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晚上睡前,我把一週的手機使用時間明細截圖下來併發到朋友圈裏,有人驚訝於我爲什麼花在微信上的時間只有 1 小時 28 分鐘,平均每天使用不足 15 分鐘,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做到這一點不難,減少打開手機的頻率就可以了。我不做微商,不靠微信開展業務,也沒有非用微信聯繫不可的人,而是把業餘時間花在讀書上了,自然就不怎麼用微信了。因此,上個月我纔可以讀完了 9 本書,寫了 15 篇文章和 3 篇專欄文章,不佔用正常上班的 8 個小時。

記得有人問過樑文道這樣的問題:「你怎麼有那麼多時間讀書?」他說:「我比你們睡得少,我比你們玩得少,我比你們手機看得少,我比你們瞎搞別的事兒時間少,我當然能夠比你多讀一點書。」時間,真的是擠出來的,我的讀書和寫作時間也是從之前花在微信羣聊上的時間擠下來的。

因爲當你想去做一件事,又想兼顧另外一件事時,就得想一想哪一件更重要,你纔有所取捨。就像我打開微信看到一些讀書羣裏聊得不亦樂乎,恰巧又是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不參與進去聊兩句怎麼行?除了讓大家看到我有觀點而刮目相看之外,也防止大家把我忘記——對的,就是爲了尋找存在感。

可是我轉念一想,尋找這種存在感還不如坐下來安靜對讀上幾頁書,認真寫幾張卡片。在簡單地比較之後,我馬上理性地選擇放下手機去看書。久而久之,我便不需要在類似事情上比較,自然知道選擇做什麼更重要,不必爲了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分散精力。

當然,不一定是讀書,在其他事情上你也可以多問一問自己眼前的哪一件事需優先去做,且更重要。因爲在有限的時間裏,你的選擇決定了生活和做事的優先級別,造就了明天的你——畢竟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活成什麼樣子,至少往活成的那個樣子去做了。

以前我在網上看到一句話:「今天的生活是因爲你三年前的選擇,而今天的選擇,將決定你三年後的生活。」深以爲然,因此在選擇今天做什麼的時候,你可以想一想現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影響到自己三年的生活,就像三年前你的選擇造就了今天的你一樣。

也許你會說,我只是一個平凡人,人生苦短鬚及時行樂,只要每天喫好喝好,過好自己的小確幸就好,根本不需要活得那麼累,聽再多的毒雞湯還不如睡一覺實在。這也是一種選擇,也是大部分人的選擇,你可以隨波逐流,也可以選擇另一種生活。

不過正如米蘭·昆德拉說:「永遠不要認爲我們可以逃避,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着最後的結局,我們的腳正在走向我們自己選定的終點。」你每天不斷重複的一些行爲,實際上也在不斷地塑造你,多年之後你就慢慢地自己打磨的產品——你自己是什麼樣子。

因此,你時刻都得知道在可以選擇的時候,就得分清楚做什麼更重要,然後努力去做。只有當你一次次地面臨選擇,且不管大事小事,比較之後選擇了更重要的事情去做,纔有可能一步步地接近期望的生活。如果只是隨着性子去選擇,只想着去做更舒適的事情,逃避的辛苦總有一天會回來找你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