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鋒

雙11到來前夕,網上購物再成熱門話題。11月4日,處州晚報公開披露了當地一個女子三年狂買一百多雙鞋的消息。被其婆婆認爲大多數東西都是多餘的,太浪費了!

但是,作爲媳婦的劉女士卻不以爲然,認爲自己沒別的興趣,買東西是她工作之餘的消遣,也是自己的樂趣所在。劉女士稱,網上購物“既買了家裏的日常用品,也讓我得到快樂”。

作爲普通人,或許當下一些年輕人會贊成劉女士的觀點,通過購物能找到自己的快樂。但是,對這種快樂,劉女士的丈夫也有自己的看法。

劉女士的丈夫王先生和劉女士財務彼此獨立,“各賺各的,各花各的”,婚後三年談不上“誰管誰”,表面上劉先生表示能夠接受劉女士的愛好。但劉女士丈夫也承認,家裏5個鞋櫃滿滿當當,牀底都騰出來放鞋了。而這麼多鞋子劉女士根本穿不過來,大多都“躺”在鞋櫃裏閒置。

據說,劉女士一天買鞋曾多達十幾雙,三年下來平均十天買一雙。尤其是今天買鞋子,明天買衣服,後天買裙子,家裏有些衣服鞋子只試穿了一次,連標籤都沒有摘。丈夫王先生問及時,劉女士的解釋不是“不喜歡了”,就是“過時了”。

報道分析,劉女士三年買鞋一百多雙,之所以被婆婆認爲浪費,是因爲婆婆成長於物資匱乏的年代,一輩子辛苦打拼,過慣了勤儉的生活,對媳婦買那麼多鞋看不慣,是兩代人觀念的差異。

青鋒認爲,婆媳兩人出現消費觀念差異很正常,也不可避免。但三年買一百多雙鞋,不只是婆媳觀念差異的問題,而是劉女士患上了購買狂魔徵。實際上就是心理疾病。

心理專家指出,患購物狂症狀的女性所熱衷購買的物品,多數與自己的外型裝飾有關,如服裝、鞋襪、化妝品、金銀珠寶首飾等。她們重視購物過程遠遠超過購物結果,潛在的原因多是缺乏自尊自信、內心空虛,只得用購物的方式來填補。

因此,在移動互聯時代,不管是個人,抑或患有購物狂症狀者的家人,都應該警惕當事人的心理偏差,不要聽信其能從購物中找到快樂的辯解,一定要加以約束,進行匡正,否則,一旦心理疾患蔓延開來,其後果不堪設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