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却并不是越有个性越会受到欢迎。

有人在抖音上发布了一所中学的个性化班规,引发了一场对班规的讨论。内容如下:

欣赏带病坚持上课严禁与外班学生接触副课不听课就自习鼓励检举揭发

特别是其中“严禁与外班学生接触”和“鼓励检举揭发”引得网友们议论纷纷,觉得这是在搞“独裁专制”和鼓励打小报告。而打小报告是几乎所有人都讨厌的,对此更是有不少网友觉得这样的班规难以接受。

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一个班级有自己个性的班规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脱离了义务教育的框架,面对的是千军万马一起而上的独木桥——高考!和义务教育当然不能同日而语!

无独有偶,和这所中学个性化的班规如出一辙的是吉林外国语大学的校规。

大一大二7:10务必离寝,否则每人扣2分大三大四7:30必须起床,没课也要下床,否则每人扣2分如果挡帘,全寝每个人扣两分

对此,吉林外国语大学回应称:“没有良好的习惯,企业也不会要你!”这样的规定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要知道很多人的大学生活都是在睡睡玩玩中度过的,没课就不起床在大学里是最常见的现象,就连有课都不起床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这样的校规一时之间引发热议,高中生要面对高考,个性化的班规还勉强可以接受,那大学也这样,有必要吗?

显然,还是很有必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对自觉性并不强的学生来说这样的班规校规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能够很好地帮助他更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人们遵守规则,生活才会有秩序,否则就会乱成一锅粥。

规则是为了保证我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学校制定了各种纪律和行为规范。这些校纪校规就像校园里的“红绿灯”,时刻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

自律才能带来自由。

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过,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生活方式,有一种处理生活的信条。我常把我的信条称为“三此主义”。“三此者”“此身”“此时”“此地”。这个主义包含三项事:

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让此身去做,不推诿给旁人。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再做。三、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种环境去做。

正是如此严格的要求自己,才能成就他辉煌的一生。没有谁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坚持。

周作人在《父亲的病》中写道:“《中庸》《中庸》,打的屁股好种葱。”可见读书时,他遭受了怎样严厉的教育。就连著名的西点军校,校训的第一条就是“无条件执行!”那句“没有任何借口”成为他们200年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

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关于#对自己最失望的瞬间#的话题,排名靠前的几条评论十分扎心:

想好好努力,但控制不住爱玩的心。想要减肥,却每次都抵制不了零食的诱惑。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诱惑,何况是还处于人生初期的学生?他们不完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遭遇的诱惑更多,如果没有强硬的规则约束,会怎么样,说实在,很难想象。

电影《少年的你》中开篇一帧帧学校场景,再现了孩子们教室的学习生活,主人公 陈念一句:“我是来学习的,并不需要友情。”戳痛了多少学生的内心,他们不是不需要友谊,而是不敢奢望友情。

打打闹闹、玩玩笑笑的时光会花去很多学习的时间,他们不需要这样的时,他们只需要埋头苦度,为明天,为生活

相关文章