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之中,文明是最脆弱的。如果說文明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與思想,非遺,則是一個民族在社會生活中歷經百代興衰,運用自身傑出創造力所凝聚出的智慧結晶。可以說,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爲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文明標誌與精神支柱。在今天,我們對於非遺這兩個字並不陌生,但如何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煥發新的生命力,仍然是社會所關注的一大重要命題。

近日,大鵬教育特邀道家制香非遺傳承人、全真教華山派二十七代弟子張裏煜道長作爲主講人,在北京市海淀區文化四季綜合活動中心,舉辦了一場名爲"非遺煥新、守藝匠心"非遺制香文化公益活動。活動緊扣"匠心"這一主題,從道門制香的起源及儀軌開始講起,並帶領現場的觀衆親自體驗了道門制香焚香的文化。

活動現場,張裏煜道長還向觀衆展示了他親手所製作的兩種香料,雖然已經制作超過10年,現場觀衆仍然能清晰地聞到天然香料散發出的香味。張裏煜道長說,"道門制香,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從採集到炮製,都要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內進行。"雖然有些工序看似沒有必要,但也只有在這樣複雜的工序中才能讓人達到靜心專注的效果,從而才能製作出高品質的成香。

除了制香中的"靜心",張裏煜道長還展示了焚香中的"靜心"。將極細的香灰粉末壓平實,再將磨成粉的香料緩緩倒入香粉勺中,既不能過於鬆散不至於成型,也不能壓制的過於緊實無法燃燒。只有在打香篆的過程中定息凝神、心無旁騖,才能印出一款疏密適宜的香篆。這種獨屬於香道文化中的凝神靜心,使得古人不但將焚香發展成爲與茶道同樣重要的工藝,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貫穿着香道文化。

張裏煜道長表示,在如今的現代社會生活中,除了機器難以達成的高精工藝,制香過程其他繁複的工序都可以被機器所替代。但是香道文化爲何卻逐漸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呢?不僅僅是道門制香,對於非遺而言,所需要傳承的除了技藝之外,更重要的是非遺中關於"匠心"傳承。如果人人都在社會生活中堅守一顆"匠心",在千錘百煉中的熟練技藝中創造出新的事物,才能真正在傳承中進一步弘揚和發展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

大鵬教育的活動負責人表示,我國香道文化,包含着中華文化在幾千年來傳承與發展中積澱下來精神家園,其中蘊含着豐富的歷史知識,中醫知識、傳統技藝和藝術審美,是美學美育的重要知識來源。制香焚香中的匠心、靜心的精神內涵,則對於我們在生活中爲人處世、培養良好社會風氣起到重要作用。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傳承,既能幫助社會大衆更加鮮活、生動地瞭解優秀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還能讓每一位大鵬教育的工作人員從中感受到非遺香道文化中的匠心傳承,爭取從自身做起,讓"匠心教學"傳承於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之間。大鵬教育還表示,非遺文化的傳承公益活動未來還將繼續持續下去,爲公衆傳播非遺精神,在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同時,也不斷從非遺中汲取文化能量,用"匠心"打磨精品課程,以"靜心"堅守行業初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