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甜品是乍見之歡,那麪包一定是久處不厭。

香香的,軟軟的麪包,可鹽可甜。當早餐、下午茶、夜宵,都毫無違和感,和米飯一樣,已經成爲我們熱愛的食物之一。

麪包雖然好喫,但製作起來卻沒那麼簡單!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影響麪包成功率的——麪糰筋度,除了經常提到的“手套膜”,還有其他筋度的判別方法一次交給你。

01

6成筋

6成筋的麪糰表面看起來還有些小疙瘩,不夠光滑。摸一下會非常粘手。

用手拉麪團,一拉就斷,沒什麼彈性。抻出的膜非常粗糙,破口也不成形。6成筋的麪糰一般還不能製作什麼產品。

02

7成筋

7成筋的麪糰表面的小疙瘩變少,表面光滑一些,但仍有些粘手。

用手拉麪團,斷裂的同時較6成筋能感覺到麪糰彈性增強。用手抻拉,可以抻出比較厚的膜,膜比較粗糙,破口明顯鋸齒狀。

03

8成筋

8成筋時,麪糰表面小疙瘩基本消失,表面變得較光滑。

此時的麪糰無論是手揉還是廚師機攪打不會再一直粘在缸底了。摸一下,麪糰柔軟,不會很粘手。

用手拉麪團,可以感覺到麪糰的回彈力很大,麪糰非常有彈性。可以抻出比較厚的膜,膜看起來比較細膩,破口依然是鋸齒狀。

04

9成筋

9成筋的麪糰表面肉眼可見的光滑。用手摸一下,基本不怎麼粘手。

用手抻面團,可以拉開,但一拉長會斷掉,延展性還不夠好。抻出的膜很細膩,破洞會是比較小的鋸齒狀。到9成筋的時候就可以做小餐包這種體積小的麪包了。

05

10成筋

10成筋的麪糰表面很光滑,整理麪糰的時候,非常容易,摺疊幾下就可以得到一個表面光滑的麪糰。打好的麪糰是幾乎不粘手的。

用手抻面團,可以輕鬆的抻開,不會輕易斷掉。撐出的膜是很細膩很薄,可以看到指紋,就是所謂的“手套膜”。用手指戳膜,不會易破,有彈性,破口處是光滑的,沒有鋸齒。

小夥伴們,麪糰筋度如何判別,你學會了嗎?

其實影響麪包成功率和口感的因素還有很多,例如溫度,以後小編找機會再爲大家科普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