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女人,看透世事,懂得人情達練,受到身邊所有人的敬佩和仰仗,她充滿了智慧,就像是所有人的指路明燈。

但是一個人的通透,往往是由經歷和閱歷中吸取經驗教訓而來的。

《知否》通過描述盛家的榮寵,向我們傳遞了關於愛情,婚姻和親情的正能量,盛老太太既是盛府的大家長,更是全書的靈魂人物。

她就好像是一盞明燈,只要有她在,大家就不會迷茫,她更是盛家的主心骨,有她在,這個家就算遇到再大的風雨,也不會塌。

每當在困難面前,她總能四兩撥千斤地化解,她充滿了智慧,但是即使睿智如她,也有不爲人知的”蠢“。遇探花郎誤終身

看過原著的人,都知道盛老太太跟盛紘他爹,也就是探花郎的結合是門不當戶不對的,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孔雀女跟鳳凰男的結合,這樣的婚姻,註定是充滿了波折的。

盛老太太是勇毅侯的獨女,從小錦衣玉食,身邊丫環都有三十多個,而且是在宮中長大,跟皇后是閨蜜,而探花郎,雖然得了探花,但跟盛老太太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如果不是遇見了探花郎,盛老太太的命運完全是另一番光景。

婚姻對一個女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古今都一樣,女人的命是好還是壞,往往跟她選擇的伴侶有關。

從小跟在皇后身邊長大的盛老太太,深受皇后的影響,對愛情有着天然的嚮往,再加上不用爲物質發愁,所以第一次見到高大帥氣,又有才華的探花郎,就心動了。

所謂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自此,盛老太太便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心動很容易,但是要經營長久的婚姻需要更多的愛和耐心,而經營婚姻是一門智慧,顯然盛老太太是不懂得,她把探花郎當作了生命的全部。

女人一旦讓男人佔據了自己的全部身心,就會失去自我,變得患得患失,付出得越多,越是會害怕失去,越是想要抓住更多。

由於出身和成長環境的不同,兩人的三觀也不同,在探花郎的眼裏,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圍繞家族和自身的利益,當然包括娶盛老太太,而盛老太太一門心思追求的是愛情。

剛開始,在新鮮感和利益的作用下,探花郎的深情是情真意切的,但是隨着新鮮感的褪去和探花郎逐漸強大,盛老太太在探花郎面前,引以爲傲的一切都變得微不足道,但是盛老太太不以爲然,依然我行我素。

她以爲她的驕傲和清高,可以讓探花郎低頭,然而並沒有,探花郎移情了,而且對方各方面都遠不及自己,她不甘,但是此時的探花郎早已不把她放在眼裏,無奈之下,她只希望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她本以爲自己的忍讓可以喚醒探花郎,但是探花郎還是做出了寵妾滅妻的事,盛老太太最後連自己唯一的兒子也沒保住。

女人最怕的不是嫁錯人,而是錯了仍不知止損。

盛老太太本可以止損再擇良婿,但是她死心眼,一旦認定了就一條道走到黑,她不聽父母勸,在探花郎死後,依然堅守在盛家,甚至把自己男人跟其他女人的兒子撫養長大。把情敵的孩子撫養長大

盛紘是探花郎和其他女人所生,但卻是被盛老太太教養長大的,可以說沒有盛老太太,就不會有如今的盛紘,盛老太太不是親生母親,卻如同再生父母,這份恩情,應該是可比泰山的。

然而盛紘的品性像極了他爹,尤其是在感情之事上,一樣做出了寵妾滅妻之事,對盛老太太,更是算計和利用,毫無知恩感恩。

雖說盛老太太的初衷,不全是爲了盛紘,但是畢竟盡心盡力地教養,對盛紘從未有過半分不好,不是母子更勝母子,但是她終究還是錯付了。

她不計前嫌地撫養情敵的孩子,但到頭來,在盛紘的心裏,盛老太太不過是那個幫他收拾爛攤子的人,他從未真心待她如母。

如果盛紘真的把她當作母親,就不應該揹着她,跟林噙霜在一起,盛紘之所以跟林噙霜在一起,與其說是情之所至,倒不如說是爲了擺脫盛老太太,故意而爲之,他明知這樣做的後果,必定是讓王大娘子遷怒於盛老太太,依然做了。

其後寵妾滅妻,更是罔顧盛老太太的情分,盛老太太此生最傷心的莫過於探花郎當年寵妾滅妻,盛紘爲了滿足自己的心理平衡,全然不顧盛老太太,執意而爲之。

結果出事了,盛紘纔想起了盛老太太來,每次不是盛老太太背鍋,就是盛老太太幫忙擺平。

甚至在盛老太太被康姨母毒害,一度徘徊在生死邊緣的時候,作爲兒子,想到的不是爲母討公道,而是利益和榮譽,爲了自己的前途,甚至想過息事寧人,放過康姨母,如若不是明蘭的堅持,盛老太太就只能含冤了。

即使最後盛紘妥協了,也不過是權衡利弊之後的選擇。

這就是盛老太太以德報怨的回報。盛老太太的“蠢”

盛老太太的”蠢“是顯而易見的,面對寵妾滅妻的丈夫不懂及時止損是其一,以德報怨,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是其二。

我們都知道”好人有好報“,但是無底線,無原則地對別人好,不但得不到好報,還會讓別人得寸進尺,這是“蠢”。

孔嬤嬤是盛老太太的宮中密友,當多年後再見,她勸盛老太太多爲自己着想,盛老太太此時早已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失去了年輕時候的心氣。

她說:“紘兒終歸不是我親生的,何必討人嫌;況且我也乏了,當年折騰的天翻地覆又如何,還不是一場空!”

盛老太太此時已兩鬢華髮,韶光已逝,她選擇了認命,但是孔嬤嬤卻有着不同的看法,她認爲盛老太太傻,爲了盛家,付出了一輩子,如今事已至此,更應該過好當下。

在兩人最後的對話中,孔嬤嬤說出靜安皇后最後的一番話:“不把噁心的事放在心上,當裝傻時得裝傻,該卑微時就卑微,該喫喫,該享受就享受,也不枉這一輩子。”

而盛老太太顯然是把這話記在了心裏,也從此決定不再畏縮,爲了自己想要保護的明蘭,她不惜跟養子盛紘翻臉,爲了自己過得舒心,也慢慢地不再去計較曾經的得失。

最後,盛老太太的晚年過得不錯,遊山玩水,過得有聲有色,明蘭和長柏爭着贍養,老有所依,總算爲自己爭得個完滿。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女人窮盡畢生,不是爲了男人,就是爲了子女而活,到老了才發現兩者都靠不住。

不一定是夫妻不恩愛,兒女不孝順,而是人與人之間,終有一別,獨留在這個世界上的人,總要爲自己活着,而兒女再孝順,也有自己的人生和家庭,再孝順,也會有所疏忽。

人只有不丟失自己,懂得愛自己,纔會善始善終。

歸根結底,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不是老伴兒,也不是子女,而是自己,在愛他人的同時,不妨留出一點愛給自己,想想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留一點時間給自己,爲自己努力爭取一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