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第二屆中國醫師公益大會在京舉行。微博副總經理兼社會責任總監董文俊結合微博在疫情期間開展的項目,闡釋了新媒體在社會保障中起到的關鍵作用。董文俊表示:“我們希望微博和互聯網行業,能夠爲社會保障做更多的事情。用微博自己的一句話來講,就是‘以微博(薄)之力,讓世界更美’。”

此次大會由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指導和支持,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北京康盟慈善基金會、北京生命綠洲公益服務中心於北京聯合主辦。參與大會的嘉賓還有:中國農工民主黨成員陳竺,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王辰、李蘭娟等。嘉賓們在會上發表了主旨演講,圍繞應急與災難醫學、全球公共衛生、醫學人文等熱點內容做出了深入探討。其中,微博副總經理兼社會責任總監董文俊、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副理事長劉選國、西安楊森副總裁陳建、著名影視演員靳東等,以“多方力量參與社會保障”爲題展開主題討論。

會議提及,媒體作爲放大器,當一個事件發生之後,經過媒體的處理,效應會達到最大化。尤其是像微博這樣的新媒體平臺,在放大的效益過程中,可能獲得幾何級數增長。以@張文宏醫生 對二次感染髮表言論爲例,次日下午便衝上微博熱搜第二位,快速提升了老百姓對於疾病信息與疫苗未來趨勢的關注度。新媒體該如何發揮自己的效用,在防控疫情中提升相關話題的傳播度?對此,董文俊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董文俊認爲,互聯網平臺有三大核心價值:首先是信息的傳播;第二是信息的收集;第三個是公共參與。

在疫情期間,@張文宏醫生 的一次發言爲何會在微博上引起爆炸性傳播的現象?董文俊認爲,正是因爲互聯網是人人可以發聲的地方,而像張文宏這樣的醫師公共表達,會讓大家不走入歧途,能更好地在關鍵的問題上尋找答案。這凸顯了有效傳播背後的三個核心詞彙:專業、權威、客觀。

另外,在疫情當中,互聯網起到的價值之一是健康碼帶來的價值。健康碼的收集讓每個人的信息可以直接追溯,幫助全國防控直接追蹤定位很多情況。疫情期間,微博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夠精準找到哪些醫院物資有缺口,然後放大情況,找到對應的救助信息。

最後,從互聯網的角度來說,大量的信息得到有效的傳播與收集後,公衆有明確的機會參與進來,明白應該拿出個人的力量具體做些什麼,就能更好地提升社會保障的資源調用問題。

據第三方數據機構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移動設備活躍終端數11.5億,活躍用戶數約9.7億,這意味着將近70%的中國人口是移動互聯網用戶。而這其中,“超5億用戶每月在使用微博,他們在傳遞和表達的過程中,會有一些爭議,有一些呼籲。這裏面有一個很特殊的人羣就是醫師人羣,很多醫生在微博中不會亮出自己真實身份,但是我們可以統計到每個月博文閱讀量超過10萬的認證醫師有6000個,這些頭部醫師用戶每月發60萬條信息,帶來150億閱讀。”對如此龐大的流量,董文俊補充道,例如醫療科普、用藥科普等知識都可以通過這些醫師KOL分發出去,這種力量可以更好助力於醫師行業關於健康的科普,關於醫療知識的大衆化。

在今年疫情期間,微博認證了1400多位醫生、患者和志願者,其中有995位是一線醫生,都在微博中當時當刻記錄他們看到的問題和解決的問題,同時有397位患者及家屬在微博表達他們和醫生之間的故事,還有15位是疫苗志願者。董文俊稱:“這些人都是我們進行了真實身份認證的,他們發出的聲音就具備天然的真實性,有一定專業能力,同時我們和媒體配合,用權威的力量放大這樣的聲音。在那個時候就形成了不錯的醫患交流氛圍。”

不僅是認證博主之間聯動,各大媒體平臺之間也進行了全方位合作。董文俊介紹到,當時大量的醫院物資告急,通過微博發出超過1萬條求助信息。微博通過媒體一一覈實,覆蓋到251個城市,557家醫院,並且聯合@人民日報 、@央視新聞 等更多媒體進行傳播,將這些信息對接給公益機構和民間的救援團隊,從而有效地傳遞物資。董文俊補充道,當時遇到最大的挑戰是:“每天突然出現的大量武漢患者求助信息,我們又心疼又不知道怎麼辦,後來就聯動武漢抗疫指揮部、中宣部、人民日報和央視新聞做一條通路,開始對所有求助病患進行覈實,覈實之後一一去解決。”

董文俊提到,大衆與大V們也充分參與了疫情相關信息的傳播。首先,微博針對疫情期間的醫護人員和其家屬設立了“醫護後盾”計劃,網民通過這一計劃對於抗疫相關的捐助是超5700萬,其中明星粉絲團在抗疫項目裏捐助超過2500萬。另外,更多的大V參與到了傳遞與放大信息的過程中來。疫情期間,媒體微博、政務微博起到關鍵作用,發佈了超過228萬條疫情信息,閱讀量爲2799億。這些信息代表權威和專業,然後再加上大衆的客觀,形成了多方力量參與社會保障的全閉環。

董文俊表示,網絡作爲一個平臺,能夠放大社會中本身已經具備的力量,這種效應十分可觀。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董文俊希望通過所有醫師的努力,加上大家對醫師的理解和新媒體等行業的參與,讓疫情時溫暖人心的美好場景可以越來越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