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秦志偉 石琰

隨着道路建設的迅速發展,交通越來越便利了,道路交通導致的大氣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引人關注,尤其是機動車尾氣排放高度接近於人體呼吸高度。

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開始加強對機動車排放的控制,隨後相繼出臺諸多政策措施,但這些政策措施對空氣質量的改善和人們健康水平的提高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不得而知。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王海鯤課題組與國內外大學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人員在系統梳理我國近20年道路交通污染治理政策的基礎上,首次定量分析了其對改善空氣質量和人羣健康的影響。

汽車保有量在增加

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0年9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65億輛,其中汽車保有量2.75億輛。

車多了,人們的出行越來越方便,但機動車排放出的污染物惡化了城市空氣環境,對人體健康的負面影響也逐漸顯現。

生態環境部發布的《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8)》顯示,2017年全國機動車四項污染物排放總量初步覈算爲4359.7萬噸。

其中,一氧化碳(CO)3327.3萬噸、碳氫化合物(HC)407.1萬噸、氮氧化物(NOx)574.3萬噸、顆粒物(PM)50.9萬噸。

而汽車是機動車大氣污染排放的主要貢獻者,其排放的CO和HC超過80%,NOx和PM超過90%。

據王海鯤介紹,道路交通排放的污染物一部分進入大氣,即一次污染;一部分會通過物理、化學等作用,生成二次污染物。

因此,研究人員在研究時需要綜合考慮一次和二次污染。

實際上,我國越來越多的城市空氣質量正由傳統的煤煙型污染轉化成燃煤、汽車尾氣與二次污染物相互疊加的複合型污染,對人們健康的影響更加隱蔽、更加嚴重。

現有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大氣污染主要引起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等相關疾病。

治理帶來環境與健康效益


王海鯤告訴《中國科學報》,本次研究主要針對大氣PM2.5和O3污染長期暴露引起的過早死亡。

南京大學聯合清華大學和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多種交叉學科方法與數據,評估了近20年來我國控制治理政策對多方面的影響。

研究發現,我國近年來實施的治理政策帶來了巨大的環境與健康效益。

在評估政策的健康效益時,研究人員應用了政策情景分析方法。

治理措施實施後的排放水平被稱爲“控制情景”,與之相對應的是“無控情景”。

“兩者之間的差異,體現了治理措施對於污染物排放、環境空氣質量和人羣健康的影響。” 共同通訊作者、清華大學助理教授張少君說。

研究估算,如果不採取治理措施,我國道路機動車在1998年—2015年期間的累積排放量將是現實排放量的2~3倍,2015年我國空氣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數會增加約51萬。

“從源頭減少交通出行量”


《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7)》顯示,對第一批城市PM2.5源解析發現,雖然大多數城市PM2.5濃度的貢獻仍以燃煤排放爲主,但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以及中東部人口密集區域,移動源對PM2.5濃度的貢獻已經高達20%~45%。

而根據2018年版年報,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5個城市,本地排放源中移動源對PM2.5濃度的貢獻爲13.5%~52.1%。

2017年,我國全面實施新的機動車排放標準。

如最新的“國六”尾氣排放標準相當於歐洲實施的世界最嚴環保標準“歐6”,將使氮氧化物、顆粒物等污染物大幅減少。

“但由於區域發展的差異性,不少省市的排放標準仍處於過渡階段。”王海鯤說。

當前,我國機動車排放控制管理一般將目光聚焦在經濟發達區域,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

其中,對於長三角區域的道路交通污染治理,王海鯤建議,“從近期來看,需要嚴格按照國家的要求,完善車輛排放的監管體系,加強排放管理,加速淘汰車輛處置,杜絕流入市場;從中遠期看,需要完善公共交通系統,緩解機動車增長導致的壓力。”

“長三角地區要在全國發揮引領作用,持續推廣新能源汽車,減少城市交通排放量,推進城市規範設計,從源頭減少交通出行量。”王海鯤呼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