是難度較大的工作,或多或少都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着影響。

我們要做的是學會去挖掘工作本身的意義,去關注所做的工作能給他人帶來什麼,去尋找工作中的成就感和價值感。

第二,設立目標,在工作中創新

雖說上班無法完全由自己支配,但面對一個任務時可以儘可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在普通平常的工作中去創新,給自己制定更高的要求,而不是得過且過,處於接受安排的被動狀態。

給自己設立一個目標,比如這個月取得什麼樣的工作成績,今年期待上升到什麼職位,以及希望從工作中獲得什麼,學到什麼技能。

有了目標後會更有動力,既然大環境無法給予自己想要的新鮮感,那麼就需要自己去創造。

雖然不想上班,但我們還是要努力去做一個"打工人",在尋常工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慢慢挖掘自身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