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每晚八九點鐘外出回來,在街頭巷尾、河邊橋頭都能看到小“篝火”。"篝火”旁有人拿着木棍在那裏敲敲打打,周圍地上還有不少燃燒後留下的灰燼。偶爾也能到有環衛工人正在清掃“戰場”,正在"一條龍"作業。

祭祀先祖、緬懷逝去的故人這也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傳統,自古亦有之。但我們更應該提倡文明的祭祀行爲,用鮮花或者在網上祭奠代替“燒紙錢”。那麼,古代對“遭逢居喪”有什麼說法和講究呢?

什麼是丁憂

“丁憂”由誰首創?書上並沒有記載。但作爲一個詞彙,“丁憂”最早見於《宋史.禮志》:“鹹平元年,詔任三司、館閣職事者丁憂,並令持服。”那麼,古人爲何把居喪守制稱爲“丁憂”呢?究竟什麼是“丁”?什麼又是“憂”呢?

據《爾雅.釋詁》:“丁,當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據《尚書.說命上》:“憂,居喪也。”所以,“丁憂”在古代就是遭逢居喪的意思。

古代“丁憂”的民俗和規定

在古代上到皇親國戚,下到普通百姓都十分重視逝者的“身後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對待逝者喪葬也是不同的。幾千年來的積澱,形成了一整套嚴格的流程、禮儀和制度。

古人很講究“落葉歸根、入土爲安”,客死異鄉不管多遠也要將屍體運回安葬。這也就有了“停屍”從三天、七天、七個月甚至有三年的說法。不同地區的逝者在穿戴服飾、祭品選擇、入葬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區別,但共同點是子女要“披麻戴孝”守孝三年。

遭逢居喪時兒女們會憂傷,會沮喪,會遵循一定的民俗和規定,這顯然比單純“人丁憂傷”包含的內容要廣泛的多。古代“丁憂”期限三年,這三年期間要喫、住、睡在父母墳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頭,並停止一切娛樂活動。

現代社會“丁憂”成爲了一種道德符號

“丁憂”作爲一種習俗,一種倫理,一種制度,一種文化,在中國存在和沿襲了數千年,到了現代社會“丁憂”的這種繁雜形式和持久戰,顯然已經不適合飛速發展和高度文明的現代社會,所以基本上消失了,但它作爲一種古代文明,一種道德符號,一種歷史見證,永久的在古籍中保存了下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