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职场妈妈育儿路

小飞刚当上爸爸,没想到平时看起来虎虎地,照顾孩子可一点不比我们这些宝妈马虎。经常咨询一些育儿问题,自己也买了不少书籍来看。

昨天,小飞又在妈妈群里交流,总是横抱宝宝,但小娃头却特别重,全都搭在胳膊上,时间一久也挺累的,什么时候才能竖抱呢?

群里的同事们看到消息后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说宝宝太早竖抱不好,有的说太迟了不利于锻炼脖子的力量,还有的直接调侃起自家宝宝头也重的如榔头一样,越抱越累!

竖抱过早过迟都不好,还要看准一个信号

①能自主抬头

宝宝的头部大多偏大偏重,新生儿的头部比例更是能占到全身的1/2。如果此时竖抱不加以防护,宝宝的头部就会无力地朝后仰,时间一长可能伤及肌肉和颈部。

能否竖抱,关键要看准一个信号——自主抬头(通常要到3月龄以后)。这代表宝宝头颈部的肌肉力量可以支撑住头部一段时间,也是竖抱宝宝的必要前提。

②0~3个月不建议竖抱

但是,自主抬头只是一项前提基调,每位宝宝的个体差异极大。

0~3个月内,宝宝头颈部的肌肉力量尚未发育完善,还不能长时间的承受住头部的重量。因此,不建议竖抱三个月以内的宝宝。

如若竖抱,一定要采用防护措施:用手掌托住宝宝的颈部,抱紧宝宝让他依靠在自己胸前,帮助宝宝减轻头颈部的压力,还要注意时间不能太长。

③竖抱要结合实际情况

真正放心大胆地竖抱时机,还要结合宝宝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判断。一般宝宝满三个月后,身体就没有那么柔软了。

可以自主抬头(不是颤颤巍巍的状态)、学会翻身,颈椎的发育情况和头颈部肌肉的力量足以长时间的支撑头部,拉坐头不会后仰时,就可以放心竖抱了。

引导得当宝宝有两点发育得更好

1)大运动发展顺利

抬头是宝宝今后大运动发展的基础一步,2个月时,宝宝还只能颤颤巍巍的抬头;3个月后,通常就可以抬头很稳当了;到了第4个月,宝宝在趴卧时可以将头高高抬起,甚至能与身体平面呈90度角。

这之后,宝宝翻身、爬行的大动作将会学习得更加顺利。

2)利于智能发育

有些家人会发现,有了竖抱经历的宝宝,再换成横抱姿势就可能哇哇大哭。这是由于竖抱后,宝宝的视线更加开阔,满足了宝宝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换成平躺的姿势后,宝宝的视线只有天花板和家人的大鼻孔,爸爸妈妈在横抱时容易分散注意力,看电视、聊天、甚至还能玩手机,更加“冷落”宝宝,他们自然不乐意。

因此,当宝宝的身体情况满足后,家人们就放心大胆地竖抱吧,轻轻地抚摸宝宝、陪宝宝聊天,介绍他眼前所见的万千世界,促进宝宝的智能发育。

如何训练宝宝抬头

宝宝头抬不稳,家人们要给予合适的引导和锻炼。趴卧是一个极好的训练姿势。

可以让宝宝趴在家人的胸前,也可以让宝宝趴在床上或斜坡上,但都要积极地逗引宝宝。比如妈妈呼唤宝宝的名字,用丰富的表情,和起伏明显的声调同宝宝说话。

也可以用玩具在宝宝的面前逗引。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为了鼓励宝宝抬头,达到训练的目的。

结语

总的来说,小婴儿竖抱一定要做好颈部的防护,只有当颈部的支撑力量达到,家人们才能放心大胆地竖抱着娃遛弯。

结合自家宝宝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练习,才能事半功倍地帮助宝宝成长。

今日话题:各位家人,您家宝宝是多大抬头的?在训练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趣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