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獎勵到底有沒有用?

有粉絲留言說,“我起初爲了鼓勵孩子做家務,她每次幫我做了事,我就給她記一個小紅花,十個小紅花可以換一個小蛋糕。”

結果後來讓孩子收拾玩具、整理衣服時,孩子卻說,“媽,你要是不給獎勵,我就不幫你做家務了。”

家長聽了特別難過,覺得不應該這樣給孩子獎勵。

但另外有粉絲說,獎勵挺好用。

她家孩子想買一個洋娃娃,於是她跟孩子約定,表現好的那一天可以給一朵小紅花,集齊30朵小紅花就可以換個洋娃娃。結果她孩子每天都表現挺好的,後來也真的就得到了洋娃娃。

很多家長和老師都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給以獎勵或者懲罰,但效果卻不盡相同,那到底應該怎麼給孩子獎勵呢?多大的孩子適合呢?

心理學專家怎麼說

心理學上的行爲主義,就是專門討論外在的刺激,也就是獎勵或懲罰,對行爲的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發明了一種箱子,箱內有一個操縱桿,連接着一個供應食物的裝置。

實驗時,把飢餓的小白鼠放在箱子裏面,它會在箱子裏面亂蹦亂跳,偶然觸到了槓桿,供應食物的裝置就會自動落下食物。白鼠經過幾次嘗試之後,就“學會”去碰那個槓桿,不斷按壓直到喫飽爲止。

就是依據的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原理。聽起來挺簡單的,像前面我們提到的給孩子小紅花做獎勵,爲什麼效果不一定好呢?

在孩子做任務之前,就告訴他完成後能得到什麼,其實這叫“賄賂”;而在孩子完成任務後才及時給出的獎勵,這才能叫“強化”。

而用獎勵來強化的使用非常複雜,要考慮很多因素,稍不留神就可能強化到錯誤行爲上,或者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那我們來看看獎勵的正確打開方式到底是什麼樣。獎勵,是不是真正孩子所需要的

斯金納的小白鼠,之所以能夠被食物強化,有一個基本前提:它們當時很餓。這是行爲的最基本的動力來源。

所以,當我們去強化孩子的某個學習行爲時,不要忘記了,孩子究竟有沒有對強化物產生需要。

正如小白鼠喫飽的狀態下,即使知道槓桿按下去有食物,它也不會特意去按。

很多家長髮現給物質獎勵不好使了,究其原因,就是孩子平時的物質需要,已經獲得了極大的滿足,他們並沒有產生這方面的需要,這時候用物質去獎勵的效果就不太好。比獎勵更重要的,是內驅力

強化也是分等級的。

在孩子0~3歲階段,我們家長用糖果獎勵,或許能收穫一枚超級聽話的“天使寶寶”。但這樣做並不持久,要逐漸從物質強化提升到口頭強化,到孩子自己內心自我強化。

在斯金納之後,另一位心理學家德西,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讓兩組孩子分別去做題,第一階段先是都無償做題;第二階段,一組孩子在做完題之後會得到獎勵,而另一組則繼續無償做題。

第三階段,他又讓這兩組孩子自己選擇無償做題,之前有償做題的孩子不願意無償做題,而另一組本來就無償做題的孩子,則更樂意選擇解題。

結果發現,獎勵組的學生在第二階段確實十分努力,但第三階段由於獎勵取消,繼續解題的人數就很少了,興趣和努力程度都在減弱。

而無獎勵組的學生,在第三階段卻仍有更多人繼續解題,興趣和努力程度都在增強。

「德西效應」表明,適度的獎勵有利於鞏固個體的內在動機,但過多的獎勵卻有可能降低個體對事情本身的興趣,降低其內在動機。正確引導,發揮孩子內在驅動力

正如文章一開始提到的那個孩子,起初獎勵政策還奏效,後來變得功利至極,對於家務完全不想承擔一點責任。

所以,比起給孩子提前許諾物質獎勵,還有一種更好的獎勵方式,那就是去獎勵孩子的內部動機。

從小多讓孩子做做簡單的家務,帶孩子去超市時,讓他幫着一起採購食材等,從一件件日常小事中讓孩子獲得成功的經驗,讓孩子的勝任感逐漸增強。

同時家長要學會讚美和鼓勵的技巧,例如“你可以做到的”“肯定能行”。而當孩子做成一件事時,給到孩子行爲本身的表揚和認可,讓孩子明白自己哪裏做得好,激勵他的後續行爲。

通過出色地完成一件件難度適當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得以提升,勝任感就會得到滿足。這些纔是高級的獎勵和回報。

你們家的家務是怎麼分派呢,小朋友幾歲開始參與呢?歡迎來評論區一起分享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